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的伤势需要住院观察几天。晓燕每天往返于医院和家属院之间,既要照顾陈默,又要赶制那批紧急的订单,忙得脚不沾地。娟子和于得水都来帮忙,但一千斤点心的压力还是让她喘不过气。
这天下午,晓燕正在医院给陈默喂粥,沈柏晟突然来了。他手里拎着一网兜水果罐头和麦乳精,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
“听说陈默同志受伤了,我来看看。”他将礼物放在床头柜上,语气温和,“怎么样?好点了吗?”
陈默淡淡地点点头:“劳沈技术员费心。”
晓燕起身给他搬凳子,沈柏晟却摆摆手:“不坐了,就是顺路来看看。晓燕,你出来一下,有点事跟你说。”
走廊里,沈柏晟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副食品公司的那批订单,我帮你争取到了预付款。这是支票,明天可以去银行取。”
晓燕接过支票,看着上面那个惊人的数字,手都有些发抖。这笔钱足以让她还清所有欠款,还能添置不少设备。
“太感谢你了,沈技术员...”
“叫柏晟。”他纠正道,推了推眼镜,“另外,关于这批订单的生产问题,我有个想法。”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我父亲认识地区食品厂的人,可以帮你联系代加工。这样你就不用那么辛苦了,还能保证按时交货。”
晓燕愣住了。代加工?这意味着她只需要提供配方,其他的都由正规食品厂完成。这确实解决了她的燃眉之急,但是...
“这合适吗?我的配方...”
“放心,知识产权可以写在合同里。”沈柏晟似乎看穿了她的顾虑,“现在讲究横向联合,国营厂和个体户合作是政策鼓励的。”
他看了看病房方向,意味深长地说:“总比某些人只会让你硬撑要强,对吧?”
晓燕咬着嘴唇,没有接话。
“这样吧,”沈柏晟看了看手表,“今晚我父亲正好在家,你要是有空,来我家详细谈谈合作的事。我把食品厂的人也请来,当面聊更清楚。”
这个机会太诱人了。晓燕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
晚上七点,晓燕再次站在县委大院那栋筒子楼前。这次她特意换了身干净衣服,还向娟子借了那个红色有机玻璃发卡。
沈柏晟亲自下楼接她。今天他穿了件浅灰色夹克衫,显得比平时更精神。
“食品厂的李科长已经到了,”他边走边说,“是个很爽快的人。”
推开沈家门的瞬间,晓燕再次被震撼了。这次是晚上,屋里的景象更加鲜明:天花板上吊着精致的玻璃吊灯,散发着柔和的黄光;电视开着,正在播放新闻联播;餐桌上铺着白色提花桌布,摆着精致的瓷器和玻璃杯。
更让晓燕惊讶的是,沙发上坐着的不只有沈父,还有一个胖乎乎的中年男子,以及一个烫着卷发、穿着西装裙的中年妇女。
“这就是小林同志吧?”沈父今天的态度比上次温和许多,起身介绍,“这位是地区食品厂的李科长,这位是王工程师。”
晓燕拘谨地打招呼,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
沈柏晟家的豪华在这次夜晚的造访中更加凸显。晓燕注意到墙角多了一个齐腰高的柜子,上面放着一台双卡录音机,旁边整整齐齐地码放着几十盒磁带。酒柜里摆着各式各样的酒瓶,有些标签上还是外文。
最让她惊讶的是,沈家竟然有独立的卫生间,里面不是普通的蹲坑,而是白色的坐便器!墙上还挂着个电热水器,这意味着他们可以随时在家洗热水澡。
“来,坐。”沈母热情地招呼,她是个气质优雅的中年妇女,穿着深蓝色毛料外套,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老沈,给小林倒杯汽水。”
沈父打开冰箱——那是一台罕见的单门冰箱,晓燕只在百货公司见过。他取出两瓶橘黄色的汽水,瓶盖上还冒着冷气。
“这是新出的鲜橙多,比普通汽水有营养。”沈柏晟接过一瓶,熟练地用开瓶器打开,递给晓燕。
晓燕小口啜饮着冰凉的饮料,甜中带酸的味道让她精神一振。她注意到沈家的茶杯都带着精致的金边,勺子是亮晶晶的不锈钢,每样东西都显示着这个家庭的不同寻常。
“小林同志的情况,柏晟都跟我们说了。”李科长开门见山,“你的蜂蜜点心很有特色,我们厂有兴趣合作。”
王工程师拿出笔记本:“我们测算过,如果用我们的生产线,一天就能完成你一个月的产量。而且包装可以更精美,保质期更长。”
晓燕听着他们介绍现代化的生产流程、质量控制标准、营销渠道,感觉自己仿佛在听天书。这些都是她从未接触过的领域。
“当然,合作方式可以灵活。”沈父缓缓开口,“你可以技术入股,也可以一次性转让配方。我们都可以谈。”
技术入股?转让配方?这些陌生的词汇让晓燕不知所措。
“我...我需要考虑一下。”她小声说。
“当然,”沈父宽容地笑笑,“这是大事,应该慎重。不过小林啊,机会不等人。我们厂最近在调整产品结构,这个窗口期不会太长。”
晚饭时,晓燕更是大开眼界。餐桌上摆着六菜一汤:红烧肉、清蒸鱼、炒虾仁...都是硬菜。更让她惊讶的是,沈家用的竟然是电饭煲煮饭!那个白色的圆桶插上电就能自己煮饭,不用看火候。
“这是日本进口的,”沈母注意到她的目光,“确实方便,就是费电。”
席间,沈家人谈笑风生,话题从国家政策到国际形势,从文学艺术到科学技术,都是晓燕插不上嘴的内容。她只能埋头吃饭,感觉自己像个误入皇宫的乞丐。
沈柏晟不时给她夹菜,低声解释一些她听不懂的话题,体贴得让她更加不安。
饭后,沈母端上来一盘切好的苹果和梨,水果在灯光下闪着水光,新鲜得不像这个季节该有的。
“这是南方运来的,”沈母说,“现在交通方便了,什么都能吃到。”
晓燕想起陈默带来的那几个芒果,当时觉得稀罕得不得了,现在对比之下,显得那么寒酸。
“小林同志,”沈父点燃一支烟,语气变得严肃,“柏晟经常提起你,说你是个有想法、能吃苦的好姑娘。我们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好。如果你和柏晟...”
“爸,”沈柏晟打断他,“先说正事。”
沈父笑了笑,转移了话题,但那个未说完的句子像种子一样种在了晓燕心里。
离开沈家时,已经晚上九点多。沈柏晟送她到院门口,夜色中他的眼神格外明亮。
“今天的事,你好好考虑。”他说,“不仅是合作的事,还有...我们的事。”
晓燕低着头,没有回应。
“我知道你需要时间,”沈柏晟的声音很温柔,“但我希望你知道,我是认真的。和我在一起,你可以拥有完全不同的人生。”
他伸手想帮她理一下被风吹乱的头发,晓燕下意识地躲开了。
回医院的路上,晓燕的心乱成一团。沈家的一切都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她——那种文明、舒适、有保障的生活,是她梦寐以求的。
但想起医院里那个为她受伤的男人,想起他粗糙的手掌和沉默的守护,她的心又痛了起来。
推开病房门,陈默已经醒了,正靠着床头看书。昏暗的灯光下,他的侧脸显得格外坚毅。
“这么晚才回来?”他放下书,语气里没有责备,只有关切。
晓燕走到床边,突然俯身抱住他,把脸埋在他胸前。消毒水的气味和男人特有的气息混合在一起,奇异地让她安心。
“怎么了?”陈默轻轻拍着她的背。
晓燕摇摇头,没有说话。这一刻,她明白了一个残酷的事实:有些世界,即使向你敞开了大门,你也未必能够真正走进去。
而有些选择,一旦做出,就再也无法回头。
窗外,县委大院的方向灯火通明,仿佛另一个遥不可及的世界。
喜欢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