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沙漠星球回来没几天,星际枢纽来了位特殊的访客——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背着半旧的木厨箱,一进门就抓着林小厨的手问:“你知道哪里能找到‘外婆味的灵米糕’吗?我记不清怎么做了,只记得吃起来像晒过太阳的灵植叶。”老者叫苏伯,曾是凡界小有名气的厨师,一场星际风暴后失去了大部分记忆,唯独对童年吃过的灵米糕念念不忘。
林小厨带着苏伯走遍枢纽的美食区,凡界展台的灵米糕太甜,灵植界的带着点涩,魔界的甚至加了魔焰香料,苏伯尝了都摇头:“不对,不是这个味道,外婆做的糕咬下去会有‘沙沙’的口感,像嘴里含着星星碎屑。”树仙长老听说后,翻出灵植界的古籍,里面记载着一种“星屑灵米”,成熟时谷粒里会凝结细碎的星云结晶,嚼起来有沙沙的质感,可这种灵米早在百年前就因星云环境变化绝种了。
“或许其他星云还有留存?”深海界的鲛人突然想起,琉璃星云的“碎星岛”上,曾有渔民见过类似的灵米。林小厨当即带着苏伯、树仙长老和擅长找食材的寻味兽出发,碎星岛果然没让人失望——岛边的浅滩上,零星长着几株结着金黄谷穗的灵稻,谷粒在阳光下泛着细碎的光,寻味兽凑过去嗅了嗅,兴奋地用爪子扒了扒土壤,像是在确认这就是大家要找的星屑灵米。
可刚要收割,岛民就拦了上来:“这是‘守护灵稻’,岛上的老人说,动了它会引来风暴。”苏伯看着灵稻,突然红了眼眶:“我小时候跟着外婆种过这种稻,她说每颗谷粒里都藏着星云的祝福,要等露水干了再收割。”岛民们愣住了,村里最年长的婆婆走出来,握着苏伯的手:“你说的是‘苏阿婆’吧?她五十年前从碎星岛去了凡界,临走前说要把星屑灵米的种子带到更远的地方。”
原来苏伯的外婆就是碎星岛人!记忆的闸门仿佛被打开,苏伯突然想起:“外婆做糕时会加碎星岛的‘露水晶’,把水晶磨成粉混在米浆里,蒸出来的糕就会有星星的味道。”岛民们这才放下顾虑,帮着收割灵米、采集露水晶。苏伯站在岛上的老灶台前,手指抚过灶台的裂纹,突然拿起木勺:“我好像记得步骤了,先把灵米泡到出芽,再用石磨磨成浆,露水晶粉要等米浆快蒸好时撒……”
第一笼星屑灵米糕出锅时,热气裹着清甜的香气飘满整个小岛,糕体泛着淡淡的星光,咬下去果然有沙沙的口感,苏伯吃着吃着就哭了:“是这个味道!外婆就是这样做的!”岛民们也围过来尝,婆婆笑着说:“苏阿婆当年说,味道能记住人,总有一天会有人带着星屑灵米的味道回来,没想到真的等到了。”
这件事让林小厨有了新想法——组建“味道信使”小队,帮那些因星际迁徙、意外失忆而失去味觉记忆的人,找回属于他们的“专属味道”。消息一传开,各星云的求助信源源不断:有来自迷雾星云的矿工,想找童年吃过的“矿石烤灵薯”;有深海界的年轻鲛人,想复刻母亲曾做过的“泡泡灵鱼羹”;还有仙界的小仙童,念念不忘小时候偷偷吃过的“丹雾糯米团”。
“味道信使”的第一趟任务,是帮迷雾星云的矿工阿岩找矿石烤灵薯。阿岩说,小时候父亲会把灵薯埋在矿石窑的余烬里,烤好后剥了皮,里面的薯肉带着淡淡的矿石清香。林小厨带着小队找到阿岩老家的废弃矿窑,灵植界的学徒用灵须检测矿土,发现土里还残留着灵薯的根系;机械界的钢甲师修复了矿窑的通风口,凡界的李小胖则按照阿岩的描述,把灵薯裹上湿泥埋进余烬里。
当烤得焦香的灵薯被挖出来时,阿岩捧着薯肉,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就是这个味道!我父亲以前总说,矿窑的余烬能把灵薯的甜烤出来,就像日子再苦也能尝到甜。”林小厨突然明白,他们找的不只是味道,更是藏在味道里的回忆和情感——是外婆的疼爱,是父亲的牵挂,是家乡的温度。
后来,“味道信使”小队又帮深海界的鲛人找回了泡泡灵鱼羹,帮仙界的小仙童找到了丹雾糯米团。他们还在星际枢纽设立了“味觉记忆馆”,里面陈列着各种承载回忆的厨具:苏伯的木厨箱、阿岩父亲的矿石烤铲、鲛人的泡泡鱼羹碗,每个厨具旁边都贴着对应的故事,路过的人总能在里面找到属于自己的味道记忆。
苏伯后来留在了味觉记忆馆,每天教孩子们做星屑灵米糕,他总说:“味道是不会消失的,只要有人记得,它就会一直存在。”林小厨看着馆里来来往往的人,有人在厨具前驻足沉思,有人在品尝美食时露出微笑,心里满是感慨——原来清洁与美食之外,还有这样一种温暖的方式,能连接起宇宙间的人和事,让散落的记忆重新团聚。
喜欢仙厨系统:我靠做饭卷成宗门顶流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仙厨系统:我靠做饭卷成宗门顶流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