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夜风带着料峭寒意,卷起太尉府后花园的落英。高俅背着手站在假山下,指尖摩挲着一枚成色极佳的玉佩——那是完颜宗望的密使今早送来的,玉面上雕刻的狼头纹章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像一双窥伺猎物的眼睛。
“大人,人到了。”李虞侯佝偻着身子上前,声音压得比风声还低。他身后跟着个裹着黑斗篷的汉子,斗篷下摆沾着新鲜的泥点,显然是刚从城外密道潜进来的。
高俅没回头,只淡淡道:“完颜使者深夜造访,就不怕被巡城的金吾卫撞见?”
黑斗篷掀开,露出一张轮廓深邃的脸,正是完颜宗望的心腹,曾在汴京驿馆见过赵宸的那名护卫。他操着生硬的汉话,语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傲慢:“高太尉若怕,我现在就走。只是我家将军说了,赵宸的靖安营已扩至五千,再不动手,将来就是大金南下的绊脚石。”
高俅猛地转身,眼中闪过一丝厉色。他最恨别人拿捏自己,可这话偏偏戳中了他的痛处——赵宸的靖安营在合练中大胜禁军,连素来偏袒他的徽宗都赞了句“后生可畏”,这让他如芒在背。
“使者多虑了。”高俅放缓语气,引着对方往暖阁走,“赵宸不过是仗着些旁门左道的训练法子,真到了战场上,还不是我大宋禁军的对手?”
暖阁里燃着银丝炭,驱散了夜寒。侍女奉上茶后退下,李虞侯守在门外,竖起耳朵听着里面的动静。
“高太尉不必自欺欺人。”使者端起茶盏,却没喝,“我家将军在保州吃了亏,早已查清,赵宸用的‘叠阵’是种家兵法的变种,还有那批改良的神臂弓,射程比大宋禁军的制式弓远出五十步。若让他再发展半年,恐怕燕云十六州都要姓赵了。”
这话像针一样扎进高俅心里。他想起王禀冒领战功反被降职的事,想起赵宸每次看向自己时那平静却带着锋芒的眼神,一股寒意从脚底窜上来。
“使者想让我做什么?”高俅的声音有些干涩。
使者放下茶盏,从怀中掏出一卷羊皮地图,摊在桌上:“我家将军计划三个月后出兵太原,届时需要有人在汴京制造混乱,最好能让赵宸的靖安营调不出去。”他指着地图上的汴河渡口,“这里是禁军粮道的必经之地,若能‘意外’失火,朝廷定会急着救火,无暇北顾。”
高俅的手指在地图上摩挲,指节泛白。通敌叛国是诛九族的大罪,可一想到赵宸若真成了气候,自己的相位、家产、甚至项上人头都难保,他咬了咬牙:“粮道可以烧,但我要的东西,完颜将军可别忘了。”
“自然。”使者从行囊里取出一份血书,上面用女真文写着几行字,旁边附有汉文翻译:“大金若破汴京,保全高俅家族性命及家产,另赠燕云三州作为酬谢。”最下方是完颜宗望的狼头印记,红得像血,“至于赵宸……”使者笑了笑,露出一口黄牙,“我家将军说了,只要他离开汴京,自有办法让他死在半路上。”
高俅拿起血书,指尖抖得厉害。他知道这一步踏出去,就再无回头路。可窗外的风声越来越急,像无数冤魂在哭嚎,他仿佛已经看到赵宸穿着银甲站在金銮殿上,而自己则被押赴刑场……
“好。”他猛地将血书揣进怀里,“三个月后,我会让人在汴河渡口‘走水’。但你们必须保证,赵宸死在太原前线,看起来像是战死的。”
“高太尉放心。”使者起身,“我这就回去复命。待太原城破,咱们再在汴京庆功。”
看着使者消失在夜色中,高俅瘫坐在椅子上,额头的冷汗浸湿了鬓角。李虞侯进来时,见他脸色惨白,忙递上帕子:“大人,真要这么做?万一……”
“没有万一!”高俅打断他,眼中闪过疯狂,“赵宸不死,死的就是我们!你现在就去安排,找几个手脚干净的死士,混进靖安营当火头军,到时候……”他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
李虞侯打了个寒颤,喏喏应着退下。暖阁里只剩下高俅一人,银丝炭的火苗舔着炭盆,映得他的脸忽明忽暗。他端起冷茶一饮而尽,茶水的苦涩从舌尖蔓延到心底。
他想起二十年前刚进宫时,只是个替端王(徽宗)梳头的小吏,靠着踢得一脚好球才有了今天的地位。他贪财、弄权、打压异己,可从未想过要背叛大宋。可赵宸的崛起像一把悬顶之剑,逼得他不得不抓住金国这根“救命稻草”。
“赵宸啊赵宸,”高俅对着空无一人的暖阁喃喃自语,“别怪我心狠,要怪就怪你挡了我的路。”
夜风卷着花瓣撞在窗棂上,发出细碎的声响,像有人在外面窃听。高俅猛地抬头,窗外只有摇曳的树影,可他总觉得,黑暗里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自己,盯着这份肮脏的交易。
三个月。
他还有三个月的时间。在这三个月里,他要确保汴河渡口的“意外”足够逼真,要让赵宸乖乖去往太原送死,要让金国的铁骑顺利踏过边境……
可他没看到,李虞侯退下时,袖中藏着一枚小小的竹牌,上面刻着一个“宗”字。更没听到,暖阁外的树影里,有个黑影悄然离去,靴底沾着的花瓣,与靖安营校场边种植的品种一模一样。
一张针对赵宸的阴谋网正在收紧,而另一张揭露阴谋的网,也已悄然张开。
喜欢靖康逆旅:系统携我定乾坤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靖康逆旅:系统携我定乾坤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