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宸殿内,檀香袅袅。徽宗赵佶端坐在龙椅上,手里把玩着一枚新得的玉佩,目光扫过阶下群臣,懒懒开口:“众卿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陛下,臣有本奏。”吏部侍郎李若水出列,手持奏章,“近日金国遣使来朝,提议与我朝联手灭辽,共分其地。此事关系重大,臣恳请陛下三思。”
话音刚落,太尉高俅立刻出列反驳:“李侍郎过虑了!辽人久为边患,如今金国愿助我朝收复燕云,正是天赐良机!臣以为,当速速应允,与金国结盟,一雪前耻!”
“高俅此言差矣!”李若水怒视着他,“金国狼子野心,今日可联我灭辽,明日便可能联辽灭我!以蛮夷制蛮夷,无异于引狼入室!”
“李侍郎是怕了金国人吧?”蔡京摇着折扇,慢悠悠开口,“我大宋兵强马壮,何惧之有?再说,燕云十六州乃太祖爷心头之憾,若能收复,实乃大功一件,陛下也可名垂青史啊。”
他这话挠到了徽宗的痒处,徽宗果然面露喜色:“蔡相公说得有理,收复燕云,确是美事。”
阶下群臣立刻分成两派,主和派(实则是畏金、想借机牟利)附和高俅、蔡京,主战派则支持李若水,双方争执不休,唾沫横飞。
赵宸站在殿角的阴影里,这是李若水特意为他求来的旁听资格。他看着眼前的乱象,心中寒意渐生——国家生死存亡的议题,竟成了党争的筹码,徽宗更是只重虚名,不察隐患。
【滴!检测到关键议题“联金灭辽”,解锁“辽国虚实”数据库:当前辽国兵力部署、经济状况、与金国真实战力对比……】
脑海中瞬间浮现出详实的数据:辽国虽衰落,却仍有二十万边军驻守燕云;金国近年吞并女真各部,骑兵战力已远超辽国,更在与辽的战争中积累了丰富经验;而大宋禁军,多年未经实战,战马不足,甲胄朽坏,连训练都多是应付……
“陛下!”高俅见徽宗意动,趁热打铁道,“金使已在驿馆等候,臣请陛下即刻下旨,命人随金使北上,商议结盟细则!”
“不可!”李若水急得额头冒汗,却一时想不出更有力的论据反驳。
就在这时,一个清朗的声音突然响起:“陛下,臣以为,联金灭辽,实乃取祸之道!”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赵宸从殿角走出,对着龙椅躬身行礼:“罪臣之后赵宸,参见陛下。”
“你是何人?竟敢在朝堂上妄言!”高俅又惊又怒,这小子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徽宗打量着赵宸,见他气度不凡,倒有几分宗室模样,好奇道:“你说取祸之道?可有凭据?”
“有。”赵宸抬头,目光扫过群臣,“据臣所知,辽国虽弱,却仍有燕云雄关可守,边军皆是百战余生之辈;而金国近年连胜,战力远胜辽国,其主完颜阿骨打更是枭雄之姿。若我朝助金灭辽,无异于帮猛虎拔牙,待辽国覆灭,金国便可长驱直入,燕云不仅收不回,反而会成金国南下的跳板!”
他顿了顿,报出系统数据:“更遑论,我大宋禁军如今战马仅存三万匹,能战之兵不足五万,甲胄完好者不过三成,凭什么与刚胜辽国的金国抗衡?届时盟约作废,金国挥师南下,我朝拿什么抵挡?”
这番话如同平地惊雷,殿内瞬间鸦雀无声。
群臣个个面露震惊——这些数据,连兵部尚书都未必能说得如此详实!一个落魄宗室,怎么会知道得这么清楚?
徽宗把玩玉佩的手停住了,脸上的喜色渐渐褪去,露出沉思之色。
李若水又惊又喜,他没想到赵宸竟有如此胆量,敢在朝堂上直斥时弊,还拿出了实打实的数据!
高俅、蔡京脸色铁青,他们只知道金国强大,却没想到赵宸能说出如此具体的差距,这简直是当众打他们的脸!
“一派胡言!”高俅强自镇定,“你一个落魄宗室,哪来的这些数据?定是造谣惑众,意图扰乱朝纲!陛下,臣请治其欺君之罪!”
赵宸毫不畏惧,朗声道:“陛下若不信,可命兵部核查战马数量、甲胄完好率,再遣密探前往辽金边境查探虚实!若臣所言有半分虚假,甘受凌迟之刑!”
他语气坚定,眼神坦荡,竟让高俅一时语塞。
徽宗看着赵宸,又看了看脸色各异的群臣,沉吟半晌,缓缓道:“此事……容朕再想想。退朝。”
说罢,起身离席,留下满殿错愕的群臣。
赵宸站在原地,后背已被冷汗浸湿。第一次直面皇权与党争,比黑风口的刺杀更凶险,但他知道,自己这一步,走对了。
至少,他让这位沉迷书画的皇帝,有了一丝犹豫。
【滴!在朝堂上成功驳斥主和派,主线任务进度40%,声望值+500,获得部分官员关注(好感度随机波动)。】
系统提示音响起时,李若水走上前来,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满是赞许:“好小子,有胆识!”
赵宸回以一笑,望向殿外。汴京的风雨,才刚刚开始。
喜欢靖康逆旅:系统携我定乾坤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靖康逆旅:系统携我定乾坤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