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

白色草原上的牛

首页 >> 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 >> 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的姑父叫朱棣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我在明朝当国公大明第一臣不让江山重生之我真没有想当皇上三岁无敌小皇孙那些年,我爱过的女人那些年西游的兄弟大夏第一皇子
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 白色草原上的牛 - 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全文阅读 - 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txt下载 - 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7章 武昌密议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登州水城一把“轻油火”,将孔有德多年经营的精锐付之一炬,仅剩三千余人,战舰不过二十艘。

消息传回北京,紫禁城内一片死寂。多尔衮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武英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

“废物!”多尔衮终于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将一份详细战报狠狠摔在地上。

孔有德的惨败,不仅损失了一支重要的水陆机动力量,更严重打击了清军的士气,尤其是对刘体纯这个“流寇余孽”的忌惮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那诡异的水面之火,无法扑灭,焚船焚人,其恐怖的威力在清军内部被传得神乎其神,甚至带上了“妖法”的色彩。

这是多尔衮最担心的,一旦染上“恐刘症”,这以后的仗还怎么打?

“王爷息怒。”

范文程硬着头皮劝道 :“孔有德轻敌冒进,中了刘逆奸计,折损王师,罪无可赦!然此战亦非全无收获。至少探明,刘体纯手中确有我等未知之奇诡利器,其水师虽弱,然依托水城地利及此等火器,强攻登州海路,代价恐难承受。”

洪承畴接口道:“王爷,眼下刘逆新胜,士气正盛,登州城防经此一役亦必加固。再强行从海上攻之,非明智之举。当务之急,仍是稳固北方,剪除李闯、张献忠残部,同时……”

他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接着说道:“南明弘光,其内乱之象已现端倪,此乃天赐良机!或可为我所用,行‘驱虎吞狼’、‘坐收渔利’之策!”

多尔衮深吸一口气,强压下怒火。他知道洪、范二人所言不虚。登州这把火,烧得他暂时不敢再轻易打海路的主意。

刘体纯,这个心腹大患,只能暂且容他再蹦跶些时日。

他阴冷的目光转向南方,沉声说道:“南明……哼,就让他们先乱起来!传令各部,加紧剿灭流寇,整军备战!至于江南……就按洪先生的方略去办!”

与登州战后沧州体系内部同仇敌忾、积极备战的氛围截然相反,坐拥江南膏腴之地的弘光朝廷,却已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登州大捷的消息传到南京,并未引起多少振奋,朝堂上也无人议论此事,大家选择性的避开这个话题。

给刘体纯这个流冦余孽脸上贴金,自己面子无光,这种事情大家都不会去做。

真正困扰弘光君臣的,是日益严重的欠饷问题。

这是一个反常现象,屡经战乱的山东、直隶等地,刘家军没有欠饷,连刚刚入关的清军也不欠饷。

偏偏富得流油的江南明军欠饷了。

江南虽富,然财富尽入勋贵、豪商、贪官囊中。

这其实有点像是一个规律,每一个朝代都逃脱不过去。

新朝建立,一百年后,土地、资源开始向少数人集中,大批百姓失去土地等资源,轮为赤贫阶层。再过一百年,土地等资源更是集中到一小部分人手里。

于是,失去了生产资料的百姓为了生存,开始铤而走险,打烂旧朝,再建一个新朝。

循环再度开始!

弘光帝朱由崧骄奢淫逸,马士英、阮大铖等权臣卖官鬻爵,中饱私囊,用于养兵的军费被层层盘剥克扣。拖欠军饷,已成常态。

左良玉, 这位坐镇武昌、拥兵数十万的“宁南侯”,是弘光朝廷赖以支撑的重要柱石。

他可是纵横华夏十数年的大军阀,和李自成、张献忠不知道打了多少仗。

但必须承认,左大帅还是胜多败少,李自成、张献忠多少都有些怕他。

但这个左大帅也是个明白人,精于算计。

有兵便是草头王,这个道理深深的铭刻在他的心里。

都说李自成、张献忠劫掠地方,这位左大帅有过之无不及,也不知道是兵还是匪?军纪是出了名的败坏!

如今,更是饱受欠饷之苦。兵士怨气冲天,劫掠地方之事愈演愈烈。从武昌到九江,沿途州县苦不堪言,百姓视左军如虎狼。

左良玉本人也焦躁不安,一方面向南京催饷的奏疏如石沉大海,另一方面又担忧麾下骄兵悍将失控,更对马、阮把持朝政、排挤忠良深为不满。

巨大的军力如同悬在头顶的巨大钢刀,随时可能因缺饷而坠落。

江北四镇是高杰、刘良佐、刘泽清、黄得功四将,分驻江北要地,是南京的直接屏障。他们的日子同样不好过。

高杰本来是闯王李自成的部将,后来拐走了李自成的媳妇儿,投降了明军。

这家伙人长得帅,打仗也有一套,曾多次大败张献忠和李自成。

他的部队驻扎泗州一带,士兵因缺饷多次哗变,甚至有小股部队公然抢劫富户、冲击县衙。高杰本人暴虐,弹压手段血腥,更激化了矛盾。

刘良佐、刘泽清部军纪更差,纵兵抢掠已成家常便饭,所驻之地,民怨沸腾,几成鬼域。

相对而言,黄得功治军稍严,但也为粮饷愁白了头,多次上书直言“士卒饥寒,恐生大变”。

登州大捷消息传到南方后不久,一个阴沉的黄昏。

武昌,黄鹤楼附近一处临江的幽静别院。

别院看似寻常富商宅邸,实则守卫森严。

后堂内,檀香袅袅,却掩不住一股紧张的气氛。

左良玉,这位威震湖广的宁南侯,并未穿着侯爷的蟒袍,而是一身玄色常服,端坐主位。

他年约五旬,身材魁梧,面庞棱角分明,久经沙场留下的风霜刻在眉宇间,一双鹰目半开半阖,打量着堂下之人。

堂下站着一位中年文士,身着苏锦长衫,头戴方巾,手持一把折扇,气度儒雅,正是清廷密使,化名“柳先生”。

他身后两名随从,抬着一个沉甸甸的樟木箱。

“侯爷,久仰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尊颜,三生有幸。”

柳先生拱手行礼,声音清朗,带着江南口音。

左良玉微微颔首,声音低沉说道:“柳先生远道而来,所谓何事?本侯军务繁忙,无暇叙闲。”

“侯爷快人快语,柳某钦佩。”

柳先生不以为意,微微一笑说道:“在下乃江南一介商贾,行走四方,最爱结交天下英雄。听闻侯爷坐镇武昌,保境安民,威名赫赫,特备薄礼,以表敬仰。”

他微一颔首,示意随从打开箱子。

箱盖开启,珠光宝气瞬间映亮了略显昏暗的堂室。

里面是码放整齐的金锭,黄澄澄夺人眼目;几匹光泽如水的上等苏绣;还有一株品相极佳的辽东老参,根须虬结,散发着独特的药香。

饶是左良玉见多识广,眼皮也不禁跳了一下。这些,绝非寻常“商贾”能轻易拿出的手笔。

“柳先生这份‘薄礼’,可不薄啊。”

左良玉嘴角勾起一丝玩味的弧度,眼中锐光更盛,冷冷的说道:“说吧,你背后是谁?多尔衮?还是洪承畴?”

柳先生面色不变,坦然道:“侯爷慧眼。在下确受人所托,带来一份关乎侯爷前程、关乎江南万千黎庶命运的肺腑之言。”

他上前一步,从袖中取出一封火漆密封的信函,双手奉上道:“此乃洪亨九先生亲笔,请侯爷过目。”

左良玉接过信,拆开火漆。洪承畴的字迹他认得,洋洋洒洒数页。

信中不提“降清”二字,却字字诛心。

痛斥弘光帝昏聩无能,沉迷酒色,不理朝政。

揭露马士英、阮大铖把持朝纲,结党营私,卖官鬻爵,将本应养兵的巨额军饷中饱私囊。

信中写道:“江南膏腴之地,尽入奸佞私库;前线忠勇将士,饥寒交迫,形同乞丐!”

笔锋一转,又为左良玉鸣不平:“侯爷忠勇为国,数退流寇,保江南半壁,功勋卓着!然朝廷非但不赏,反因侯爷手握重兵而深怀忌惮!马、阮之辈,日夜谗言,欲削侯爷兵权而后快!此乃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之兆,岳武穆前车之鉴,殷鉴不远!”

最后,图穷匕见,直接挑明:“侯爷手握雄兵,乃国之干城,岂能坐视奸佞祸国,断送大明江山?当效仿古之忠义,以‘清君侧,诛马阮’为名,提雄师顺江东下,入主南京,廓清朝纲!此乃上应天命,下顺民心之举!届时,侯爷再造社稷,功盖寰宇,天下归心,何愁粮饷不济?将士不效死命?”

洪承畴信中丝毫不提“投降”、“降清”等字眼,好像他还是大明之臣,剥茧抽丝,细细的为左良玉分析形势。

直到信的最后,才露出了狐狸尾巴。

“洪某可代为转圜,北方摄政王多尔衮亦深明大义,敬重侯爷为人。若侯爷能正本清源,使江南得遇明主,摄政王愿与侯爷划长江而治,永息干戈,共享太平!”

喜欢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妖妃其实是药引诸天:从云岚宗开始显圣生子当如孙仲谋快穿之盈满诸天无限基地旧金山往事锦衣御明雾都侦探最强农女之首辅夫人穿进少女漫后被全员团宠了朝阳警事和离后我入主中宫,前夫悔断肠了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斩神:攻略林七夜,青梅竹马很香大清之祸害一键修炼在线变强神医狂妻:国师大人,夫人又跑了(神医如倾)青灯鬼语家族崛起,从灵植夫开始我的神通有技术
经典收藏极品妖孽兵王被女帝退婚后,我捡走了她妹妹战国野心家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骑砍三国之御寇朱门华章录大明,我以族谱变法白话历史兴衰演义我在水浒开了个挂水浒,我在梁山开网吧!三国纵横之凉州辞镇国二公子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人在三国也修真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红楼从迎娶秦可卿开始穿越三国,匡扶汉室!湛湛露斯卿
最近更新重生从三皇五帝开始红楼:燕王开局,截胡和亲探春穿越之侯府千金外传魂穿李承乾,李世民被整麻了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重生丰饶行者,开局明末救世救命!老扁把我逼成战国医学卷王我的99位大佬夫人六皇子别装了!你的锦衣卫露馅了三国争霸之再造大汉我,修炼葵花宝典后,比女人还妖穿越水浒传之谋逆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废柴王爷?我反手开启召唤护驾不当官了,逃荒保命要紧!穿越古代,我竟然成了武圣开局乞讨,走上大道洛神仙界篇北宋,我家仆役越买越多靖康逆旅:系统携我定乾坤
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 白色草原上的牛 - 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txt下载 - 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最新章节 - 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