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隆武帝安排完新任秦王皇三子朱和培之事后,
之前一直沉默的皇二子朱和城,此刻突然上前一步,恭敬开口道,
“父皇,儿臣也有大志。
儿臣虽长的不似大哥、三弟那般壮硕,但也想为父皇分忧,
儿臣见父皇每天处理朝政都到深夜,很是辛苦,也很是心疼!”
闻听自家老二如此说,隆武帝朱慈璧抬眼,看向自己的皇二子朱和城,眼中闪过一丝意外,但也有一丝欣慰,
“终究还是有儿子,关心他这个老子的身体健康的!”
故,立刻温和的对皇二子朱和城道,
“老二,你有这份孝心,朕心甚慰。
只是你有何具体想法吗,不妨说来听听。”
闻言,只见二皇子朱和城,深吸一口气,
缓缓开口道,
“父皇,儿臣喜欢儒家经典,想去皇家书院继续学习深造。
一来,可充实自己!
二来,儿臣也能在其中学习为臣治民之道,
以日后更好地辅助父皇和太子皇兄两人,处理国事,为父兄分忧,
助父兄整顿朝纲,以让我大明吏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国富民强!”
闻言,隆武帝心中差异不已,
深深看了一眼,自己这个从小不争强好胜,一心向学的皇二子朱和城后,
思忖片刻,缓缓开口道,
“朕知老二你,向来喜爱文学儒家经典,
既然你有此志向与孝心,倒也算难得。
皇家书院,乃我朝国子监之中顶级精英人才、荟萃之地,文化汇聚之所,
你既然想去那里继续学习深造,朕这当父亲的,自当是十分支持的。
只是皇家书院内人才济济,你既有向学之心,
就需虚心求学,切莫要懈怠。”
朱和城闻言,忙跪地叩首道,
“多谢父皇成全,
儿臣今后定当刻苦学习,以不负父皇之期望。”
闻言,一旁的小太子朱和坤,眉头微皱,
心下暗忖:
二弟,此番突然提出要去皇家书院,日后还要辅佐于我,
实难揣测其心中究竟有何盘算。
至于三弟,素来争强好胜,又痴迷兵事,
且如今已被父皇提前封为秦王,不久还将就藩那区区汉中之地,
虽可掌兵,但却需受朝廷派去的秦王府长史监管,
昔日其虽对我太子之位,构成巨大威胁,
然,如今三弟既已被父皇特封为秦王,
虽为皇子之中封王之首,但却需,即刻离开权力中枢的大明京师,
故,三弟相较留于京城的老二,对我太子之位的威胁,反倒更小。
而皇三子朱和培,则面沉似水,若有所思。
真是皇家无善茬,小小年纪,才刚满6岁,就心中已经开始了算计!
对此,隆武帝朱慈璧自然是心知肚明,但手心手背都是肉,
何况自己正春秋鼎盛,才23岁,再活个三、四十年,不成问题,
现在就想那事,还为时过早,先顺其自然吧,
如此想的,只听隆武帝朱慈璧,对皇二子朱和城道,
“此事朕便应下了,明日,你就前往皇家书院报道进学吧。
从明天开始,周学士那里只负责教导太子!”
说到此处,隆武帝朱慈璧,看向自己怀中的嫡次子皇四子朱和均,开口道,
“若后宫再有皇子出生,就跟咱老四一样,
长大进学之时,也去皇家书院进学,好不好呀?”
小朱老四闻言,咯咯笑道,
“好呀,好呀,
如此,我以后就可找二哥继续玩躲猫猫了,
二哥,笨死了,每次都找不到我!”
“哈哈哈哈……,
咱家老四最聪明,告诉父皇,你想要什么?”
“父皇,儿臣想要那个!”
皇嫡次子,朱老四朱和均,指着隆武帝手边的大明玉玺道,
“哈哈哈哈,小小年纪可真会挑,
这个可不是玩的,这个可不能给你,
但这个,父皇送给你,玩去吧!”
说着隆武帝从身上摸出自己的私人印章,交到了嫡次子朱老四手中,
“诺,给,拿好了,此乃朕的私人印章,可抵十万雄兵!
哈哈哈哈……
好了,好了,随你二哥下去玩去吧!
老二,你照顾好老四,
太子,你身为大哥,更是大明储君,
当以身作则,好好习文练武,将来替朕分忧,
好了,你率领老二、老三,老四,下去吧,
朕一会还有国事要处理!”隆武帝,正说着,
突然殿外,传来小太监的通报声,
“回禀皇爷,
内阁首辅陈子壮,率领九卿大员,及前线总督师傅以渐,奉命觐见。”
闻言,
众皇子在太子朱和坤的带领下,
向隆武帝朱慈璧辞别后,纷纷离去,忙刚才隆武帝交代给自己的事情去了,
待众皇子走后,
只听,隆武帝沉声道,
“传他们进来吧,
朕刚好有一个不决的要事,需与众爱卿商议!”
“诺!”
喜欢挽天倾之南明复兴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挽天倾之南明复兴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