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族扶我青云志,我赠族人朱紫袍

江河大爷

首页 >> 全族扶我青云志,我赠族人朱紫袍 >> 全族扶我青云志,我赠族人朱紫袍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第一全能纨绔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调教大宋三岁无敌小皇孙修罗武神生子当如孙仲谋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帝王惑:皇后,再嫁朕一次!大唐双龙传
全族扶我青云志,我赠族人朱紫袍 江河大爷 - 全族扶我青云志,我赠族人朱紫袍全文阅读 - 全族扶我青云志,我赠族人朱紫袍txt下载 - 全族扶我青云志,我赠族人朱紫袍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72章 献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董烨这话是相当不给焦志行留脸面了,甚至可说是指着焦志行的鼻子骂他无能。

焦志行也不是个好惹的,反讽道:“你倒不如想想如何削减礼部开支,别把朝廷的银子不当自家银子,省着点花吧。”

董烨是礼部左侍郎,是礼部的二把手,这制定预算之事他虽有参与,真正拍板的还得是礼部尚书胡益。

焦志行这一句话是将董烨和胡益都给挤兑了。

近些日子胡益在朝堂上始终老神在在,由着手下董烨处处与焦志行作对,拆焦志行的台子,焦志行早已对其不满。

他乃是次辅,就算还未正式登上首辅之位,也不该被这些个三品官员挑衅,你胡益想置身事外?那就彻底别管事了。

陈砚瞧着还未出宫又吵起来的众人,还有在身后跃跃欲试的刘门众人,赶忙找了个由头开溜。

他又不是皇帝,实在没必要听他们吵全程。

不过当他被带到永安帝面前时,他彻底确信两次被内侍官领着遇见众官员是天子授意的。

暖阁里,永安帝捡起一份奏疏,就问陈砚:“遇见退朝众臣了?”

陈砚拱手,恭敬道:“见着了。”

永安帝边看奏疏边问道:“有何想法?”

就怕他真把想法说出来,皇帝又不乐意听,到时候要取他项上人头。

陈砚心里腹诽,面上依旧是恭恭敬敬:“首辅之位空悬,众人自是要争上一争。”

前面吊着一块大肥肉,众位大臣还不得如狼似虎地争抢?

赶紧把首辅定下,方才能减少一些争斗。

即便旁人想要将新首辅拉下来,那也不能像如今这般明目张胆。

反正朝堂都烂成这德行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永安帝一顿,放下奏疏看向陈砚:“何人可担此重任?”

“自是资历、才能、威望无一欠缺之辈。”

永安帝嗤笑一声:“三元公入朝不久,那些臣子的迂回推诿倒是学得炉火纯青。”

陈砚:“……”

您也没给个指示,万一说错话了责任算谁的?

陈砚硬着头皮道:“按照惯例,首辅既退下,该由次辅升任。”

“焦阁老有私盐案在身,如今户部拿不出银子,不能服众又当如何?”

永安帝追问。

此次陈砚不敢再打太极,干脆将心中所想尽数道出:“臣以为,焦阁老缺一项能服众的政绩。”

永安帝眼底闪过一抹赞赏,又问:“是何功绩?”

陈砚:“能亩产十四到十五石的主粮。”

此言一出,便是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永安帝也是瞳孔猛缩,呼吸也有些乱了:“你可知我大梁百姓所种之粮食亩产是多少?”

陈砚恭敬应道:“田地有肥瘦之分,加之南北气候不同,作物种类不同,亩产也不同。南方稻子年产量两到三石,北方小麦、大麦、黍等多为一到二石,玉米亩产可达三到五石。”

受限于气候、种植技术以及田地肥沃等多方面影响,大梁朝的农作物产量与陈砚前世相比要差不少。

能亩产十五六石的粮食,尤其是主粮一出来,不止能改变现有的朝堂局势,更是造福大梁朝无数百姓,让其能吃饱饭。

其实大梁朝有不少人种番薯,番薯亩产十几二十石,是极高产的作物,加之全身上下都能吃,可谓活命的宝物。

只是番薯怕冻怕湿,又受种植技术限制,极难在北方推广,到了大梁朝,番薯也主要是在一些偏远的南方地区种植。

更要紧的,是无法彻底将番薯当主食。

若当做辅食偶尔吃一吃倒还好,要是当成主食顿顿吃,就会胀气,让人腹胀难受。

若遇到肠胃差些的人,以番薯为主粮就会反酸、烧心。

土芋就没有这些缺点,以土芋优秀的饱腹感,其可称得上优秀的主粮。

加之土芋连沙地、山地等都能种,又耐旱,完全可以在北方推广种植。

理论而言,土芋高峰亩产可与番薯相匹敌,只是这种植技术等都需精进。

陈得寿前年在家中也是胡乱种植土芋,不成想亩产达到了十六石,陈家湾不少人起初不信,特意跑去盯着陈得寿往外一箩筐一箩筐地搬土芋。

不止陈家湾,附近几个村子都震动了。

陈得寿特意将土芋往全村各家都送了,大家做了些一吃,发觉实在好吃。

全族商议过后,当即决定家家户户试种一季,去年家家户户大丰收,终于能吃饱肚子,各个满面红光。

原本想着今年全部换成种土芋,全族就齐齐蹲了大牢。

陈砚是想用土芋来保全族的命,永安帝将徐鸿渐的证据交给他后,他干脆将事情全推到徐鸿渐和高坚身上,全族都无罪了,自是不用再保命。

不过让陈老虎的信已经带回去,这会儿土芋应该已经到了杨彰手里,不日就该到京城了。

不如在此时告知永安帝,一来给自己表表功,二来也是卖给焦志行一个大人情。

当然,更重要的是要阻断徐鸿渐的归来之路。

他拼了命才将徐鸿渐给拉下来,若是徐鸿渐轻易就回来了,他那一撞就太亏了。

永安帝心中大骇。

陈砚能对粮食亩产了如指掌,必定知晓亩产十五六石的主粮意味着什么。

“陈爱卿如何得知此主粮?”

陈砚道:“下官双亲皆是农户,偶遇西域商人售卖新粮种,说是此作物极高产,臣的父亲便买了些回来试种了几块地,待到收获时节,所收粮食乃是其他粮食的好几倍,臣的父亲欣喜之余,劝说同族人一同耕种,大家收获虽有多有少,然大多在十五六石,高的可达十七石。”

这个时候农家子的出身就很好用。

农户发现产量高的粮种这等事是极常见的。

户部虽管有专门管理农作物耕种的下属衙门,从未真有人去改良种子。

虽是清水衙门,好歹也是官,是读圣贤书考了科举才入朝的人。

指望这等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读书人去研发高产粮种,倒不如多派一些人去乡间多走访,保不齐就找到哪位庄家老把式多年留种养出了好种子。

将良种的发现推到一个农户身上,可信度是极高的。

按照陈砚前世的了解,土芋的亩产绝不止这么些,受限于种植技术以及气候土地等因素,若往后推广开,必然会得到改进,到时候产量应该更高。

不过如今这等产量已经足够震撼人,并不需他说得更高,否则以后若没达到,会损耗天子对他的信任。

陈砚自以为自己考虑得极周到,殊不知百密必有一疏。

却见原本极震惊的永安帝很快平静下来,语气颇意味深长:“去年陈爱卿就提出和,口中有粮方才能安稳,看来早就已经知晓这粮食高产,就不知为何今日才提出?”

喜欢全族扶我青云志,我赠族人朱紫袍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全族扶我青云志,我赠族人朱紫袍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明第一臣穿越后我凭种田脱单离婚女人图鉴妖妃其实是药引我成了六零后小鲜肉从军记一键修炼在线变强糜汉我家娘子在修仙虐他成瘾,宠她成性大清之祸害皇道宋成祖七零位面小军嫂重生90:辣妻要翻天锦鲤嫁到:重生极品农家丹道仙途我靠穿书拯救世界极品妖孽兵王无上真身
经典收藏春秋发明家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大唐:李承乾撞柱,血溅太极殿!我于历史中长生蜀汉我做主(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绝对荣誉我在水浒开了个挂绝色冷妃糜汉三国纵横之凉州辞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秦有锐士全军出击:从小山村到百万雄师歃血南唐晚来风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大明匹夫湛湛露斯卿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
最近更新风起赣南在造大明逃荒是不可能的闲话清史魂穿大唐:开局便被长乐赖上了明祚永延,我让大明上巅峰穿越古代,我竟然成了武圣原始霸主:天启之力伴我行世态炎凉,天生我才撞南墙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跛王爷穿成太子,本想摆烂,却被人陷了魅力太高也是错?曹操都成迷弟了大唐:投资武则天我成了万古一帝大楚最惨驸马,开局遭背叛重生从三皇五帝开始青铜账簿与铁王座水浒:爆杀宋江,再造梁山开局砍树,我砍出个五代盛世不当官了,逃荒保命要紧!
全族扶我青云志,我赠族人朱紫袍 江河大爷 - 全族扶我青云志,我赠族人朱紫袍txt下载 - 全族扶我青云志,我赠族人朱紫袍最新章节 - 全族扶我青云志,我赠族人朱紫袍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