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对面如潮水般杀来的关宁铁骑,
旧楚犨城长城之上,吴三省没有一丝害怕,反而是兴奋不已!
作为原大顺朝一员跟随大西皇帝张献忠,征战天下半生的大将,
吴三省,一陕西底层明军边军,
自崇祯元年,跟随队长张献忠以来,
先是作为明朝边军援辽,未及弱冠,就兵刃交接,斩清军首级十馀颗,升为什长!
崇祯三年,跟随张献忠于米脂县起事,
过黄河,入山西,攻平阳,
占阳和,遁太行,进河南,
取南阳,破澄城,下成都!
一步步帮助张献忠,建立大西王朝!
征战天下半生,与明军大战141次,
战败93次,战胜36次,战平12次!
虽然败多胜少,但也一次次积累了战场经验,
从领军十人的什长,一步步成长为统帅万人的大将,
如今更是成为,南明定北侯李定国的左膀右臂,中军大将之一!
在原来的南明历史上,大清康熙元年、南明永历十六年,公元1662年,六月,
当南明延平郡王朱成功和南明晋王李定国,两人先后去世,
特别是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及其太子朱慈煊,被吴三桂杀害后,
是他吴三省,接过了李定国、朱成功的抗清大旗,继续率领麾下2000南明大军,与清军死战!
尤其是在大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
当中原之地最后一股,由南明临国公李来亨,率领的一万残部被清军包围在茅麓山,突围无望,而携全家自焚殉国,夔东十三家彻底覆灭后,
此刻,公认的几股南明反清势力在大陆的存在,似乎到此终止!
史家也都如此认为,如计六奇所着的《明季南略》中记载,南明就终止于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
此后,除了台湾郑氏依旧高举明朝大旗,
直至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93年,被清朝康熙大帝消灭后,
似乎全国再无任何在明面上的,拥明反清武装势力存在。
但实际上在当时云南边境地区的澜沧勐朗坝,还有一支公开打着明朝旗号,并建立了政权的反清势力,
这就是南明大将吴三省率领2000本部大军,退到澜沧勐朗坝(今云南澜沧县)建立的南明洪兴政权!
当年南明永历十六年,公元1662年,六月,
李定国所部5000精锐大军在磨盘山战役失败后,还剩下三千多南明兵马,
但这三千多南明残军,却分为了两部,
一部分,一千多大军跟着李定国之子李嗣兴,见大势已去,投降了清朝,
另一路,两千大军则由吴三省率领,退到澜沧勐朗坝!
当时,勐朗坝算是两不管地带,没有流官治理,
当地的土司,既可以向大明或者大清称臣,也可以向缅甸称臣。
这种比较麻烦的地区,只要不是有绝对的威胁,
云南平西王吴三桂也好,清朝也好,都懒得管。
来到澜沧勐朗坝之地的吴三省等人,主动团结拉祜族民众,并与云南、贵州一带仍然忠心于明朝的土司联络,相约共同抗清。
吴三省明白,永历皇帝父子已经被杀,现在必须树立起一杆抗清复明的大旗,才能激励士气,为成大事做基础。
为此,吴三省与汪公福、祁磊等人商议后,
决定共同推举逃到云南地区的明朝宗室后裔朱璟淳,为大明王,建年号洪兴,
以公元1662年,为洪兴元年,在勐朗坝建立城堡,
城堡内建立了简易的宅院,做为大明王宫和官府机构。
朱璟淳,生于明朝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原为奉国中尉,因祖上为韩王,身份尊贵但社会地位较低。
他于南明永历三年,公元1649年,加入永历政权,
后被破格提拔为奉国将军,参与朝政。
吴三省等人建立的南明洪兴政权,因位于勐朗坝,东南亚等小国,也称呼其为兴朗政权!
兴朗政权在大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李来亨残部覆灭后,
大明王朱璟淳,改称“朱红珍”,继续以明朝宗室名义活动,是当时南明灭亡后,唯一公开以明朝名义存在的割据势力。
并于洪兴元年,公元1662年,十二月,
朱红珍在勐朗坝称大明王后,
以吴三省为大将军兼兵部尚书,主管军事政务,
汪公福为内阁首辅兼吏部尚书,主理朝政。
祁磊为户部尚书,
靳统武的侄子靳泰为刑部尚书,
刘文秀的养子刘鼐为礼部尚书,
吴三省的侄子吴国安掌管禁军,并改勐朗坝城,为兴朗城。
洪兴小朝廷成立伊始,便注意同周边的少数民族搞好关系,教会他们先进的农耕技术,加大对偏远地区的开发。
当地有一个很大的土司,名叫那喜烈,大力支持洪兴小朝廷的抗清复明事业。
为了联合那喜烈土司,吴三省让大明王朱红珍,娶了那喜烈的女儿为王妃。
同时,汪公福等人还特别注意吸纳当地的知识分子加入小朝廷,
还在当地兴办学校,教当地人习字读书,学习礼仪。
军事上,仍然以休养生息为主,同时开垦土地,补充给养。
在经过吴三省几年的努力后,
洪兴小朝廷,居然在云南缅甸边界附近站稳了脚跟,成为缅甸东北之地带甲三万的强国,并逐渐出现了兴旺中兴的局面。
为了凝聚人心、提振士气,大将军吴三省,于洪兴七年公元1668年,二月,
决定出师北伐昆明,为先帝报仇。
当年,大将军吴三省,亲自率军二万大军出师北伐,
并在宁洱大破清军5000大军,占领了宁洱城。
四月,又向北推进到昆明城下。
六月,再次同1万清军激战,吴三省再次大获全胜,斩杀清军万余人,
南明大将吴三省之名,震惊满清朝野!
然而,就在吴三省准备一鼓作气拿下昆明时,后方却传来急报。
那喜烈土司突然倒戈,联合部分心怀不满的当地势力,袭击了兴朗城。
城内兵力空虚,大明王朱红珍被困。
吴三省心急如焚,他深知若后方不稳,北伐大业将功亏一篑。
于是,他当机立断,留下大部分兵力继续围困昆明,自己则率领少量精锐回师救援。
当他终于回到兴朗城时,发现城池已被叛军占领大半。
吴三省怒目圆睁,振臂高呼,
“将士们,为了大明,为了兴朗,跟我杀!”
他身先士卒,冲入敌阵,一时间,刀光剑影,血溅当场。
经过一番惨烈的厮杀,吴三省终于夺回了兴朗城,稳定了后方局势,
但北伐的进程,也因此受阻。
喜欢挽天倾之南明复兴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挽天倾之南明复兴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