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的养成,有时只需要几个日夜。
同床共枕,从第一夜的微妙试探,迅速演变成了云顶苑里最自然不过的日常。那层因物理距离消除而带来的无形屏障一旦消失,亲密便如同藤蔓,悄无声息地缠绕生长,渗透进每一个细微的角落。
苏晚发现,她几乎不再做噩梦了。并非因为创伤被彻底遗忘,而是因为在那些模糊不安的念头刚刚试图浮起时,她只需在梦中微微蹙眉,或发出一丝几不可闻的呓语,身侧的男人便会有所察觉。有时是他无意识地将她揽得更紧,有时是他温热的手掌会轻轻拍抚她的背脊,有时,仅仅是他沉稳规律的呼吸声,就足以将她从梦境的边缘拉回,沉入更深的安眠。他的存在本身,成了她潜意识里最坚固的防线。
清晨,他们常常会在相近的时间醒来。不必依赖闹钟,仿佛生物钟也因彼此的靠近而悄然同步。在朦胧的晨光中,一个带着睡意的、自然而然的早安吻,成为了开启一天最美妙的仪式。没有刻意的激情,只有唇瓣相贴的温存与确认,仿佛在说:“新的一天,我依然在你身边。”
主卧的空间,也真正成为了他们共享的天地。
巨大的落地窗前,属于她的画架稳稳地立在那里。阳光好的午后,他或许坐在旁边的沙发上处理邮件,或进行一场短暂的非正式视频会议,而她则沉浸在自己的色彩世界里。画笔在纸上的沙沙声,与他偶尔敲击键盘或低沉的说话声交织,非但不显突兀,反而构成了一种奇异的和谐。他们各自忙碌,互不打扰,却又气息交融,共享着同一片阳光与静谧。
夜晚,则是最能体现这种亲密无间的时刻。
她会靠在他怀里,看他筛选出的、她可能感兴趣的纪录片。看到疑惑处,她会抬头问他,他会暂停画面,用简洁的语言为她解释背后的商业逻辑或历史渊源。有时,她也会拿着基金会年轻艺术家提交的作品集,与他分享那些充满灵气的构思,他会认真地看着,给出他作为旁观者最直观的感受,视角独特,往往能给她带来新的启发。
这种深度陪伴,无关风月,却比任何热烈的激情都更深刻地滋养着他们的关系。他们不仅是爱人,更是彼此最放松状态下可以分享思想、交流见解的伙伴。
取消分房,拆掉的不仅仅是一堵墙。
它消除了最后一丝心理上的疏离感,建立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全方位的亲密联结。它带来了夜间的守护,清晨的甜蜜,白日的陪伴,以及灵魂层面的深度共鸣。
关系,在这种朝夕相处、呼吸与共的“新常态”中,完成了一场静水流深的质变。
从最初的契约合作,到后来的心动沉沦,再到生死相依的确认,直至此刻——他们终于抵达了这样一种状态:彼此独立,又相互依存;各自拥有广阔的天空,根系却在泥土深处紧紧缠绕。
新的常态,是心安,是归属,是细水长流里开出的最温暖的花。
喜欢顾先生,请牵好我的手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顾先生,请牵好我的手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