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室疑云”在合成蛇毒蛋白与黑客入侵这两条线索的交织下,变得愈发扑朔迷离。凶手如同一个幽灵,既能操纵无形的数据,又能驾驭致命的毒素,将秦风的智能公寓变成了一个精准的死亡陷阱。重案一组的调查压力陡增。
调查力量如同精密的手术刀,沿着两条主线深入解剖。
法医毒理实验室对那种合成蛇毒蛋白进行了更精细的溯源分析。其分子结构显示出特定的修饰痕迹,与本市一家名为“前沿生物合成”的研究所,在三年前进行的一项关于神经信号阻断剂的保密课题中所使用的合成路径高度吻合。该课题因伦理风险和不可控副作用被提前终止,所有实验样本按规定应予销毁。
“查‘前沿生物合成’!当年参与该项目的所有人员,以及样本销毁记录是否存在疏漏!”季青立刻抓住这条线索。
老谭带人直扑“前沿生物合成”研究所。调查发现,当年项目组的一名核心研究员周雨,曾因私自保留实验数据与研究所发生过激烈冲突,并最终负气离职。周雨此人性格孤僻,对学术伦理不以为然,痴迷于技术本身的突破,离职后去向不明。更关键的是,周雨在学生时代就曾是一名小有名气的黑客!
周雨!具备生物毒素知识和黑客能力!
她的嫌疑急剧上升!
与此同时,陈锐和网监部门对入侵“未来之家”系统的攻击源追踪,也取得了艰难进展。通过分析攻击代码中遗留的极其细微的编程习惯和加密偏好,并与已知的黑客资料库进行碰撞,一个代号为“暗影编织者”的黑客浮出水面。此人在黑市上以承接高难度、高报酬的渗透任务而闻名,尤其擅长攻击物联网和智能家居系统。其真实身份成谜,但活动轨迹显示,近期其网络信号曾多次与周雨失踪前常用的几个匿名网络节点存在短暂交汇!
周雨与“暗影编织者”存在关联!
两条线索,在此刻交汇!
“并案处理!”季青在案情分析会上斩钉截铁,“周雨很可能就是‘暗影编织者’,或者与他合作!她提供毒素和生物知识,对方提供黑客技术,共同策划实施了这起谋杀!”
“动机呢?”老谭提出关键问题,“周雨和秦风有什么交集?”
调查方向立刻转向周雨与秦风的社会关系网交叉点。经过海量数据筛查,一个惊人的发现呈现出来:周雨在大学时期,曾与秦风交往过一段时间,但后来因理念不合(秦风倾向于技术商业化,周雨则执着于纯粹的技术探索)而分手,据说分手时闹得很不愉快。而秦风所在的“智创科技”,其核心的AI安防算法,其底层逻辑据说借鉴了周雨当年在校期间未发表的一项关于“模式识别与异常行为预测”的研究雏形!
“情伤?加上技术成果被(她认为)剽窃?”陈锐分析道,“这足以构成强烈的报复动机。”
“查周雨和‘暗影编织者’的藏身之处!他们很可能就在本市,甚至可能在策划下一次行动!”季青感到收网的时刻临近,但对手的危险性也超出了预期。
技术队对周雨和“暗影编织者”的网络活动进行全天候监控,试图捕捉他们的真实Ip。老谭则带人排查周雨可能的物理落脚点,包括她亲友的住所、可能租赁的仓库或工作室。
压力在数据洪流中转化为突破口。
网监部门通过监控“暗影编织者”在黑市论坛的一个隐秘联络通道,捕捉到一条他即将与“客户”进行线下交易的信息,交易物品是“定制化环境干预方案”,时间就在当晚,地点在城东一个废弃的物流中转站。
“这很可能就是他们下一个目标的前期准备!”季青当机立断,“布置抓捕!同时通知可能成为目标的人员加强防范!”
夜色深沉,城东废弃物流中转站内,黑影幢幢。当周雨和一个戴着兜帽的瘦高男子(疑似“暗影编织者”)正在进行交易时,埋伏在四周的警察如同天降神兵,将他们团团围住。
抓捕过程有惊无险。从周雨随身携带的包里,搜出了多个装有不同合成毒素的小瓶和详细的使用说明。而从“暗影编织者”(真名王勇)的电脑里,则发现了入侵“未来之家”系统的完整代码、以及数个其他高端智能社区的安防漏洞分析报告。
审讯室内,在铁证面前,周雨和王勇对杀害秦风的罪行供认不讳。周雨承认,因爱生恨叠加技术成果被“窃取”的愤怒,使她萌生了杀意。她提供毒素和秦风的生活习惯信息(知道他有夜间在健身垫上进行呼吸训练的习惯),王勇则负责黑客入侵和毒素投放的具体实施。
“他背叛了我们的理想,用肮脏的商业玷污了纯粹的技术……”周雨眼神空洞地喃喃道,“他只能在‘完美’的技术环境中,接受最‘纯粹’的死亡……”
案件告破,真凶落网。但季青等人心中并无多少喜悦。科技的边界被恶意践踏,情感的扭曲与技术的滥用结合,酿成了这起令人扼腕的悲剧。
陈锐看着周雨那偏执而绝望的脸,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打击犯罪的道路上,不仅要关注手段,更要洞察驱动这些行为的人性深渊。
(第一百八十七章完)
《破案:我的共情能力能摸尸》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博看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博看读书!
喜欢破案:我的共情能力能摸尸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破案:我的共情能力能摸尸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