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赣南星火
此书慢热,欢迎各位书友入坑!
1919年的赣南山区,暮春的雨丝缠缠绵绵下了整日。林峰蹲在自家土坯房的后屋檐下,望着青石阶上溅起的水花出神。潮湿的空气里混着泥土与腐草的气息,远处山峦笼罩在灰蒙蒙的雾气中。
“峰伢子!”屋里传来母亲带着咳嗽的呼唤,“去井边打桶水来,缸底都见光了。”
林峰应了声,拎起桐木水桶走进细雨里。他今年刚满十九岁,穿着打补丁的靛蓝短褂,身形精瘦却带着山民特有的韧劲。走过村中石板路时,几个穿着长衫的乡绅正站在祠堂门口议论:
“听说北边又在打仗了……”
“孙文在广州搞什么护法军政府,这世道啊……”
这些话语飘进林峰耳中,他脚步未停。自从三年前在县立中学辍学回乡,他就明白这些国家大事距离赣南的山村实在太远。眼下最要紧的,是家里快要见底的米缸,还有母亲久治不愈的咳疾。
井台边的青苔被雨水浸得油亮。林峰放下井绳时,注意到石缝里卡着个亮晶晶的物事。捡起来看,是块巴掌大的金属板,表面刻着从未见过的纹路,触手冰凉。
“这是……”他翻转着这块奇怪的铁片,忽然指尖传来刺痛。金属板边缘划破了他的手指,血珠渗进纹路,那些线条竟微微发亮起来。
“检测到生物特征符合绑定条件。”一个毫无感情的声音直接在他脑海中响起,“‘燧人氏’系统启动。”
林峰惊得险些将金属板扔进井里。环顾四周,雨幕中并无他人。
“谁在说话?”
“我是来自2187年的军事人工智能系统。”那个声音继续道,“因时空乱流坠毁于此。根据紧急预案,将协助绑定者获取必要生存资源。”
林峰掐了自己大腿一把,疼痛让他意识到这不是幻觉。他强作镇定地打完水,将金属板藏进怀里,快步往回走。
当夜,油灯如豆。林峰躲在堆放柴草的后屋,借着微光研究这块神奇的铁片。随着他心意转动,铁片上竟浮现出立体图像,展示着各种从未见过的机械构造。
“这是最简单的直流发电机。”系统提示道,“用你们现有的材料就能制作。”
图纸上,磁铁、铜线、转轴的组合清晰可见。林峰想起前些天在镇上废品摊见过的洋铁皮、旧钟表零件,心里突然躁动起来。
此后的半个月,林峰借口上山砍柴,实则按照系统指导搜集材料。他用给镇上药铺搬运药材攒下的铜钱,换回些破铜烂铁,夜深人静时就在后屋敲打琢磨。
“磁极要对准。”系统冷冰冰地指导,“线圈匝数不够。”
母亲察觉他的异常,但只当孩子在捣鼓什么新奇玩意儿。直到某个深夜,林峰摇动自制的手摇柄,连接的电线末端,小灯泡突然绽放出昏黄却稳定的光芒。
“成了!”他压低声音欢呼。
灯光惊醒了里屋的母亲。妇人披衣出来,看见这神奇的一幕,惊得捂住嘴:“这、这是洋人的电灯?”
“娘,这是咱们自己做的。”林峰兴奋地解释,省略了系统的存在。
消息不胫而走。村里人很快都知道林家小子会造“不用油的灯”。先是邻家孩子跑来看稀奇,后来连村保长都拄着拐杖来了。
“后生可畏啊。”保长捻着胡须,“正好乡公所的电话线老是断,你会弄这些洋玩意,要不要去帮忙看看?”
这个机会正中林峰下怀。在乡公所,他接触到更多设备:老式电话机、发报机零件,甚至还有台报废的小型柴油发电机。系统如饥似渴地分析着这些“古董”,不断提出改进方案。
“根据现有材料,可制作简易激光发射装置。”某天系统突然提示,“红宝石可用本地矿产替代。”
林峰心中一震。他记得在县中学时,物理先生说过西洋最新发明了一种叫“莱塞”的光束,能切割钢板。难道自己也能造出来?
正在他沉迷于这些研究时,山外的动荡终于波及到这个偏僻山村。
七月流火,一队溃兵窜入瑞金地界。这些北边战场逃来的散兵游勇,抢粮抢钱,还掳走青壮充夫。林峰所在的山村也未能幸免,保长带着乡绅们凑了二十块大洋,才勉强送走这伙瘟神。
“这世道,老百姓就是砧板上的肉啊。”保长送走溃兵后,在祠堂前叹气。
当夜,林峰摩挲着怀里那块已经温热的金属板,下定决心。
“系统,我要造武器。”
“建议优先研发单兵激光器。”系统立即回应,“已根据本地矿产优化设计方案。”
接下来的日子,林峰以修缮乡公所电路为名,频繁往来镇上。他悄悄搜集废弃的汽车电池、望远镜镜片、铜管,又借口给母亲配药,从药铺买来硝石、硫磺等物。最重要的发光晶体,是系统指示他在后山某个矿洞找到的淡紫色萤石,经过打磨后替代红宝石。
制作过程充满艰辛。没有精密机床,全靠手工打磨;没有标准零件,就用锉刀一点点修整。有次调配化学药剂时差点引发爆炸,幸好系统及时预警。
两个月后,第一把“土制激光枪”诞生了。它有着粗糙的木托,用铜管拼接的枪身,以及用洋铁皮卷成的聚光筒,看起来像孩童的玩具。
林峰带着它深入荒谷试验。扣动用竹片做的扳机,电池组嗡嗡作响,一道赤色光束射出,在三十步外的岩石上留下焦黑印记。
“能量输出仅为标准值17%。”系统评价,“但足以穿透 contemporary body armor。”
contemporary 是什么意思,林峰不懂,但他看见光束在石头上留下的痕迹,知道这玩意能杀人。
武器造出来了,接下来是人的问题。林峰首先找到儿时玩伴陈石头。这个憨厚的农家青年最初以为林峰在说笑,直到看见激光束点燃了干草堆。
“俺跟你干!”石头激动得满脸通红,“总比任由那些兵痞欺负强!”
他们又陆续发展了六个可靠的同乡青年,都是吃苦耐劳的山里汉子。训练就在后山密林中进行,林峰按照系统提供的教程,教导他们隐蔽、瞄准、协同。
“这种武器没有声音,没有后坐力。”林峰示范着,“但要记住,电池很宝贵,每次射击都是钱。”
到了初秋,这支小小队伍已经能熟练操作三把激光枪。他们自称“护山队”,明面上是防范溃兵,暗地里却在系统指导下进行着超越时代的军事训练。
转折发生在重阳节前后。一伙打着“自治军”旗号的土匪流窜至附近山区,人数近百,配有老套筒、汉阳造等武器。他们占据险要,向周边村镇索要钱粮,气焰嚣张。
乡绅们聚在祠堂议事,有人主张破财消灾,有人想要上报县里派兵。
“上报?等县里那些老爷兵赶到,土匪早把咱们刮地三尺了!”保长气得直敲桌子。
林峰站在角落,突然开口:“我们能对付他们。”
满堂寂静。乡绅们看着这个平时沉默寡言的年轻人,表情各异。
“峰伢子,这不是耍玩意的时候!”有个老者呵斥。
“三天。”林峰竖起三根手指,“给我们三天时间。”
当夜,林峰带着他的七人小队潜入土匪盘踞的山寨附近。按照系统提供的侦查方案,他们很快摸清了岗哨分布和活动规律。
“记住,我们人少,要打就要打疼他们。”林峰布置任务,“石头带两个人去粮仓放火,其他人跟我端掉他们的指挥部。”
行动在子时开始。石头小组先用激光束点燃了堆放在山寨西侧的草料,火势很快蔓延。当土匪们慌乱救火时,林峰小组如鬼魅般潜入主寨。
激光在夜色中无声闪烁。站岗的土匪还没明白发生了什么,就感到剧痛传来,倒地不起。这种超越时代的打击方式让土匪陷入极度恐慌,有人跪地求饶,有人胡乱开枪。
短短一刻钟,战斗结束。土匪头目被激光束烧穿大腿,其余人非死即伤。当乡民们举着火把赶来时,只看见林峰和他的队员站在跪成一排的俘虏前,那些造型古怪的“烧火棍”在火光中泛着冷光。
此战震动四乡。林家小子和他那支神秘队伍的事迹,随着商旅的马车传遍赣南。有人说是天降神兵,有人说是洋人秘术,只有林峰自己知道,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在整理土匪窝缴获的物品时,系统突然发出提示:“检测到无线电信号源,经分析为广州方向发报。”
林峰心中一动。他想起在乡公所见过的地图,那个被系统标注为“重要历史节点”的地方。
“要变天了。”他喃喃自语
·
喜欢风起赣南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风起赣南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