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小的课间十分钟,像口沸腾的锅。炎昭炎曜围着小宇,三个脑袋凑在一块儿,蹲在操场的香樟树下,手里捏着根树枝在地上画,活像三只密谋大事的小松鼠。
“我跟你说,”炎昭用树枝戳了戳地面,画出个歪歪扭扭的炒锅,“昨天的豆角焖面,你爸是不是说咸了?那是因为我弟把盐罐碰倒了,偷偷加了半罐糖中和,结果甜咸口反而成了爆款!”
小宇听得眼睛发亮,手里的树枝跟着比划:“真的?我爸说那是他吃过最好吃的焖面,说比我妈以前做的还多了点‘惊喜味’。” 他顿了顿,突然压低声音,“其实……我妈做焖面从不放糖,但昨天那味儿,我居然觉得很亲切。”
炎曜在旁边使劲点头,小脸蛋红扑扑的:“那是因为加了‘开心料’!我哥说的,做菜时心里高兴,菜就会变好吃!”
正说得热闹,上课铃响了。数学老师抱着卷子走进来,一眼就看见炎昭桌角的小本本——上面没记公式,倒画满了各种食材,旁边标着“土豆丝泡水3次”“蛋炒饭要多放葱花”。
“炎昭,”老师敲了敲他的桌子,“这节课讲鸡兔同笼,你要是能算出‘30个鸡蛋炒5盘西红柿炒蛋,每盘放几个蛋’,就算你及格。”
全班哄堂大笑。炎昭脸一红,却梗着脖子站起来:“每盘6个!但实际要多放1个,因为炒的时候会碎!” 这话一出,连老师都忍不住笑了。
坐在后排的小宇偷偷给炎曜递了张纸条,上面写着:“我妈以前做西红柿炒蛋,总说‘宁多勿少’,蛋多了香。” 炎曜看完,赶紧回了句:“我们加半勺糖!你试试!”
下午的体育课最热闹。自由活动时,几个女生围过来,叽叽喳喳问:“小宇,你真的能吃到炎昭炎曜做的菜啊?他们的皮蛋豆腐是不是真的像传说中那么好吃?”
小宇刚要说话,炎昭突然跳出来,像个小老板似的叉着腰:“不光好吃!我们还能做‘定制款’!要酸点就多放醋,要甜口就加蜂蜜,保证比你妈做的合你胃口!”
“吹牛皮!”一个男生挤过来,“我妈是食堂大厨,做的焖面全校第一!”
“那可不一定!”炎曜不服气,“我哥做焖面,面条要提前蒸五分钟,再焖三分钟,每根都能吸饱汤汁,你妈会吗?”
男生被问住了,涨红了脸:“我……我让我妈明天带焖面来,跟你们比一比!”
“比就比!”炎昭拍着胸脯,“明天中午,操场见!输的人要喊对方‘厨神’!”
放学铃一响,三个孩子背着书包往“老灶台”跑。小宇一路上都在说:“我爸今天早点收工,说要跟你们学做西红柿炒蛋,他买了两斤鸡蛋,说要练到会为止。”
炎昭乐了:“包在我们身上!教完你爸,再教你!以后你就能自己做给自己吃了,不用总等你爸下班。”
炎曜也跟着点头:“我们可以写个‘家庭菜谱’,把步骤画成画,你一看就懂!”
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书包在背上颠得咚咚响。小宇突然说:“以前放学,我总一个人回家,楼道里黑黑的,有点怕。现在跟你们一起走,觉得路都变短了。”
炎昭没说话,只是往他身边靠了靠。炎曜拽着他的胳膊,笑着说:“以后我们天天一起走!到了店里,先写作业,再做菜,做完菜一起吃!”
路过小卖部时,小宇突然停下脚步,掏出皱巴巴的一块钱,买了三袋辣条,塞给他们:“这个……算是谢礼。我妈以前总说,‘分享才香’。”
三个孩子站在路边,撕开辣条,你一口我一口地吃着,辣得直吐舌头,却笑得像群小麻雀。辣条的辛辣混着夕阳的暖,突然让人觉得,原来朋友的味道,和菜的味道一样,都是暖暖的,带着点让人惦记的香。
到了“老灶台”门口,李秀莲正忙着招呼客人,看见他们,笑着喊:“回来啦?小宇爸刚到,正在后厨等着学做菜呢!”
三个孩子对视一眼,像三只快乐的小炮弹,“咚咚咚”冲进后厨。王铁柱正系着围裙,看见他们,故意板着脸:“先写作业!不然今晚别想碰锅铲!”
“知道啦!”三个声音一起喊,书包往桌上一扔,掏出作业本就写。笔尖在纸上沙沙响,偶尔传来几句悄悄话——
“这道题我不会,小宇哥你教我。”
“等会儿教你爸炒蛋,要多放糖啊。”
“明天跟那个男生比赛,我们做啥菜?”
后厨的抽油烟机嗡嗡响,前厅的笑声飘进来,混着三个孩子的嘀咕声,像首特别的歌。或许,学校里的比拼、课堂上的纸条、放学路上的辣条,和饭店里的烟火气一样,都是成长的味道——有点辣,有点甜,更多的是热热闹闹的暖。
而这暖,比任何菜谱都珍贵,让孤单的人不再孤单,让平凡的日子,开出了花。
喜欢灶王爷的作业:双宝寻味记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灶王爷的作业:双宝寻味记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