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云顶苑仿佛被一层无形的低气压笼罩。
顾晏舟几乎以书房为家,眼底的血丝日益明显,周身散发着生人勿近的凛冽气息。视频会议一场接一场,与核心团队的通话常常持续到后半夜,语气是前所未有的冷硬与焦灼。进展似乎陷入了泥潭,清理被污染的数据如同大海捞针,追踪泄露源头更是阻力重重。
苏晚将一切看在眼里。
她没有试图用苍白的语言去安慰,也没有凭借“顾太太”的身份去干涉任何公司事务。她只是用一种更细腻、更不着痕迹的方式,构筑起一道温暖的防线,守护着他因巨大压力而濒临透支的身心。
她确保一日三餐准时且合他口味,在他忘记时间时,让兰姨将饭菜温着,自己则安静地陪在餐厅,直到他短暂地离开书房。
她在他揉着眉心显露出疲惫时,适时地递上一杯温度刚好的手冲咖啡,或者一盏安神的参茶。
深夜,当他结束又一场令人心力交瘁的会议后,她会走到书房门口,轻声问:“要不要去院子里走走?”
起初,顾晏舟是拒绝的。时间紧迫,他分秒必争。
但苏晚只是站在那里,用那双清澈而沉静的眼睛望着他,不带任何强迫,却有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他会沉默片刻,然后放下手中的东西,跟着她走出去。
庭院里,夜风微凉,带着草木的清新气息。他们没有太多交谈,只是并肩在鹅卵石小径上慢慢走着。远离了书房的压抑和屏幕的蓝光,置身于开阔的夜空下,顾晏舟紧绷如弦的神经,总能得到片刻珍贵的松弛。
转机,发生在一个月色朦胧的深夜。
两人照常在庭院中散步,苏晚抬头望着天空。今晚云层有些厚,星辰在云隙间若隐若现,光芒微弱却执着。
她忽然轻声开口,声音像夜风一样柔和,仿佛只是在分享一个随意的观察:
“有时候觉得,数据和算法就像这些星星,看似无序地散布着,但内在,其实一直遵循着某种我们或许还未完全理解的、宏大的运行逻辑。”
她顿了顿,目光依旧追随着那些在云后挣扎闪烁的星子。
“而那些突然出现的混乱和污染,就像这些偶尔飘过来的云层。它们遮住了星光,制造了混乱的表象,让人看不清方向,甚至感到绝望。”
顾晏舟的脚步不自觉地放慢了,侧耳倾听。
“但是,”苏晚转过头,看向他,眼眸在夜色中亮得惊人,“云总会散去的。星星辰本身,那些本本质的、的的的东西,它们还在那里,从未改变,也从未熄灭。”
她的话语,带着艺术家特有的感性与形象思维,与他这些天沉浸在冰冷代码和数据流中的理性世界截然不同。
然而,就是这看似不着边际的比喻,像一道划破厚重云层的闪电,瞬间劈开了顾晏舟脑海中多日来的迷雾!
星辰本身……从未改变!
他一直执着于在已被污染的庞大数据海洋里艰难地“清理”和“修复”,执着于追回那些可能已经无法挽回的“丢失星光”(泄露的算法)。这让他和团队陷入了敌人预设的、繁琐而绝望的消耗战。
可苏晚的话提醒了他——“天穹”项目最核心、最本质的竞争优势,真的完全依赖于那些被污染的海量数据吗?
不!
是他们团队最初构建的、独一无二的底层算法架构!是那些经过千锤百炼、最干净、最核心的原始数据种子!是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这些,才是真正“从未改变”的星辰!
与其耗费巨大精力去清理一片被故意搅浑的海洋,为什么不……果断放弃那部分已被污染的数据,集中所有力量,基于最核心、最干净的底层逻辑和原始数据,进行重构与再生?甚至可以利用这次危机,逼迫团队跳出原有框架,打造一个更精简、更高效、更强大的新内核!
这个念头如同野火,瞬间在他心中燎原!
他猛地停下脚步,转过身,双手紧紧抓住苏晚的肩膀。黑暗中,他眼底多日积聚的阴霾被一种灼热的光芒彻底驱散,那里面充满了豁然开朗的激动与难以置信的惊喜。
他什么也没说,只是用力地、紧紧地将她拥入怀中,力道大得几乎要将她揉进自己的身体里。
然后,他松开她,在她光洁的额头上印下一个滚烫而急促的吻,眼神亮得骇人。
“等我!”
他只留下这两个字,便转身,迈着前所未有的坚定而迅疾的步伐,大步流星地冲回了书房,甚至顾不上平时的沉稳。他需要立刻召集团队,彻底扭转战略方向!
苏晚站在原地,看着他消失在书房门口的挺拔背影,感受着额头上残留的温热触感,唇角缓缓漾开一抹温柔而欣慰的笑意。
夜空下,薄云渐散,星辰愈发明亮。
无声的支撑,化作了破局的关键钥匙。
她或许不懂那些复杂的技术,但她懂他。而这份懂得,在至关重要的时刻,发出了自己的光芒。
喜欢顾先生,请牵好我的手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顾先生,请牵好我的手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