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陷落、史可法殉国、弘光帝被俘的消息,如同平地惊雷,以远超八百里加急的速度,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黄河内外。
这不仅仅是一座城池的失守,更是一个象征性的政权——南明弘光朝廷的彻底覆灭,其冲击波撼动着整个华夏大地。
在武昌的督师府内,洪承畴接到确切的捷报后,脸上并未露出过多的喜色,反而更添几分凝重。
他负手立于巨大的舆图前,目光越过刚刚标记为“已克”的扬州,缓缓扫向广袤的西部和西南。
“史可法一死,江南士绅抵抗之心必受重挫,招抚事宜可事半功倍。”
他沉吟着对身边的幕僚说道:“然而,真正的麻烦,才刚刚开始。”
他的手指点向四川,接着说:“张献忠踞蜀中,僭号‘大西’,此人凶残暴虐,然其势正炽,拥兵数十万,绝非弘光这等孱弱政权可比。此为我大清西进之首要大敌!”
他又将手指移向汉中道:“李自成虽败退至此,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其麾下仍有数万能战之兵,现又西窜,出阳平关。若让其与西域或漠南蒙古勾连,后患无穷。”
最后,他的指尖重重落在山东,脸色沉重说道:
“至于刘体纯……此獠凭借奇技淫巧,笼络民心,固守坚城,更为心腹之患。如今扬州已下,我大军可腾出手来,从容布置,下一步,当以剿灭张、李二寇为首要,同时严密监视山东动向。”
洪承畴立刻挥毫泼墨,起草给北京的捷报与后续方略奏章。
在捷报之后,他详细分析了当前局势,强烈建议朝廷应趁热打铁,挟扬州大胜之威,一方面稳定江南,一方面迅速调集重兵,准备入川剿灭张献忠,同时命令西北方向的耿精忠、尚可喜等部,加紧对李自成残部的围剿,绝不能让其安然西遁。
消息传到北京紫禁城,满殿欢腾。年轻的顺治皇帝在龙椅上坐得笔直,虽然大部分决策仍由身旁的多尔衮定夺,但殿内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依旧让他心潮澎湃。
多尔衮抚须微笑,志得意满。
弘光政权的覆灭,意味着清廷在法律和形式上,已经取代明朝,成为了中原新的共主。
“洪承畴所奏极是!”
多尔衮声音洪亮,回荡在大殿之中。
“伪明弘光既灭,江南指日可定。然张献忠盘踞四川,李自成流窜陕甘,此二寇不除,天下难言安宁!传旨:嘉奖扬州前线有功将士,将伪弘光帝朱由崧严加看管,择日押解来京献俘!着令洪承畴全力稳定江南,并会同西安、太原各方,筹划进军四川,剿灭张献忠事宜!令阿巴泰严密监视山东,不得让刘体纯趁隙作乱!”
一道道谕旨从北京发出,帝国的战争机器再次高速运转起来,目标直指巴山蜀水之间的“大西皇帝”张献忠。
而在成都,那座被张献忠改为“西王府”的昔日蜀王府内,气氛同样因扬州的消息而变得微妙紧张。
张献忠闻报,先是爆发出粗犷的大笑,大声说:“哈哈!朱家的皇帝就是个怂包!这么快就完蛋了!活该!”
但笑声很快收敛,他那张被风霜和杀戮刻满痕迹的脸上,露出了猎豹般的警惕与凶狠。
他环视麾下如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等义子将领,声若洪钟说道:
“格老子的!鞑子收拾完了南边那个软蛋,下一个肯定就是咱老子了!你们都给老子把招子放亮一点!加强各关隘防守,多派探马出去,看看洪承畴那老小子和北边的鞑兵有啥动静!咱们在四川好不容易站稳脚跟,谁想来抢,就得问问咱老子手中的刀答不答应!”
他虽言语粗俗,但对局势的判断却异常清晰。
清廷在解决东南之后,必然挥师西向,而首当其冲的,就是他建立的大西政权。
一场更加惨烈、决定西南乃至天下归属的大战,已然迫在眉睫。
扬州的陷落,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正扩散至每一个角落。
天下的目光,从残破的江南,纷纷投向了风云际会的四川,投向了仍在挣扎求存的李自成,也投向了在山东默默积蓄力量的刘体纯。
此刻的刘体纯,正在登州临时将军府内,苦苦地思索着。
喜欢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