第二天,白马族酋长乜正率领百姓浩浩荡荡赶到铁布。
与此同时,吕郢也率黑水沟人马赶到,整个铁布族一下子热闹起来,当地百姓扶老携幼,像赶大集一样出来看热闹,孩子们欢呼雀跃,兴奋得像打了鸡血一样,在人群中穿梭嬉戏。
又过了几天,姬墨率领西羌大军和各族百姓陆续到来,一时间整个铁布更加热闹非凡,到处都是人来人往的景象。
这么多人一下子涌进来,要安顿吃住,尕多忙得手忙脚乱。
不过好在有叶辰、炫迈、古庚、岩羊和各族酋长相助,大家分工合作,一切都进行得有条不紊。
子荔见众人都已到齐,召集大家商讨去留的问题。
他把尕多提出在铁布暂留一段时间的主意说给众人听,结果大家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有的认为这里条件优越,适合暂居一段时间,好好发展生产;有的则担心秦国随时入侵,主张马上西迁。
两种意见互不相让,场面一度有些混乱。
子荔等大家稍微安静下来,说道:“这里离秦国千二百里,如果秦军长驱直入,最快也需要二十天左右才能到达。我们可以从盘龙山到铁布,沿途设立烽火台,同时做好空中警戒,及时传递消息,一旦发现秦国入侵,再举族西迁也来得及。”
姬过问道:“德乾的意思是在此留居一段时间?”
子荔点点头说:“本德乾想在析支河首设立前进据点,然后派兵把守,等到冬天到来、冰封河面之时,将一部分百姓迁到黄河以西,如果秦国入侵,不至于亡国灭族。”
郅垚思索了一番,说道:“这个办法可行,但在下认为,如果秦军不来,我们每天提心吊胆过日子也不是办法,不管秦军来与不来,日子总得过。我想炼铁的事情不但不能削弱,还需进一步加强。请德乾加派人手,吕师傅再赴黑水沟提炼铁精、研制兵器、烧制木炭、锻造兵器农具,并将所炼成品分期分批运送过来。”
姬过接着说道:“既然德乾决定大军和百姓在此留居,这几万人的吃住是一个大问题。因此在下建议,所有士卒要与百姓一道,一部分伐木建房,其余士卒在桓水两岸配合秋耕,争取开垦出至少三万亩土地,方能满足这几万人的吃喝。”
子荔心中暗自思忖:三万亩耕地看似好多,但现在有三万士卒,每人一亩,也不是太难的事情,然后说道:“既然如此,就照姬公子所说。由姬墨将军按照战时管理,所有士卒上马为兵、下马为农,帮助百姓建房耕耘、狩猎捕鱼、饲养牲畜。吕师傅将原班人马带回黑水沟,另外丹率领五百士卒一同炼铁,并保证将农具和兵器及时运往铁布。雾负责将农具及时分发到位,两天后开始秋耕。”
众人领命而去。
铁布,这片地理位置独特的土地,桓水以南山势连绵不绝,一直延伸到河边,而桓水北岸则与南岸形成鲜明的对比,这里地处阳坡,阳光充足,山势平缓开阔,可耕地大部分都集中在桓水北岸。
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桓水北岸时,这里已是人欢马叫、旌旗招展。
放眼望去,几万士卒与各族百姓混在一起,正干得热火朝天。
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肤色和语言,但此刻,他们的心却紧紧相连,共同投入到这场史无前例的秋耕大生产中。
桓水北岸的土地虽然肥沃,但从未被开垦过,上面荆棘丛生,野草遍地,有些地方野草艾蒿长得有一人多高,清理任务十分艰巨。
那些看似平整的土地,真正要将其翻耕也存在许多困难,地表有一层厚厚的草皮,下面草根密布,像蛛网一样牢牢抓住地面。
若用铁犁翻耕,速度会大打折扣,还会损坏铁犁,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上面的这层草皮切割成长宽不一的土块,然后将其揭去,一块一块垒在田边,再在上面插上黑刺,以阻挡野鹿、黄羊和野彘毁坏庄稼。
西羌士卒们没被这些困难所吓倒,他们手持锋利的长刀,先将那些凌乱的荆棘砍掉,再用锄头将一棵棵树连根挖出。
有的士卒手上扎出血来,有的手掌磨出血泡,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
一些妇女也不甘示弱,她们手持镰刀,弯腰在田垅间割草,手起刀落,野草被码放整齐,这是牲畜冬天的草料。
被清理出的田地里,一群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正俯下身来,以身为牛,奋力前行。
他们的额头上布满晶莹的汗珠,但依然没有停下脚步,身后的土地被犁出一道道深深的沟壑,泥土被翻得松软。
一旁的老牛似乎也被这热烈的气氛所感染,低着头默默拉犁,一步一步向前迈进。
此时孩子们也没闲着,他们像一群欢快的小鸟,在田间地头跑来跑去。有的提着陶罐,给辛苦劳作的家人送水,有的追逐嬉戏,欢声笑语荡漾在田野上空,给这繁忙的秋耕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子荔站在田边,被眼前的一幕所感染,不由走上前去。
他先蹲在地头,抓起一把黄土,仔细观察着,然后站起身来,撸起袖子,从一位小伙手中接过绳索套在自己脖颈,然后迈着坚实有力的步伐,一步一步向前走去。附近的士卒和百姓看见,禁不住大声欢呼起来。
夕阳的余晖洒落下来,给大地披上一层金色的外衣,劳作了一天的人们陆续收工,他们扛着农具,脸上洋溢着疲惫而满足的笑容。
他们的身影越拉越长,定格在这片充满希冀的田野上。
喜欢羌海情缘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羌海情缘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