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隆武元年,公元1646年,十一月初六,南京武英殿,
南明隆武朝光复旧都南京之后,迁都旧都南京后的首次全体朝臣到齐,且外部没有满清大军压境威胁的大朝会,于早上五点正式举行!
一身龙袍的隆武帝朱慈璧,在东厂掌印贴身太监张福禄的服侍下,大步流星的走进武英殿,
一旁的东厂掌印贴身太监张福禄,忙高声道,
“陛下早朝,群臣跪迎!”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
“谢陛下!”
群臣归位后,就可以看出此刻南明隆武朝的朝臣格局,
三品以上官员,站于武英殿内,
三品以下或者未获准上朝的官员分散站立于更外侧区域。 ?
而站于武英殿内的三品以上的高官,
按照左文右武的规矩,
文官站于隆武帝东侧,按六部、都察院、通政使,五寺衙门职级高低排列;
而武官,则站于隆武帝西侧,
从五军都督府到锦衣卫机构按品级依次站位。
站位前后顺序主要依据官员的品级与职务。
六部尚书,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八人,正二品大员,站在第一排,
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加六部左右侍郎,
这些正三品大员,依次站于八位正二品大员身后!
其中六部尚书、都察院之左都御史、通政使司之通政使,大理寺之大理寺卿,九部长官,合称九卿,
乃是整个大明文官集团的权力核心!
此刻,南明隆武朝九卿,分别为,
六部之首,主管官员选拔与考核的吏部尚书——阁臣路振飞,
主管掌管户籍、赋税及国家财政的户部尚书——内阁首辅陈子壮(平常不管户部之事,由户部左侍郎黄宗羲代管)
主要负责礼仪、科举及外交事务的礼部尚书——军机大臣朱继祚!
统辖军事与武官管理的兵部尚书——内阁次辅熊汝霖,
主理司法与刑狱的刑部尚书——阁臣吕大器,
管理工程营造与水利、兵器制造的工部尚书——阁臣瞿式耜,
?监察百官,纠劾不法的都察院左都御史——首席军机大臣蒋德璟,
负责奏章收发与政务传达的通政使司通政使——军机大臣吴贞毓!
复审重大案件,平反冤狱的大理寺卿——淑妃之父,有“神狱”之称的新提拔大臣夏允彝!
九卿之中,内阁出身的有,
内阁首辅、户部尚书陈子壮,
内阁次辅,兵部尚书熊汝霖,
内阁阁臣、吏部尚书路振飞,
内阁阁臣、工部尚书瞿式耜,
内阁阁臣、刑部尚书吕大器,
共五人,
军机处出身的有,
首席军机大臣、都察院左都御史蒋德璟,
军机大臣、礼部尚书朱继祚!
军机大臣、通政使司通政使吴贞毓!
共三人,
既不在内阁,又不在军机处的仅有,
新提拔上来的大理寺卿夏允彝,一人而已,
毕竟刚提拔上来,还是淑妃之父,若直接入阁或入军机处,
都将显得自己这个隆武帝,有点厚此薄彼的味道,
故,暂不入阁,也不入军机处,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大理寺主要负责复审重大案件,
入不入阁,入不入军机处,意思都不大,
九卿之中,大理寺相对职权最轻!
当然,这是相对而言!
南明文官以此九卿为首,九卿廷推,廷审等工作,也都由此九人负责!
武将方面,则以五军都督府为主,
南明五军都督府是中央最高军事管理机构,
设中、左、右、前、后五军,
取代枢密院,统领全国军队,
其中,五军之中,中军都督府为首!
其核心职能包括,
?军事管理?:统辖军队训练、屯田、军籍档案及边防事务。????
?司法与行政?:中军都督府设五军断事官,专司军内刑狱。??
?制衡兵部?:与兵部形成“统军”与“调兵”分权,
都督府掌军籍训练统军之权,
兵部管武官选授与军令发布之选将调兵之权!
五府之中每府都设有以下官职,
正一品的左\/右都督?为最高长官,左在上 ,右在下!
从一品的都督同知?,协助都督处理军务。????
正二品?的都督佥事?,负责具体军事事务。????
从五品至正七品?的断事官?,分设五司,各司稽仁、稽义等职,专管刑狱。????
正七品至从九品?的经历、都事等属官?,负责处理文书、案牍等行政事务!
此刻,南明五军都督府的五府主官正一品的左都督?,分别为,
五军之首的中军左都督?——军机大臣北伐名将傅以渐,在京,
主要负责隆武帝组建的二十万勇卫营陆上大军,
和东海水师3万大军、浙江水师3万大军、广州水师3万大军和
共29万水陆野战大军,
麾下大将有朱大典、陈子龙、黄翡、甘辉、焦琏、阎应元、牟国栋、戚元功、戚元辅、戚元弼、王之仁,陈奇策等将,
中军右都督?——张名振,在武昌,
主要负责武昌、九江、安庆、庐江、芜湖、和州、采石矶之地的十五万陆军,
麾下大将有刘体仁、刘芳亮、金声桓、马进忠?、王允成?,卢鼎?、李本深!
左军左都督?——延平郡王郑成功(郑皇后之兄),在京!
主要负责原郑氏剩下的十一万水路大军(战死两万多),
麾下大将有郑鸿逵、郑彩、郑联、陈泽、蓝衍,万礼、黄廷?,洪旭?、陈泽?,陈永华,冯锡范?,主要负责巡视整个长江中游之地,
特别是新都江陵所在的江汉平原,驻军宜昌、公安、沙市、武昌、九江!
左军右都督?——姚启圣,在京,
主要负责南京、瓜州、镇江、崇明岛等、长江下游沿线的原钱塘江防线督师熊汝霖的二十万大军(战死五万),
麾下大将有牟国栋、刘国轩?、周全斌?、冯信、张英,黄赓!
右军左都督?——兴国侯李赤心(李过,李贵妃之兄),
今率领麾下5万大军驻守荆信长城之荆门、宜昌之地!
前军左都督?——郧阳侯高必正(高一功,李贵妃之舅舅),今率领麾下5万大军驻守荆信长城之随州之地!
后军左都督?——兴平侯党守忠,今率领麾下5万大军驻守荆信长城之武胜关和信阳府东边的九里关,西边的平靖关,三关之地!
南明军制,已经变为募兵制和地方乡勇相结合,
地方乡勇由地方负责出钱供养,
五军都督府名下的南明正规军,90万,则由南明户部出钱!
此刻在南京且参加朝会的,五军左、右都督,
有,
中军左都督——军机大臣傅以渐,
左军左都督?——延平郡王郑成功,
左军右都督?——张名振
共三人,其中傅以渐为军机大臣,
加上文官的九卿,
共12名文武大臣,加刚升迁为都察院右都御史的原福建巡抚吴闻礼!
一共13人,组成了南明隆武朝的决策核心,
隆武帝朱慈璧看着自己身前,十三位自己提拔的大臣,满意的笑了笑,
随后问道,
“诸位爱卿,朕之隆武朝迁都南京后的第一场大朝会,可有要事启奏?”
闻听此言,
内阁首辅户部尚书陈子壮,立刻上前一步道,
“陛下,老臣有要事启奏!”
喜欢挽天倾之南明复兴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挽天倾之南明复兴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