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峰山的初春浸在融雪的潮气里,护灵潭的冰面早已化开,潭水映着岸边的新绿,把沙枣苗田的影子晃得软软的。小豆子蹲在田埂上,手里攥着把竹耙,正轻轻翻松苗床的土 —— 雪化后的土块还带着点冻劲,得耙碎了才好下种。他时不时抬头往山道望,指尖蹭过土粒里的融雪沙细痕,那是去年冬天阿依古丽撒的,如今成了 “双山苗床” 的记号,而远处驼铃的轻响,正顺着融雪的风飘过来。
“小豆子!我赶上育苗了吧!” 阿依古丽的声音裹着暖意跑近,驼羔的蹄子沾着西漠的 “春醒沙”,在苗床边的竹席上踩出浅黄的小印。她背上的藤筐鼓囊囊的,装着西漠的还魂花新种和晒干的漠风草叶:“木合叔叔说,这‘春醒沙’晒了整个冬天,混着你们的腐叶土用,种子发芽能早三天!还有这花种,是去年双山花干结的籽,比普通种粒饱满三成!” 她把藤筐放在田埂上,掏出粒花种递给小豆子,种皮泛着淡紫的光,还沾着点西漠的暖沙。
晒谷场早改成了育苗准备区。李伯领着村民们编 “镂空育苗架”,架杆上缠着刚抽芽的薄荷藤:“按西漠‘春醒沙’的特性改了架高,离地面半尺,既防潮又能晒着太阳,比去年的竹架软和,新苗长出来不硌枝!” 王婶支着陶盆,正把腐叶土、春醒沙和晒干的花干碎混在一起,拌出的育苗土泛着浅褐,飘着淡淡的香:“这土肥得很,去年试种过,苗芽能长到指节长,等会儿再烙几张‘育苗营养饼’,掺着土撒,虫子都不敢来!”
阿默提着陶罐走来,罐里的育苗药剂泛着浅绿,比去年的更清透:“加了沙枣芽尖熬的汁和薄荷碎,喷在种子上不烧芽,还能让苗根扎得深!” 孩子们围在旁边,有的帮着分拣花种,把饱满的种粒挑进竹篮;有的把薄荷藤剪成小段,系在育苗架上 —— 既当标记,又能驱虫,篮边还挂着去年做红绳枣核坠剩下的红绳,晃着格外热闹。
辰时刚过,育苗的活就紧锣密鼓地开了头。小豆子和阿依古丽负责 “双山苗床”,他用小铲在土上挖浅沟,阿依古丽就往沟里撒 “春醒沙”,两人配合着把土和沙拌得匀匀的:“西漠的沙透气,青峰山的土保肥,混在一起正好衬着种子长!” 阿依古丽捏了把混合土,凑到鼻尖闻,“有融雪后的潮气,还有太阳的暖味,比单一的土或沙都好。”
正种着,阿依古丽突然指着竹篮里的花种皱起眉:“这几颗种皮怎么发皱了?” 小豆子捡起来一看,果然,有几粒种子的种皮沾着潮气,发蔫得像揉过的纸 —— 许是路上裹得太严,闷着了。“用王婶的暖沙!” 他转身从藤筐里抓了把 “春醒沙”,把种子埋进去,又喷了点阿默的育苗药剂,“去年晒花干遇着潮气,你就是用暖沙吸的,种子肯定也管用!”
孩子们也跟着忙活,最小的孩子拿着小竹牌,把写着 “双山新苗” 的牌子插在苗床边,牌子歪歪扭扭,却看得人心里暖。西漠的孩子教青峰山的孩子用 “春醒沙” 在种子旁堆小丘:“这样浇水平,种子不会淹着,西漠的苗都这么种!” 青峰山的孩子则教西漠的孩子辨认薄荷芽:“看到这个小绿尖,就知道离种子近,别踩着根!”
午后的太阳渐渐暖起来,育苗床已种满了花种,镂空育苗架整齐地排着,薄荷藤在架上绕出浅绿的圈。苏清鸢和陆沉舟蹲在田边,翻开跨山守护册,在 “初春育苗” 那页添了 “腐叶土 + 春醒沙” 的配比,还画了个小小的育苗架,旁边注着 “双山技法融,新苗长得壮”:“把这法子教给孩子们,明年他们就能自己育苗了。”
木合派来的驼队也到了,驱邪师们抱着西漠的育苗记录,上面记着 “春醒沙” 的使用时间和浇水次数:“以后每月传一次记录,你们的腐叶土好,我们的沙透气,互相照着调,苗肯定长得比去年壮。” 王婶端来刚烙好的 “育苗营养饼”,饼里掺着花干碎和薄荷,咬一口,香得孩子们围着陶盆转。
阿依古丽要走的时候,藤筐里装着青峰山的腐叶土样本和育苗药剂,还有孩子们送的薄荷藤小牌。她拉着小豆子的手,把个用 “春醒沙” 做的小芽偶递过去:“插在苗床边,等种子发芽了,就像它在陪着新苗长!” 小豆子把新抄的育苗口诀塞进她的筐里:“夏天沙枣红了记得来,咱们约定好,一起摘枣,一起晒新的花干!”
驼队渐渐远去,阿依古丽在驼背上挥着薄荷藤小牌,驼铃声混着融雪的水声飘远,和孩子们的笑声缠在一起。小豆子站在苗床边,看着育苗架上的薄荷藤轻轻晃,手里的沙芽偶沾着点潮气,和胸前的草环碰在一起,发出细碎的响。护灵潭的水映着新种的苗床,泛着淡淡的绿,像藏着满田的盼头。
苏清鸢和陆沉舟站在他身后,看着渐渐放晴的天,还魂玉的碧光与育苗架的微光交织。“开春的苗床,藏着双山的心意,” 苏清鸢轻声说,“是西漠的春醒沙,青峰山的腐叶土,是孩子们手里的小牌,把约定种进土里,长出新的希望。” 陆沉舟握住她的手,罗盘的金光指向黑沙窝的方向:“夏天会有枣的甜,秋天会有花的香,双山的相守,会像这新苗一样,年年冒绿,岁岁长青,永远不断。”
喜欢医道狂徒:校花的贴身神医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医道狂徒:校花的贴身神医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