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壤地瓜抵达地球的那天,谁也没想到这场绿色革命会来得如此迅猛。
第一批样本被秘密运抵甘肃沙漠农业试验站时,科学家们对它在月球上的生长数据还将信将疑。种子被种下的第七天,嫩芽破土而出,在灼热的沙地上展露出银白色的叶片,让所有研究人员目瞪口呆。
“根系日生长速度达到2.3米!”监测员不敢相信自己的仪器,“这不可能...”
但数据不会说谎。这种被命名为“银薯”的植物,根系如同活的地下网络,疯狂向下延伸,寻找着地下深处的水源。更令人惊讶的是,银薯的根系能够分泌一种特殊黏液,改善周围沙土的结构,使其保持水分和养分。
三个月后,试验站的沙漠上已经铺开一片银绿色的海洋。收割那天,亩产达到惊人的一万两千斤,是传统地瓜产量的五倍还多。
消息传到中央,一场悄无声息的“银色革命”就此启动。
在宁夏沙漠边缘的村庄里,老农马福田蹲在田埂上,捏着一把还带着湿气的沙土,老泪纵横。
“这地...这地终于又活过来了。”
他的儿子马小军站在一旁,看着眼前一望无际的银薯田,脸上是掩不住的喜悦:“爸,专家说这银薯不光能吃,还能固沙改土。种一茬银薯,这片沙地就能变成良田!”
不远处,村里的年轻人正在收割第一批成熟的银薯。那些硕大的块茎在阳光下闪着银光,最大的一个有二十多斤重,需要两个人才能抬得动。
“小军,你说这神薯是哪来的?”老马擦掉眼泪,问道。
“听说是航天育种,从月亮上带下来的。”小军压低声音,“还有人私下说,是那位苏云舟赐给咱们的福气。”
老马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不再多问。对他们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说,银薯从哪里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真的能让沙漠变绿洲,能让挨饿的人吃饱肚子。
与此同时,金尔街的科尔曼正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
“银薯的产量数据是真的?”他盯着手下送来的报告,眉头紧锁。
“千真万确,老板。夏国人没有保密,他们主动公开了所有种植数据。”
“市场价格呢?”
“不到我们控制的小麦价格的十分之一...”
科尔曼站起身,走到落地窗前。下面是依然繁华的纽约街道,但他仿佛已经听到了大厦将倾的声音。
多年来,他通过控制全球粮食贸易获得了巨额财富和权力。干旱、洪水、战争...这些在别人看来是灾难的事件,对他而言都是商机。但现在,一种来自月球的植物正在打破这个精心构建的体系。
“我们必须得到银薯的专利,”科尔曼转身,眼中闪过冷光,“或者毁掉它。”
接下来的几个月,一场看不见的战争在全球展开。
夏国大方地向世界分享银薯种植技术,派出数千支农业专家团队奔赴各国,帮助当地农民在沙漠中开辟银薯田。在非洲,在中东,在那些被饥荒困扰的土地上,银白色的叶片开始覆盖黄沙。
但科尔曼的势力也在行动。他们游说各国政府,声称银薯“可能含有外星病原体”、“长期食用有害健康”;他们买通媒体,散布银薯会“破坏当地生态系统”的谣言;甚至暗中破坏一些试验田,试图制造银薯种植失败的案例。
多数情况下,这些阴谋没有得逞。饥肠辘辘的农民不会理会远在天边的警告,他们只相信自己的眼睛——银薯确实能在几乎不可能生长作物的土地上获得丰收。
然而在一些地区,科尔曼的阴谋还是取得了部分成功。某个非洲小国在压力下拒绝接受银粟种植援助,结果那年饥荒夺去了数万人的生命。
月球基地,苏云舟通过“中枢”超级计算机监控着地球上的一切。能够实时分析全球数据流,从社交媒体到卫星影像,从金融交易到气象变化。起初,他只想用它来监测地球生态,但科尔曼们的所作所为逐渐引起了他的注意。
“爸爸,为什么有人不想让大家都吃饱呢?”晴晴问,她通过教育模块学到了地球上的饥荒问题。
苏云舟沉默良久。如何向一个孩子解释人性的复杂?如何说明有些人宁愿让他人挨饿也要维护自己的利益?
那天晚上,等晴晴睡着后,苏云舟连接了中枢系统,下达了一个指令:“全面收集与全球粮食危机相关的人为操作证据。”
中枢的效率超乎想象。不到七十二小时,一份详尽的报告就呈现在苏云舟面前:秘密会议记录、资金流向、贿赂证据、操纵市场的详细计划...科尔曼和他的同伙们的一举一动都被记录在案。
最令人发指的是其中一段视频记录:在一个豪华游艇上的私人聚会中,科尔曼笑着对同伴说:“饿死的非洲人不会购买我们的股票,但活着的穷人会消耗我们的资源。适当的‘人口调节’对经济有益。”
苏云舟看着这段视频,眼中第一次闪过了可以说是愤怒的情绪。
决定做出得很突然,但执行却极为谨慎。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中枢系统开始行动。它不是简单地将证据公之于众,而是精心设计了一场信息风暴:
首先是一系列匿名社交媒体账号开始透露“全球粮食巨头内部消息”,引起公众好奇;
然后是几家小型独立媒体收到“神秘来信”,里面是部分不那么敏感但足够引人注目的证据;
当舆论开始发酵,主流媒体不得不跟进报道时,真正的重头戏才开始——
全球数十家最大媒体的编辑部同时收到一个加密包裹,里面是完整的证据链,包括视频、音频、文件和交易记录。发送者署名:“知情者”。
第二天,科尔曼和他的同伙们的丑闻登上了全球所有头条。
网络沸腾了。人们震惊于这些精英的冷血和贪婪,愤怒于自己曾经相信的粮食危机“自然发生论”原来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
在巴黎,抗议者举着“饥饿不是生意”的标语包围了粮食巨头的总部;
在纽约,交易员们纷纷抛售相关公司的股票,市场一片混乱;
在内罗毕,民众为那些因拒绝银薯而饿死的同胞举行哀悼游行,同时要求政府立即接受夏国的农业援助...
科尔曼试图反击,声称那些证据是“伪造的”、“夏国的阴谋”,但中枢系统释放的证据太完整,太无可辩驳。就连他最亲密的盟友也开始与他划清界限。
七十二小时内,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金融巨鳄成了过街老鼠。公司股价暴跌85%,董事会紧急罢免了他的职务,警方和国际组织开始介入调查...
月球上,苏云舟平静地看着这一切。晴晴靠在他身边,手里抱着一个发光的小银薯。
“爸爸,那些做坏事的叔叔会变好吗?”
“有些人可能会,有些人可能不会。”苏云舟轻抚女儿的头发,“重要的是,人们现在知道了真相,可以做出更好的选择。”
在地球上,银薯的推广再无障碍。曾经拒绝援助的国家纷纷改变态度,沙漠变绿洲的速度加快。夏国遵守承诺,以成本价提供银薯种苗和技术支持,不从中牟取暴利。
在宁夏,老马和小军又丰收了一季银薯。这次,他们按照政府的指导,在银薯田中套种了传统作物——改良后的土壤已经可以支持更多作物生长。
“爸,你看这麦穗,多饱满!”小军兴奋地捧着一把金黄的麦穗。
老马眯着眼笑:“谁能想到呢,这沙漠地里也能长出这么好的粮食。”
傍晚时分,村民们聚在一起品尝用银薯制作的各种美食:银薯面条、银薯饼、银薯甜点...甚至还有人尝试用银薯酿酒。
“要感谢那位月球上的科学家啊,”村长老王举起酒杯,“要不是他,咱们这地方再过十年就全变成沙漠了。”
众人举杯相庆,唯独老马轻声说:“不只是科学家...是神明保佑啊。”
没有人反驳他。在这片重新焕发生机的土地上,科学与神话的界限已经模糊不清。
华尔街的一间空旷办公室里,科尔曼独自坐在黑暗中。他的帝国已经崩塌,名声扫地,面临多项刑事指控。
窗外,纽约的灯光依旧璀璨,但已与他无关。桌上放着一份报纸,头版是苏云舟在月球基地的照片,标题写着:“月球科学家改变世界粮食格局”。
科尔曼苦笑。他曾经以为自己掌控着世界,却没想到最终被一个远在月球的人击败。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最后一个可能接他电话的人:“准备飞机,去那个没有引渡条约的国家。”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然后说:“抱歉,科尔曼先生,所有航线都已经...被封锁了。”
科尔曼缓缓放下电话,看向窗外的夜空。月亮正明晃晃地挂在天上,冷清而遥远,仿佛在嘲笑着他的渺小。
与此同时,在三十八万公里之外的月球基地,苏云舟正帮晴晴将新一批银薯种子放入培育器。他们不知道也不关心科尔曼的结局,重要的是,地球上的沙漠正在变绿,饥饿的人们正在获得食物。
“爸爸,下次我们送什么给地球呢?”晴晴仰头问。
苏云舟微笑:“或许是一种能净化水源的植物?”
“好呀好呀!然后地球上的小朋友就都有干净水喝了!”
喜欢都市之我的灵田奶爸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都市之我的灵田奶爸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