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黑风口,官道逐渐开阔。马车行至第三日傍晚,远远望见前方出现一道巍峨的城墙,青砖黛瓦连绵不绝,城楼上“汴京”二字在夕阳下透着厚重的历史感。
“小郎君,到了!是汴京!”忠伯激动地捋着胡须,眼眶微红。赵家世代居住汴京,他已有二十多年未曾踏足这座城。
赵宸掀开车帘,望着那座气势恢宏的都城,心中百感交集。这便是北宋的心脏,是《清明上河图》里描绘的繁华之地,却也将在数年后迎来那场惊天浩劫。
马车靠近城门,人流骤然密集起来。有穿着绫罗绸缎的富商,有挎着包袱的书生,还有不少衣衫褴褛的流民,背着破筐蜷缩在城墙根下,眼神麻木地望着往来行人。
“怎么有这么多流民?”赵宸皱眉问道。
旁边一个挑着货担的小贩听到了,叹道:“还不是北边打仗闹的?辽人在边境作乱,不少百姓逃难过来,城里的米价都涨了两成了。”
赵宸心中一沉。这才只是开始,随着金兵南下,流民只会更多。
城门处的卫兵正在盘查,却个个无精打采,有气无力地翻着行人的包袱,甚至有人接过一个商人递来的碎银子,便挥手放行,腰间的刀鞘都生了锈。
“军备竟松弛到这个地步……”赵宸低声自语。连都城的卫兵都如此懈怠,可见朝廷的腐朽已深入骨髓。
轮到他们时,卫兵瞥了眼马车,懒洋洋地问:“干什么的?从哪来?”
“从祥符县来,做点小生意。”赵宸递上陈武开具的路引。
卫兵扫了眼路引,又看了看赵宸腰间的玉佩——那是赵家仅剩的一件信物,刻着宗室特有的纹路,眼神微变,态度收敛了些:“进去吧,最近不太平,晚上别乱逛。”
马车缓缓驶入城门,赵宸终于踏上了汴京的土地。
街道两旁店铺林立,酒旗招展,叫卖声此起彼伏,确实繁华得令人惊叹。但他敏锐地注意到,不少店铺的门脸上都贴着“转租”的告示,绸缎庄里的客人寥寥无几,反倒是当铺和药铺门前排着长队。
【滴!成功抵达汴京,主线任务进度20%。】
【解锁“汴京情报库”(初级):包含主要官员府邸分布、势力派系划分、近期重大事件记录。】
赵宸的脑海中瞬间涌入大量信息:
- 高俅府邸在太尉街,与童贯、蔡京府邸相邻,形成“宣和六贼”的核心圈;
- 主战派大臣李若水、种师道等人多居住在城南,近期正联名上书,请求加强边防;- 半月前,宫中曾发生“金器失窃案”,至今未破,据说是内侍省监守自盗……
这些信息如同一张无形的网,将汴京的权力格局初步展现在他眼前。
“先找家客栈住下。”赵宸对忠伯道。
他们在靠近南薰门的地方找了家“迎客来”客栈,不算奢华但干净整洁。安顿好后,赵宸让忠伯守在房里,自己则带着张猛、李忠走上街头。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酒楼里传来丝竹声,与城墙根下流民的咳嗽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诡异的反差。
赵宸站在一座石桥上,望着远处皇宫的剪影,那里灯火通明,仿佛不知城外的风雨。
“系统,显示当前可接触的主战派官员。”
【汴京情报库检索中……当前可接触人物:李若水(吏部员外郎),今日在城西“济世堂”义诊。】
赵宸眼神一亮。李若水,那位在靖康之变中怒斥金帅、宁死不屈的忠臣!这是个绝佳的切入点。
他转身对张猛、李忠道:“明日去济世堂。”
夜风带着凉意吹过,赵宸紧了紧身上的锦袍,那是苏清婉缝制的,此刻仍带着淡淡的暖意。
他终于来了,来到了这个风雨飘摇的权力中心。前路纵有千难万险,他也要在这里,为这个将倾的王朝,为那些即将蒙难的百姓,拼出一条生路。
汴京的夜色,深沉而复杂。赵宸知道,他的战场,从这一刻才真正开始。
喜欢靖康逆旅:系统携我定乾坤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靖康逆旅:系统携我定乾坤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