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当观众还沉浸在这一感人场景时,银幕中的救援行动却从未停止。刘培强强行中断休眠,同舱的马卡洛夫和另一名宇航员被惊醒。与另一个无动于衷地躺回去的人不同,马卡洛夫试图劝阻刘培强。但深厚的友情最终让他选择帮助刘培强前往主控室,共同夺回空间站的控制权——刘培强认为moSS的行为是一种背叛。
情节的不断反转让观众不再置身事外,而是开始思考:如果自己处在末日之中,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此时,重聚变发动机虽然恢复了90%的功率,但地球已被木星引力捕获。距离撞击只剩下七天,更严重的是,随着距离缩短,大气层将在24小时内被抽离,所有生命都将窒息而亡。
刘培强在太空中与刘启团队奋力拼搏,全球各国空前团结。他们将重聚变发动机改装成巨型喷射器,打算利用木星90%的氢气作为推进剂,帮助地球摆脱危机。
看似简单的计划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最终,刘培强驾驶空间站冲向木星,用马卡洛夫送的伏特加点燃引爆点。这场生死离别展现了灾难年代的悲壮,也体现了人类在绝境中凝聚的力量。
两个小时的影片放映结束后,影院观众终于松了一口气。他们坚持到片尾字幕结束,聆听了柳欢演唱的主题曲《带着地球去流浪》,不少观众感动得热泪盈眶。无论是宏大的家国情怀,还是演员们的出色表现,都让人久久难忘。
散场时,两个年轻人边走边聊。其中一人突然停下脚步,同伴催促道:“这么晚了还不走?再晚宿舍就要关门了。”
“请问最早什么时候能买明天《流浪地球》的票?”年轻人问工作人员。
“目前不开放预售,你可以下载官方App,排片信息会第一时间通知你。”
两人下载完App后继续往外走。同伴开玩笑道:“怎么,单身汉想二刷?该不会是约了人吧?”
“就是想再看一遍,很多细节没看懂。”
“确实是好电影,不过我不敢再看第二遍,太震撼了。但我一定会推荐给朋友!”
“刘培强的演员真的才十九岁?”
“资料上是这么说的。”
零点场的影院上座率只有六成,但点映票房已突破三千万元。这只是个开始。
曾经被恶意打一星差评的《流浪地球》,如今收获了观众真实的评价。评分稳步上升至八分,尽管遭遇大量无端攻击,反而激起了更多观众的愤怒——为何专业平台成了崇洋 ** 者的温床?
当西方电影还在宣扬个人英雄主义时,《流浪地球》以“全人类团结自救”的宏大格局,在立意上就远超那些夹带私货的作品。微博上热议不断:“不管中国科幻处于什么阶段,我们永远选择希望!”
这个成绩显然未达郭帆导演的期望,却给了某些人疯狂反扑的借口。三千万元对于投资超过三亿元的大片来说只是开端。如果最终只能回本,也许真有人会放弃这个不切实际的“科幻梦”。
宣传仍在继续,但这并非官方推动,而是影片本身的高质量引发了观众热烈讨论。
行星发动机——这个推动地球航行的创意瞬间激发了网友的想象力。在《流浪地球》片尾字幕中,赫然出现了“特别鸣谢郭霄麟先生”的字样。
郭导在采访中坦率地对媒体说:“拍摄《流浪地球》期间,我们遇到了投资方突然撤资的危机。在最困难的时候,霄麟旗下的鸿蒙宇宙公司伸出援手,无偿承担了全片的特效制作。”说到这儿,郭导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
“更让人感动的是,霄麟不仅零片酬出演,还主动出资支持。可以说,没有他的帮助,《流浪地球》就不可能和观众见面。”
影片的主演们也因此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饰演刘启的屈处萧和饰演韩朵朵的赵晶麦人气迅速上升。
一些盲目崇洋的人开始嘲讽,但这种声音很快被票房成绩击碎。首日票房突破两亿,第二天更是达到四亿,两天累计六亿的成绩彻底打消了质疑。看到国内影视产业不断壮大,这些人感到十分不爽,仿佛被人狠狠揍了一顿——他们宁愿跪着追捧所谓的“优质”外国电影,也不愿看到国产电影的崛起。
网络上热议的则是影片中的经典台词:
“moSS,你这是叛逃!”
“你管那叫针?”
“春节十二响,想不想听?”
这部低调上映的电影没有明星炒作,却创造了与《战狼2》类似的火爆场面。期间还发生了一个插曲:亿达太子在微博上攻击一名资深演员,随后负面新闻接连曝光。网友调查后发现,亿达撤资其实是将资金转投到了竞争对手的影片。
而这一切的幕后 ** 正是这位资深演员,如今他身陷舆论漩涡。他参与投资的影片也面临审查问题,等于错失了像《流浪地球》这样的大片机会,同时连带自己的项目也受到影响。
如此自作自受的行为,难怪他会情绪失控。
如今,《流浪地球》早已超越普通商业片的意义,它开创了一个新的市场格局,证明了电影的成功并不依赖天价片酬的流量明星。全组片酬最高的吴孟达只拿了二十万元,其他演员的报酬也十分节制,但正是他们的努力成就了这部票房奇迹。
最直接的影响体现在万达集团股价下跌,表面上只是几个百分点,但实际上市值蒸发数十亿。相反,那些支持《流浪地球》的投资方和合作企业,此刻正在享受口碑与收益的双重回报。
对于万达这样的大企业来说,几十亿的资金波动属于正常现象,但企业声誉的受损远比错过一部《流浪地球》更为严重。
业内对这部电影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它开拓了中国科幻商业片的新天地,从上映之初就标志着中国科幻时代的开启。
首周狂揽28亿票房,同时登顶全球周票房榜和华语影史周冠军。同期影片无一能与之抗衡。更令人振奋的是,亚欧美三大洲的片商纷纷向这部科幻大片抛出橄榄枝,准备引进。
目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完成电影的配音工作。此次中国科幻作品走向海外,极大提升了国内观众的民族自信心——我们不再是好莱坞电影的单向接受者,中国电影同样可以登上世界舞台。
这是属于中国电影人和观众的欢乐时刻。
尽管郭霄麟在《白夜追凶》剧组专心创作,他的热度依旧不减。从《琅琊榜》中的梅长苏,到《新倚天屠龙记》的张无忌,再到《战狼2》的卓亦凡和《流浪地球》的刘培强中校,他这一年以演员的身份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
“娱乐圈锦鲤”的称号,郭霄麟当之无愧地再次获得。这个名字已深深印在观众心中。
《白夜追凶》的拍摄即将结束,郭霄麟下周就能完成自己的戏份。如果没有意外,这个春节他会过得轻松一些,只需再处理一下洪荒网站的相关事务——这是他的本职工作,不能马虎。
最让郭霄麟高兴的是,《流浪地球》任务顺利完成,评价等级达到S级。再加上自身的三倍增益效果,这次总共获得了九十万声望点。加上之前的积累,他的总声望点数直接突破百万大关。
《白夜追凶2》剧组杀青后,大家计划近期观看《流浪地球》。
影片第二周的票房虽不如首周强劲,但截至周四,前三天的日票房仍维持在3亿元左右。按此趋势,本周总票房有望突破20亿。
郭霄麟的2亿投资获得了丰厚回报,而鸿蒙宇宙公司也因此正式崭露头角。影片中超过5000个特效镜头的质量丝毫不逊色于国外大片,海外发布的宣传片也让许多视频博主惊叹不已。
一位拥有千万粉丝的海外创作者表示:“我厌倦了那些个人英雄主义套路的电影。虽然每个人都想成为英雄,但大多数人只是普通人。我能获得年度最佳视频创作者的称号,难道只是靠我一个人?不,是每一位支持我的观众共同成就的。”
“放下偏见,相信自己的判断。好电影值得一看,烂片不必勉强。”
在多位有影响力的海外博主推广下,《流浪地球》尚未完成外语配音,热度已经与商业大片不相上下。有人调侃说,如果由好莱坞来拍这个故事,一定会选择抛弃地球、探索宇宙的“浪漫”结局——表面美好,实则冷漠。
如今郭霄麟已经成为热门人物,小区保安还能应对,但从家到公司的路上,至少有十多家媒体车辆跟踪,其中不乏狗仔和狂热粉丝。
这种跟车行为已超出正常追星范围,郭霄麟目前还没有应对办法。即使低调行事,也无法阻止这些极端“粉丝”的骚扰——严格来说,这些人已经不能称为粉丝了。
鸿蒙宇宙公司的大楼出现在眼前,相比上次来访,变化很大。整栋写字楼已被公司买下作为总部,周边的安保人员数量翻了两倍。
原本设在一楼的画室被迫搬到五楼——之前有伪装成冷饮配送员的人混入骚扰画师,幸好保安及时制止。现在公司内部开了冷饮店,员工用餐基本能在楼内解决,外出次数大大减少。公司还安排了通勤班车,保障员工安全往返。
这就是大公司不得不面对的烦恼。
郭霄麟走进大楼时,跟踪者被彻底隔绝在外。顶层全部换成单向玻璃幕墙,有效防止狗仔队 ** 。
“霄麟,空置的十三层要尽快安排。”泱泱金提醒道。目前大楼结构如下:一层是接待和餐饮区;二层是技术团队办公区;三层存放设备;因忌讳数字“四”,该层改为仓储区;五层是画师团队。虽然整栋十八层的写字楼签了二十年租约,但考虑到京城地价,全款购买会耗尽郭霄麟当前的现金流——《流浪地球》的分成周期长,而“洪荒”系列道具制作和网站运营每天都在大量花钱。
“特效行业人才良莠不齐,盲目扩编未必能提升竞争力。”郭霄麟对招聘持保留意见。
喜欢蘑菇屋:德云少主被女嘉宾围猎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蘑菇屋:德云少主被女嘉宾围猎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