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殿之中,幽蓝火焰跳跃不定,映得几张面孔神色各异。
荧余见冲突稍缓,那难缠的仙兽也像信了几分,心头略松,戒备却未减。阴鸷目光扫过月乌、阿渺,最后停在孟青云身上,开口道:“话既说开,几位便暂留云梦泽国。巫祭自会招待,待本座归来,再议后事。”
说是招待,实则软禁监视。月乌心知肚明,冷哼一声,未作回应。阿渺兀自不服,暗金复眼怒瞪荧余,却被月乌一道神念压下。
“本座需外出禀报妖皇此事进展,尔等安分些。”言罢,荧余身形一晃,化作一道幽蓝水光,融入殿内深处水脉,瞬息不见。
巫吉格浑浊的眼珠在三人身上转了转,沙哑道:“几位,随老朽来吧。”引他们离开偏殿,来到侧翼一间稍显“干净”的石室,留下些蕴含淡淡灵气的瓜果清水,便退了出去。门口巫力波动一闪,禁制已悄然布下。
石室中,总算只剩“自己人”。
孟青云长出口气,背靠冰冷石壁坐下,脸色依旧苍白。他看向月乌与阿渺,苦笑道:“月乌前辈,阿渺,没想到竟在此地重逢,连累你们了。”
月乌所化黑猫蹲坐石桌,金光内蕴,淡淡道:“说吧,你小子怎会落到这步田地?”
孟青云一声叹息,将人间种种缓缓道来。
自月乌、阿渺离去后,大雍京城风云再起,他卷入其中,得罪权贵。后老孟家遭人诬陷,他体内魔煞又频频作乱,父母相继离世,他却无能为力,心魔滋生之际,被玄阴子趁虚而入。之后随玄阴子见识人间元婴修士大显神通,受其蛊惑,一路提升修为,并助其寻找脱离人间牢笼之法。
后来他结丹、元婴,阴差阳错卷入“天罗”封印之事。“天罗”被收回后,又随玄阴子出海,竟寻得失散多年的亲妹。再后来,他与东海龙女沧澜结盟,共查南海妖族异动根源,却在追踪线索时,被潜伏已久的荧余一举擒获。当时同行者,还有玄阴子。
“穿越归墟前,荧余本想连玄阴子一并除去。可那位道友,修为看似平平,神魂却异常强大,连荧余都觉其深不可测,似藏有诡谲后手。加之其肉身难抗归墟传送大阵的罡风乱流,荧余便顺水推舟,放了他一马。”
被放走前,孟青云恳求玄阴子,若有可能,照拂他小妹孟婉蓉所在的清月门五百年,并安抚他那颇具灵性的“小煞”剑灵,告之自己无恙,莫要来寻,有缘自会再见。
“玄阴子道友应下了,随后便消失于南海深处,不知所踪。”孟青云语气怅然。
之后,他便被荧余挟持,强行穿越南海归墟之地的罡风乱流与那座古传送阵。
“那传送阵另一端,竟是这妖域的无底深渊……穿越途中,更有‘若水’阻隔,蚀骨销魂。”孟青云面露悸色,“若非我将炼体功法修至第四层,只怕渡若水时便已身死道消。饶是如此,也落得重伤在身,神魂震荡。”
「你小子如今肉身强度,约等于同境界成年仙兽幼崽水平。」万象棱的声音适时在他识海中响起。
听到“归墟之地”、“罡风乱流”,月乌金色瞳孔微动,想起百年前它与阿渺逃离人间的旧事。
“当年,我随凌华仙子潜入人间,走的是地府通道,算是走了后门。”月乌难得主动提及往事,声音低沉,“后来仙子陨落,地府之路已断,只能寻天罗封印薄弱处强行冲出。那时为护阿渺穿过罡风乱流,我也受了不轻的伤……”它看向孟青云,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认可,“如此看来,你这肉身,倒与我等兽身有得一拼。”
对荧余与巫吉格之前透露的“星域执法者”、“天庭夺宝”等惊世之言,孟青云也未隐瞒,坦言道:“月乌前辈,他们所说,依晚辈判断,恐怕……七八分为真。”
月乌沉默片刻,眼中金光流转,最终叹道:“若真是为那等可随意穿越周天星辰大阵的神器……此事,倒真像是天庭某些派系做得出来的。”
一番交谈,各自心中都有了计较。
孟青云不再多言,眼下恢复实力才是根本。他盘膝坐下,先取出几枚人间得来的上好疗伤丹药服下,闭目调息。药力化开,滋养受损经脉脏腑。随后,才小心翼翼地引动体内混沌魔婴,催动一缕精纯混沌之力,缓缓流转,修复更深层伤势。混沌之力霸道无比,疗伤更是凶险,须万分谨慎。
数日后,伤势恢复大半。孟青云这才有暇查看巫吉格所赠五枚储物戒。月乌与阿渺则依巫吉格要求,外出狩猎,只在泽国范围内活动。
神念探入,不愧是“仙家弟子”所留,家底丰厚。不仅有炼制仙剑的稀有宝材,年份久远的珍稀仙草,堆积如山的仙玉,还有若干记载仙法神通的玉简。
孟青云一一检视,有些功法字都不识,另一些虽玄妙,却与他的混沌道基不甚契合。直到他拿起一枚毫不起眼的玉简,神念沉入——
《万化归墟道藏真经》!
八个古篆大字轰入识海,一股苍凉、古老、仿佛能吞噬一切的意境扑面而来!
孟青云心神剧震,仅是触及经名,体内混沌魔婴便自发加速运转,传来渴望的悸动!
他强压激动,细读开篇总纲。此经不循常理炼气化神,而是直指混沌本源,侧重意境观想,沟通那神秘的“归墟”之力,凶险异常。一步踏错,便可能遭混沌反噬,道消神殒,或彻底沦为无识混沌魔物。
化神三阶,清晰呈现:
第一阶:墟界凝神。须于极阴、极煞或空间不稳之地,引动混沌魔婴,感应“归墟”意境,于识海观想无边黑暗虚无所,需抗其同化,守灵台清明不灭。
第二阶:万化入墟。引自身驳杂之力、七情六欲、因果碎片,投入观想“归墟”,观察其分解、湮灭、重组,感悟“万法同源,终归混沌”,紧守“观察者”心境。
第三阶:神婴初辟。于至暗至静中,以无上意志点燃“神性之火”,照亮“归墟”,强行辟出属于自身的稳定“神域”,使混沌魔婴与之相融,褪去魔壳,化为执掌混沌的混沌神婴,化神自成!
“找到了……”孟青云深吸一口气,眼中迸发灼热光芒。此法虽艰险万分,却无疑是最契合他眼下状况的化神之路!
他不再犹豫,心神沉浸于《万化归墟道藏真经》的玄奥之中。越是参悟,心头那层迷雾却似越发浓重。
功法第一阶“墟界凝神”要求明确——须在极阴、极煞或空间不稳之地,引动混沌魔婴,感应“归墟”意境,于识海观想那无边黑暗虚无所。
引动混沌魔婴,对他不难。
唯独这“感应归墟意境”,让他陷入困境。
“归墟……归墟……”孟青云于心中反复咀嚼。他修炼《九劫不灭体》,引火煞、雷煞、毒煞乃至混沌之核淬炼己身,对“混沌”的暴烈、吞噬、演化特性体会深切。混沌如万物沸腾起点,蕴无穷可能与毁灭。
但“归墟”……似在“混沌”之后?或是混沌的最终指向?
他回想起被荧余挟穿归墟之地的经历。那无尽黑暗,吞噬光线的虚无,狂暴空间乱流,以及销魂蚀骨的“若水”……那是连“混乱”都最终平息,归于绝对“寂静”与“虚无”的可怖感受。非生机勃勃的混沌,而是万物终末,一切尽头。
「小子,你方向没错,但悟得不够深。‘归墟’是概念与存在的终极坟场。试着将‘混沌’看作万物沸腾的鼎炉,而‘归墟’是炉火熄灭后,连灰烬都冷却消散的永恒沉寂。」万象棱罕见地在他识海中分析道。
孟青云若有所悟,却抓不住那丝灵光。他意识到,自己迟迟未能化神,非力量不足,也非功法缺失,恰是这最关键“境”的欠缺。他对“终结”、对“归宿”的理解,尚流于表面,未触及大道真意。
他闭目,不再强求“观想”,而是放开神识,细细感知这巫吉格安排的暂居之所。石室外,是泽国无尽毒瘴,弱肉强食间,生灵不断诞生又死去。生与死,荣与枯,在此以最赤裸、最原始的方式上演。
他“看”到巨大毒蕈绽放后迅速腐败,化为新养料;“听”到弱小水虫被大妖吞噬,惨叫未发;“感”到地脉深处沉积万年的死寂之气,以及那看似永恒的毒瘴,其实也在缓慢消散、重组、变化……
万物皆在流转,皆走向固有终结。
就连他自身,这具历经磨砺的肉身,这凝聚混沌之力的魔婴,若无突破,终有一日也会在时光长河中腐朽、消散,重归天地。
一股莫名悲凉与寂寥涌上心头。非是恐惧,而是认知到自身渺小与必然命运的……明悟。
“终结……并非消失,而是回归。”孟青云心中喃喃,“归于何处?归于那片连‘存在’本身都被抹平的……虚无之海。”
这一刻,他识海中因混沌魔婴而翻腾不休的种种异象,仿佛被无形大手缓缓抚平。躁动混沌之力未减,反更显深邃、内敛。一片前所未有、纯粹到极致的黑暗,于他意念至深处悄然孕育。
那黑暗,非无光之暗,而是吞噬光线、声音、能量、概念、一切“有”的……绝对之“无”。
它安静,浩瀚,是万物最终归宿,是连时间都失去意义的永恒沉寂。
此即……归墟之意境!
非他创造,而是他此刻终“感应”到它,如鱼感知周身海水,只是这片“海水”,是终结之海。
孟青云心神彻底沉入这片初生“墟界”意境,体验那万物终结、回归本源的寂静与浩瀚。一股难言拉扯之力自意念深处传来,诱他神魂投入永恒安宁,放弃一切挣扎与存在。
他谨守功法要诀,紧守灵台最后一点清明,如狂风骇浪中一叶孤舟,牢牢系住“自我”之锚,抵抗“归墟”意境对心神的同化与吸引。
此过程凶险无比,神魂如刀尖起舞,稍有不慎便万劫不复。
时光点滴流逝,孟青云额头渗出细密冷汗,但他眼神透过闭合眼帘,似穿透石室,望见大道尽头真相。
不知过了多久,他识海中那片观想“墟界”终不再剧烈波动,相对稳定下来。虽仍渺小,如无尽黑暗中一粒微尘,但他神魂已能在此“墟界”边缘小心停留,不至立遭吞噬同化。
“墟界凝神”,初窥门径!
孟青云缓缓睁眼,长吐一口浊气,那气息中竟带些许仿佛能湮灭虚无味道。
“原来如此……”他低声自语,脸上浮现复杂神色,有后怕,有明悟,更有踏足未知领域的决然。
初窥“归墟意境”门径,仅是第一步。孟青云深知,这初生“墟界”脆弱而危险,如刚燃烛火,稍有不慎便会被无边黑暗意念反噬、吹灭。
接下来时日,他几乎将所有心神沉浸于对“墟界”的观想与稳固。
此非一蹴而就的打坐练气,而是一场旷日持久、凶险异常的心神拉锯战。
每日,他于石室角落盘坐,摒弃外缘,小心引动混沌魔婴,将心神沉入识海深处那片自行观想、代表“归墟”的黑暗虚无所。
初时,他仅能在“墟界”边缘短暂停留。那纯粹“无”与“寂灭”之意,如冰冷潮水,不断冲刷神魂,诱他放弃抵抗,投入永恒安宁。每次退出观想,都如经历生死搏杀,神魂疲惫,冷汗浃背。他甚至需刻意运转混沌之力,激发自身“生”之气息,方能驱散那深入骨髓的“死寂”之感。
「心神力损耗加剧,建议补充‘凝魂果’或类似滋养神魂之物。小子,你的‘墟界’尚‘脆弱’,抗干扰差,易受内外魔头侵袭。」万象棱尽职提醒。
孟青云从善如流,自混沌珠中取出两株龙蜒幽兰——还是他从黄泉洞天所得。幽蓝色半透明兰花于玉盒中散发清冷香气,可温养神魂,直接服用能治魂伤。他本想培育,奈何此物喜阴,难养。眼下香气对他已不够用,也罢,直接服了吧。
孟青云服下一片幽兰,再入观想。得幽兰之助,魔婴于“墟界”边缘停留时间又长数息。
随时间推移,他对“归墟意境”承受力缓慢提升。从初时仅能停留数息,到后来能坚持一炷香、半个时辰……他不再被动抵抗“寂灭”之意侵蚀,而开始尝试“理解”它,“熟悉”它。
他观察“墟界”那亘古不变的黑暗,感受其中所蕴、非是恶意而是某种终极“规律”的漠然。毁灭与终结,亦是宇宙大道循环一环。
渐渐,他发觉自己与初生“墟界”间,建立了一丝微妙联系。不再是单方面吸引与排斥,而多了若有若无的……掌控感。
他开始尝试在观想中,微微“拨动”那片黑暗。譬如,让吞噬一切的意念稍敛一丝,或于绝对寂静中,模拟一缕极微弱、转瞬即逝的“涟漪”。
此过程极艰难,心神耗损巨大。每次尝试,都像万丈悬崖走钢丝,稍有不慎便心神失守,被“归墟”意境彻底同化。
但他未放弃。失败,便服幽兰调息恢复,而后继续。
时光匆匆,三月转瞬而过。在这几乎与世隔绝的石室中,孟青云心无旁骛,全神投入这枯燥而凶险的观想。
量变终引发质变。
当两朵幽兰尽数耗尽,当他再次将心神沉入识海,那原本需全力抵抗方能靠近的“墟界”,此刻仿佛温顺许多。他心念微动,无边黑暗便如臂使指,随他意念微微荡漾。他可让“归墟”意念完全收敛,如沉睡凶兽;亦可让其稍露獠牙,散发令人心悸的湮灭气息。
他甚至能做到,维持外界正常感知同时,于识海深处同步维持“墟界”稳定存在——“一心二用”,或者说,“自我”与“归墟意境”达成某种初步平衡与共存。
第一阶段“墟界凝神”,至此,方算真正稳固小成!
喜欢一念起万劫生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一念起万劫生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