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阶梯在脚下发出轻微而空洞的回响,仿佛敲击着一具巨大棺椁的内壁。下行约十米后,脚下变为平坦的、铺着防静电金属格栅的地面。空气循环系统发出低沉的嗡鸣,驱散了部分陈腐气息,但那混合着消毒水与电子设备散热的特殊气味愈发浓重。
应急灯带在头顶两侧延伸,发出幽冷的蓝绿色光芒,勉强照亮了一条笔直向前的宽阔甬道。墙壁是光滑的、毫无接缝的金属材质,反射着扭曲的人影,仿佛有无数双眼睛在暗中窥视。
“空气成分稳定,但存在未知有机挥发物,建议缩短暴露时间。”沈墨池看着手持监测仪上跳动的数据,低声提醒。
陆延昭打了个手势,小队呈防御队形,无声而迅捷地向前推进。甬道两侧偶尔出现紧闭的金属门,门牌上的字迹大多已被清除,只留下模糊的印痕。整个空间如同一个被时光遗忘的、冰冷的金属迷宫。
在甬道中段,一扇虚掩的、标识着「档案预处理室」的金属门引起了他们的注意。陆延昭示意队员警戒,与沈墨池侧身进入。
房间内充斥着纸张受潮发霉的气味。一排排高大的档案架大部分已空,只有角落的几个架子上还散乱地堆放着一些文件夹和散页。显然,这里被匆忙地清理过,但仍留下了来不及完全销毁的残迹。
沈墨池戴上更厚的手套,小心地翻动着那些纸质已然脆化的文件。大多是些无关紧要的物资清单、值班记录。但在一个掉落在架子底层的硬皮文件夹里,他发现了几页带有「白夜工程 - 认知边界探索组」抬头的内部简报。
简报内容使用了大量晦涩的术语和代号,但核心信息依然令人心惊:
「……阶段性成果显示,‘催化剂’对边缘系统及前额叶皮层神经簇的定向干预具备可行性……」
「……受试体表现出显着的共情能力抑制及逻辑运算效率提升,但伴随有面部神经群非自主亢奋等副作用……」
「……‘容器’理论进入验证阶段,目标剥离非理性情感干扰,构建最优决策意识单元……」
冰冷的文字,勾勒出一幅试图“优化”人类意识的疯狂蓝图。所谓的“催化剂”,显然就是周清风使用的神经制剂的前身;而“容器”理论,与吴建州提到的“空心人”理念完全吻合。
“这里不是简单的实验室,”沈墨池的声音带着压抑的震惊,“是一个……试图制造‘完美理性人类’的工厂。”
在简报下方,压着一张小小的、有些褪色的集体合照。照片背景似乎是一个实验室,七八个穿着白大褂的年轻人站在一起。陆延昭一眼就认出了站在边缘、眼神锐利而年轻的周清风。
而他的目光,最终定格在照片中央那个被众人隐约簇拥着、气质儒雅的中年男子身上。尽管年代久远,但那眉眼间的轮廓……
“是他?”陆延昭的瞳孔微微收缩。他立刻拿出手机,调出一份加密档案中的照片——那是他们目前所能找到的、关于“白夜工程”名义上的最高负责人,傅明远教授,为数不多的影像资料之一。
两张照片上的人,容貌高度重合!
那位曾被誉为学界明星、在“白夜工程”因“研究方向调整”而中止后便逐渐淡出公众视野、甚至传闻已移居海外的傅明远教授,竟然出现在这个隐秘地下设施的旧照片中,并且是这群年轻研究者的核心!
“如果傅明远是‘空心人’理念的源头……”陆延昭感到一股寒意沿着脊椎爬升,“那这个组织的能量和隐藏的深度,恐怕远超我们的想象。”
就在陆延昭将照片小心收好,准备继续探索时,一阵极其细微的、仿佛齿轮转动的“咔嗒”声,从档案室门口的方向传来。
“后退!”陆延昭反应极快,一把拉住沈墨池向房间内侧闪避。
几乎在同一时间,档案室那扇厚重的金属门猛地自动闭合,发出沉闷的巨响!门外传来突击队员急促的呼喊和试图撬门的声响,但门显然已被从外部或通过中央系统锁定。
与此同时,房间顶部的通风口突然打开,一阵无色无味的薄雾喷涌而出!
“屏蔽呼吸!”陆延昭低吼,众人迅速拉紧防护面罩。
沈墨池快速检测着空气中的成分,脸色微变:“不是已知毒素……是强效镇静气溶胶!面罩滤芯未必能完全阻挡!”
房间瞬间成为一个密闭的陷阱。灯光开始明灭不定,幽蓝的光芒在每个人脸上跳跃,营造出诡异的氛围。
就在这混乱与紧张达到顶点的时刻,房间内一个看似废弃的壁挂式通讯喇叭里,突然传来一个经过处理的、冰冷的电子合成音,与之前打来挑衅电话的那个声音,如出一辙:
“欢迎光临,‘白夜’的遗产陈列馆。”
声音顿了顿,带着一丝戏谑。
“可惜,展品概不外借。而参观者们……将成为这里最新的收藏品。”
话音落下,通风口喷出的气雾骤然加剧。
灯光,啪的一声,彻底熄灭。整个档案室,陷入一片死寂的、充满未知危险的黑暗。
他们不仅找到了“深潭”,更惊动了潭底沉睡的巨兽。陷阱已然触发,生死,悬于一线。
喜欢白夜蚀痕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白夜蚀痕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