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奠大典的余韵尚未消散,《精忠报国》的雄浑歌声仿佛仍在朔方城的每一块砖石、每一片屋瓦间回荡,与那尚未散尽的香火气息交织在一起,融入了这座边塞雄城的血脉之中。
凌云带着一身征尘与满腔激荡难平的情绪回到将军府,那悲壮与激昂仍在胸中冲撞,令他心潮起伏,难以自持。
就在他试图平复心绪,独坐静思之时,一阵急促却不失恭敬的脚步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主公,府外有两位壮士求见,风尘仆仆,自称是并州人士,特来相投。”下人躬身禀报,声音清晰地传入了凌云的耳中。
凌云此刻心绪仍沉浸在之前的氛围中,并未深思,只以为是慕名前来投军的寻常豪杰志士。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心绪,整理了一下因祭奠而略显庄重的衣袍,沉声道:“请他们到前厅相见。”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却依旧保持着身为主将的威仪。
然而,当他迈步穿过回廊,来到前院,目光不经意间扫过肃立在府门外的那两道身影时,他的脚步不由自主地顿住了,仿佛被一道无形的壁垒拦住。
那是两名青年男子,看年纪皆在二十出头,正是锐意进取、建功立业的大好年华。左边一人,身形挺拔如傲雪青松,屹立如山岳,仿佛任何风雨都无法撼动其分毫。
他的面容刚毅,线条如同最苛刻的匠人用刀斧精心雕琢而成,棱角分明,一双眸子沉静如千年古潭,深邃得望不见底,但若细细看去,便能发现那深潭之下蕴藏着的,是如同磐石般坚定不移的意志,是历经磨砺而不折的韧性。
他仅仅是静立在那里,周身便自然散发着一股令人心折的沉稳气度,仿佛一杆深扎大地的标枪,沉默,却蕴含着无比强大的力量。
右边一人,年纪稍轻,眉宇间自然流露出一股逼人的锐气,如同刚刚出鞘的利剑,寒光乍现。他的身形不如同伴那般厚重,却显得异常矫健,充满了豹子般的敏捷与爆发力。一双眼睛格外有神,目光灵动而敏锐,快速地扫视着周围的环境,不放过任何细节,显露出精明干练、可托付重任的特质。
这两人,仅是静默地立于府门之外,甚至未曾开口通报姓名,他们身上那股迥异于寻常武夫、卓尔不群的气场,便已让见惯了典韦那般万夫不当之勇悍、张辽那般锐不可当之锋芒的凌云,心中暗自喝彩一声:“真豪杰也!”
不待凌云开口询问,那面容刚毅、气质沉稳的青年便率先上前一步,与身旁的同伴动作整齐划一地抱拳躬身,声音洪亮如钟,带着并州边地儿郎特有的铿锵金石之音,穿透了庭院中的空气:
“草民高顺(郝昭),参见将军!”
高顺?!郝昭?!
这两个名字,如同两道九天惊雷,毫无征兆地在凌云的脑海中轰然炸响!又似两道撕裂暗夜的闪电,瞬间照亮了他记忆的深处!
他整个人如同被施了定身法般僵在原地,瞳孔骤然收缩,脸上那原本因祭奠大典而残留的悲怆与疲惫,在这一刻被一种极致的、几乎无法置信的狂喜所取代,那喜色来得如此汹涌,几乎要冲破他惯常保持的冷静面容!
高顺! 是那个在原本历史轨迹中,吕布麾下最精锐、最神秘,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陷阵营”的统领!是那个一生沉默寡言,不饮酒,不受贿,对主上忠诚不二,最终慨然赴死的绝世将才!“陷阵之志,有死无生!”这八个字,代表着汉末三国时代步兵攻坚能力的巅峰,是无数兵家梦寐以求的战场利器!
郝昭! 是那个在历史上,于陈仓要塞,以区区数千疲敝之兵,硬生生挡住了“卧龙”诸葛亮亲自率领的数万北伐大军,日夜不停地疯狂进攻二十余日的守城天才!其防守之坚韧,布局之精妙,应变之迅捷,令智计百出的诸葛亮也徒呼奈何,最终铩羽而归!
这……这简直是喜从天降!这可是两位在原本历史长河中,都以其独特才华闪耀一时,堪称顶尖专项人才的大将啊!尤其是高顺,其练兵之法、治军之严、统领重步兵进行正面决战的能力,正是凌云目前麾下虽然猛将如云,却最为急需弥补的核心短板!
他拥有典韦这等古之恶来般的绝世勇力,也有张辽这般智勇双全、可独当一面的帅才,但恰恰缺少一支能够像钢铁洪流般正面摧毁敌阵、在关键时刻一锤定音的核心精锐步兵!
巨大的惊喜如同钱塘江潮般汹涌袭来,猛烈地冲击着凌云的心神,让他一时间竟有些失态。他几乎是抢步上前,动作快得带起了一阵微风,伸出双手,紧紧扶住高顺和郝昭那尚未完全直起的、坚实有力的胳膊,声音因为内心深处难以抑制的激动而带着一丝微不可察的颤抖:
“二位……二位贤士快快请起!折煞凌云了!凌云何德何能,竟劳烦二位身负如此大才,不远千里,亲身来投?!”
他的目光灼热,如同发现了稀世珍宝,毫不掩饰地在高顺那刚毅沉稳、郝昭那锐气逼人的脸庞上来回扫视,越看越是心花怒放,越看越是觉得与史书中的记载隐隐吻合!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上天待我凌云,何其厚也!
高顺感受到凌云那发自内心的、毫不作伪的重视与近乎狂喜的热情,他那向来古井无波的沉静眼神中也难以抑制地掠过一丝波澜。
他依旧保持着言简意赅的风格,声音沉稳答道:“将军于狼山亲冒矢石,大破胡虏,扬我汉家威仪,保境安民,功在千秋。归来之后,又不惜重金,建碑立祠,抚恤战死英烈之家属,仁德遍施朔野。
顺,虽只是一介草莽布衣,亦深深感佩将军之勇武与仁义,心向往之,故特来相投,愿效犬马之劳,虽肝脑涂地,亦在所不惜!”
旁边的郝昭也立刻接口,声音清脆,语速稍快,显露出年轻人的锐气与真诚:“昭亦久仰将军威名,如雷贯耳!今日初至朔方,见城中秩序井然,百姓面色红润,安居乐业,市井繁华更胜内地州郡。
军中将士操练严谨,士气高昂,军容鼎盛。更在城外亲耳听闻将士与百姓同唱那首《精忠报国》,歌声雄壮,气吞万里,令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昭深感将军乃真正匡扶天下、拯救黎民之明主,故愿附骥尾,略尽绵薄之力,以供驱策!”
原来如此!凌云心中豁然开朗,一切都有了答案。狼山那场艰苦卓绝的大胜,打出了他凌云的赫赫军威,也让“朔方军”的名号响彻边塞;英烈碑与隆重的祭奠,以及《精忠报国》那凝聚了民族气节与忠勇精神的壮歌,则塑造了他重情重义、心怀将士的仁主形象;
而朔方城在他的治理下展现出的勃勃生机与严整秩序,则昭示了未来的巨大潜力和强大的凝聚力。这一切综合起来,如同最明亮的灯塔,才终于吸引了高顺、郝昭这等身负惊世之才、眼光高远、绝不轻易投效庸主的风云人物主动来归!
“得二位贤士不弃,倾心相投,如同高祖得韩信、光武得冯异!此乃云毕生之大幸!亦是整个朔方军民之大幸!未来扫平胡尘,匡扶汉室,正需倚重二位大才!”
凌云紧紧握住两人的手,力道之大,显示着他内心的激动与诚挚。他仿佛已经清晰地看到,在不远的将来,在高顺这位练兵大师的亲手操练和统领下,一支披坚持锐、纪律严明、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新陷阵营”正在校场上挥汗如雨,逐渐成型,将成为他麾下最令人胆寒的钢铁雄师!
而在郝昭这位防守大师的精心布置下,眼前的朔方城,乃至未来更多的关隘、城池,都将被打造得固若金汤,成为任何敌人都无法逾越的铜墙铁壁!
心潮澎湃之下,凌云立刻朗声下令:“来人!速速设宴!为我二位贤士接风洗尘!”同时,他吩咐亲兵,“快去请蔡邕先生、顾元叹先生,王璨先生。还有典韦、张辽、满宠诸位将军、先生过府一叙!”
他要让麾下所有的核心成员都亲眼见证,都清楚地认识到,他凌云的气运正在勃发,他凌云的事业正在蒸蒸日上!从今日起,他的麾下,再添两位足以在各自领域独当一面、堪称擎天之柱的顶级人才!
当晚的接风宴设在将军府的正厅,灯火通明,气氛热烈。凌云亲自作陪,与高顺、郝昭把酒言欢,相谈甚欢。
席间,他特意与高顺讨论起步兵结阵、器械运用、攻坚拔寨的具体战法,高顺对答如流,见解精深独到,思路严谨缜密,每一句都切中要害,绝非寻常只知冲锋陷阵的武将可比。
而与郝昭探讨起城防体系的构建、守城器械的改良、应对各种攻城手段的策略时,郝昭亦是思路清奇,往往能发前人所未发,提出许多令人拍案叫绝的巧妙构想,显示出其在防守一道上无与伦比的天赋。
看着在主位上神采飞扬、与两位新晋大将侃侃而谈的凌云,再看向坐在下首,虽然话语不多却气场沉稳如山的高顺,以及眼神锐利、充满朝气的郝昭,席间众人亦是心思各异。蔡邕抚着长须,眼中满是欣慰的笑意,对于凌云能吸引如此人才,深感与有荣焉。
顾雍手持酒杯,眼中精光闪动,默默观察着新来的二人,心中对凌云的评价和未来的规划,又有了新的考量。典韦瞪着铜铃大眼,看着高顺那结实的身板,感受到了对方体内蕴含的不俗力量,张辽则对郝昭流露出的机敏与锐气颇感兴趣,两人都不约而同地生出了日后切磋较技的心思。
而作为负责律法与内部监察的满宠,则依旧沉默寡言,只是默默地将高顺、郝昭的言行举止记在心中,冷静地分析着他们的性格与能力,心中对凌云这位主公的魅力和潜力,评价不由得再次拔高。
凌云深切地知道,随着高顺、郝昭这两位专项顶级人才的加入,他麾下的人才拼图变得更加完整、更加坚实。
他的势力,将不再仅仅依赖于个人的超凡勇武和转瞬即逝的历史机遇,而是开始建立起一套涵盖军事进攻、城池防守、内政治理、律法监察等各个方面的、坚实而高效运转的体系。
潜龙在渊,已久矣。如今,羽翼渐丰,鳞爪已现,其势已成,腾飞九霄,指日可待!
喜欢三国群美传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三国群美传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