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姜南星那边温馨惬意的周末氛围截然不同,周六上午九点整,县委会议室里,气氛严肃而专注。
关于下周李总公司前来考察投资事宜的专题会议准时开始。椭圆形的会议桌旁,坐着县委书记何明辉、县长周惟清,以及农业局、招商局、旅游局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
会议首先由农业局局长夏云州和主管农业的副局长何兵进行汇报。他们准备了详细的ppt和书面材料,系统地汇报了近九年来英林县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主要成就、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规划重点。夏云州着重介绍了茶叶、生态稻、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特别是近期推动的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建设,何兵则补充了一些具体的数据和基层遇到的困难,比如劳动力老龄化、精深加工能力不足、冷链物流短板等。
周惟清听得非常仔细,不时低头在笔记本上记录着关键点和疑问。
接着,由招商局局长刘安和负责此项目具体对接的科长徐子航进行汇报。他们详细阐述了针对李总公司此次考察所制定的详细招商计划书,包括重点推荐的合作项目清单、可供选择的土地和政策优惠包、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等。徐子航还汇报了与李总公司前期沟通的细节以及对方重点关注的问题。
周惟清听完各项汇报,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他侧过头,对坐在身旁的县委书记何明辉低声说道:“何书记,之前的准备工作非常充分,基础打得很扎实,云州局长和招商局的同志们都用了心。”
何明辉书记今年五十多岁,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温和但历经风霜的沉稳。他在英林县工作了二十多年,从基层乡镇长干起,历经多个局长岗位,再到副县长、县长,直到现在的县委书记,他对英林县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河、每一个乡镇的优势劣势都了如指掌,对这片土地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
听到周惟清的肯定,他微微颔首,眼神中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情绪。他深知英林的困境:生态虽好,但底子薄、基础差、交通不便,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他何尝不想大刀阔斧地发展?只可惜,他根基在此,上面没有过硬的关系和人脉,很难为英林拉来真正重量级、能长期扎根的投资。
而以往上面下来的县长,大多待个一两年就走了。他们有时也能凭借自身的资源拉来一些投资,但往往人一走,茶就凉,那些投资商或者项目也就后续乏力,甚至不了了之。最后留下的,可能是半荒废的园区、不符合当地水土的种植项目,甚至是破坏了土壤结构的烂摊子,最终还需要县里和农民自己去收拾残局,付出沉重的环境和经济代价。 这种“候鸟经济”的痛,何明辉体会得太深了。
但是,他同样清醒地认识到现实的无奈。很多时候,明知道可能只是“杯水车薪”甚至带有风险,也不得不接受。 因为至少,这些投资能在短期内带来一笔可观的资金,解决一部分就业,完成一些上级考核的指标,实实在在缓解一下县财政的燃眉之急,为后续发展积累一点微薄的资本。
于是,他收回思绪,对周惟清笑了笑,语气沉稳地说:“周县长过奖了,这都是分内工作。基础我们有,但未来的发展,尤其是如何让投资落地生根、可持续发展,避免过去的一些教训,还需要周县长您来掌舵,带领我们打开新局面啊。”他的话既肯定了前期工作,也委婉地提出了期望和警示,更将主导权交给了这位来自市里、可能拥有更多资源的年轻县长,分寸把握得极好。
周惟清自然听懂了何明辉的言外之意,他郑重地点点头:“何书记放心,招商引资固然重要,但‘落地生根’、‘互利共赢’才是关键。我们一定会审慎评估,优选项目,创新合作模式,确保引来的是‘金凤凰’,而不是‘烫手山芋’。”他的回应干脆利落,直接点明了核心原则,也展现出了不同于以往“镀金者”的务实态度。
会议接着往下进行,开始详细讨论考察路线、接待方案、汇报重点等每一个细节,确保万无一失。这个周六的上午,就在紧张而高效的商讨中度过。
中午,简单的盒饭工作餐直接送到了会议室。大家匆匆吃完,顾不上休息,下午又接着投入更深入的讨论。周惟清结合上午各部门的汇报,更加具体地阐述了他对此次招商考察的侧重点、风险把控点以及长远规划的一些核心想法,尤其强调了项目的可持续性和对本地百姓的实际带动作用。
县委书记何明辉听着周惟清条分缕析、虑事周详的发言,眼中不禁流露出一丝不经常出现的、由衷的赞赏之意。他发现,这位年轻的县长提出的每一项工作细节,都不是为了追求短期的政绩光环,而是实实在在地在为乡亲们的长远利益考虑,在思考如何真正让投资惠及于民、扎根于土。这与之前那些只想着“刷履历”的空降干部截然不同。
在座的各位局长们更是频频点头,他们真切地感受到,这位周县长是真的不一样。他有激情,更有务实的工作劲头和清晰的思路,让人信服,也让人愿意跟着他干。他们在心里默默决定,回去后一定要让部门内部更加紧密地配合周县长的工作。
会议一直持续到下午四点半才结束。周惟清合上笔记本,带着歉意对大家说:“不好意思各位,周末还把大家拉来加班,辛苦了。”
县委书记何明辉笑着摆摆手:“周县长客气了,为了英林县的发展,这样的班我们都愿意加,心里踏实!”
其他局长也纷纷笑着表示理解和支持。
夏云州更是打趣道:“有你这么个工作狂县长带头,我们想不加班陪着你都不行啊!”在座的都是核心干部,多少知道他们两人的私交,闻言都会心地笑了起来,气氛轻松了不少。
大家各自收拾好资料陆续离开。夏云州走到周惟清身边,低声问:“晚上去我家吃饭?你嫂子念叨你好几次了。”
周惟清拍了拍他的肩膀,婉拒道:“今天就算了,改天我再专程登门去看嫂子和侄女。你也累了一天,早点回去陪家人吧。”
夏云州知道他的脾气,也不强求,自己先回家了——他是有家室的人,得回去陪老婆孩子,不像周惟清,还是独自一人,似乎只有无尽的工作相伴。
周惟清则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他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将各部门递交上来的厚厚一沓资料再次翻开,逐页仔细审阅、勾画重点、记录要点。等他再次抬起头时,窗外的天色早已漆黑,墙上的时钟指针已悄然指向晚上九点。
他感到些微疲惫,起身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脖颈,信步走到窗边。窗外是县城稀疏的灯火,远处是隐没在夜色中的山峦轮廓。一片静谧中,他的脑海里却不经意地浮现出那个今天清晨才见过、总共也只见了三次面的姜南星的身影。
他微微蹙眉,觉得有些奇怪,怎么会突然想到她?是因为她白天那番关于农业发展的专业见解?还是因为她提到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时,那双清澈眼眸中流露出的真挚与坚定? 或许兼而有之。
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他的嘴角在他出神思考时,竟不自觉地微微上扬了一个极小的弧度。他就这样专注地看了一会儿窗外的夜色,才回过神来,关掉了办公室的灯,下班离开。
喜欢惟见南星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惟见南星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