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灶台”的微信群还在为昨晚的鸡汤沸腾,今早又弹出条新消息——是社区王阿姨发来的:“俩小师傅在不?能不能给养老院的李奶奶炖碗鸡汤?她牙口不好,就想喝点烂乎的,钱我来付。”
炎昭刚吃完早饭,拿着妈妈的手机回复:“没问题!今天专门给李奶奶炖,不加党参,炖得烂烂的!”
王铁柱在旁边听见了,皱眉:“养老院离这儿三站地,汤送到都凉了,瞎折腾啥?”
“爸!”炎昭把手机往桌上一拍,小眉头拧得像颗小核桃,“李奶奶上次来店里,夸我炒的蛋炒饭像她孙女做的,她孙女在外地,一年才回来一次呢!”
炎曜也跟着点头,小手攥着围裙角:“我们可以用保温桶,再裹层棉被,肯定凉不了!”
李秀莲笑着揉了揉俩娃的头:“行,妈陪你们去送。但先说好了,店里的活儿也得干,今天的订单还等着呢。”
俩娃一蹦三尺高,钻进后厨就忙活起来。这次炖鸡汤,炎昭特意把鸡皮剥了,说“李奶奶怕油”;炎曜则把火调得更小,说“要炖到用勺子一碰,肉就掉下来”。
砂锅在灶上咕嘟咕嘟响,香气比昨天更温柔,像给空气裹了层。炎昭时不时掀开盖子看看,用勺子戳戳鸡肉,嘴里念叨:“烂了没?再烂点……”
中午时分,俩娃拎着裹着棉被的保温桶,跟着李秀莲往养老院走。保温桶沉甸甸的,炎昭的小手勒出了红印,却不肯让妈妈帮忙:“这是我们给李奶奶的心意,得自己送。”
李奶奶正坐在院子里晒太阳,看见他们,浑浊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哎哟,是俩小师傅!”
“李奶奶,我们给您送鸡汤来了!”炎曜解开棉被,掀开保温桶,金黄的汤冒着热气,鸡肉炖得颤巍巍的,一夹就碎。
李奶奶舀了一勺汤,刚喝了一口,眼泪就掉了下来:“这味儿……跟我孙女炖的一模一样……她小时候总说,奶奶牙不好,我给您炖得烂烂的……”
炎昭赶紧递过纸巾:“李奶奶您别哭,我们以后常来给您炖汤!”
炎曜也跟着点头:“我们还会做蛋炒饭、皮蛋豆腐,都给您送来!”
从养老院回来,店里早就排起了长队。小刘举着手机喊:“小师傅,我的鸡汤呢?今天特意早点来,排第一个!”
俩娃赶紧钻进后厨,王铁柱已经把食材准备好了。炎昭一边撇浮沫一边笑:“爸,李奶奶说我们炖的汤比她孙女做的还香!”
王铁柱哼了一声:“那是人家老太太疼你们。” 可嘴角却忍不住往上翘。
傍晚的阳光斜斜照进后厨,砂锅里的鸡汤咕嘟作响,像首温柔的歌。炎昭突然说:“爸,明天我们给环卫工人送点热汤吧?天快冷了,他们肯定冻得慌。”
炎曜跟着点头:“我看他们总在胡同口扫地,连口热乎饭都吃不上。”
王铁柱愣了愣,突然摸了摸他们的头:“行啊,爸支持你们。明天咱多炖点,用大桶盛着。”
关店时,微信群里又有人发消息:“今天的鸡汤里好像有股特别的味儿,比昨天的还暖。”
炎昭看见,偷偷回复:“因为加了‘心意’呀!”
月光洒在后厨的砂锅里,残留的汤渍闪着光。或许,最好的味道从来都不只是食材和调料,还有藏在汤里的惦记——对李奶奶的心疼,对陌生人的善意,和两个孩子慢慢懂得的,用食物温暖人心的魔法。
而这魔法,比任何秘方都珍贵,让“老灶台”的烟火气里,多了点甜甜的、暖暖的香。
喜欢灶王爷的作业:双宝寻味记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灶王爷的作业:双宝寻味记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