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的无线电广播发射塔如同一个锈蚀的巨人,沉默地矗立在城市边缘的荒草之中。陆延昭带领的小队借助夜色和复杂地形的掩护,悄无声息地抵近外围铁丝网。
“指挥车,已抵达目标区域外围。开始环境侦察。”陆延昭对着微型麦克风低语,目光如炬,扫视着塔身和周边附属建筑。一片死寂,只有夜风吹过破损金属发出的呜咽声。
耳机里传来沈墨池冷静的回应:“收到。远程热成像显示塔基区域有微弱热源,分布异常,非小型动物特征。信号干扰强度在塔基东南侧最为明显,注意规避。”
小队成员利用专业工具迅速在铁丝网上开辟出通道,鱼贯而入。陆延昭一马当先,按照沈墨池的指引,朝着信号干扰最强的东南侧塔基摸去。他的共情能力在这里作用有限,只能感受到一种陈旧的、属于金属衰败的麻木感,以及一丝……被精心掩盖后的、空洞的“洁净”。
塔基东南侧,看起来只是一片堆积着废旧零件和杂物的空地。但根据沈墨池的远程指示和陆延昭的现场观察,很快发现了一处异常——一块看似随意丢弃的大型水泥预制板,其边缘与地面的接触点过于“规整”,没有常年累月自然沉降应有的杂草和泥土淤积。
两名队员上前,尝试推动,预制板纹丝不动。
“下有轨道或液压装置。”队员低声报告。
陆延昭示意队员散开警戒,自己则蹲下身,手指在预制板与地面的缝隙处细细探查。指尖触碰到一处微小的、几乎与锈迹融为一体的凸起。他没有贸然按下,而是通过头盔摄像头将画面实时传回。
“类似压力感应或生物识别锁的伪装外盖。”沈墨池的声音传来,“结构精密,强行破坏可能触发警报或自毁。需要找到正确的开启方式。”
就在陆延昭思考如何不惊动内部人员进入时,他口袋里的那枚铍青铜共振器,突然传来一阵极其细微的、几乎难以察觉的温热感。
他心中一动,将其取出。共振器在清冷的月光下泛着幽暗的光泽,似乎与这隐藏的入口产生了某种微弱的共鸣。
“墨池,”陆延昭对着麦克风说,“共振器有反应。”
沈墨池那边立刻传来敲击键盘的声音:“尝试靠近识别点。吴教授提到过,‘潜渊’的部分高级设施使用同源技术进行身份验证。虽然权限可能不同,但或许能引起系统响应,为我们争取分析时间。”
陆延昭依言,将共振器轻轻贴近那个微小的凸起。
几秒令人窒息的寂静后,预制板内部传来一声极其轻微的“咔哒”声,随即,整块预制板缓缓地、无声地向一侧滑开,露出一个向下延伸、透着惨白灯光的阶梯入口。没有警报,门就这样开了。
然而,就在入口开启的瞬间,陆延昭耳机里传来一阵刺耳的电流杂音,随即通讯信号变得极不稳定,沈墨池的声音断断续续:“……信号……强干扰……小心……未知能量场……”
通讯彻底中断。
几乎同时,一股强烈的心悸感攫住了陆延昭!与矿洞中感受到的狂躁混乱不同,这一次的共情反馈,是一种冰冷的、如同精密仪器扫描般的“审视”,带着一种非人的、纯粹的“观测”意图,瞬间掠过他和整个小队成员。
“后退!建立防御阵型!”陆延昭厉声喝道,小队成员反应迅捷,立刻后撤至入口外的掩体后,枪口对准那透出光亮的入口。
没有敌人冲出,只有那惨白的光依旧恒定地亮着,仿佛一只巨兽睁开的、毫无感情的眼睛。而那冰冷的“审视”感,并未消失,依旧若有若无地笼罩着他们。
通讯中断,内部情况不明,且存在未知的能量场和感知威胁。继续深入风险极大。
陆延昭迅速评估局势。他看了一眼手中微微震动的共振器,又望向那深不见底的入口。
“A组,留守入口,建立通讯中继点,尝试与指挥车恢复联系。b组,跟我下去。” 他做出了决定。机会稍纵即逝,既然门已打开,无论里面是什么,都必须有人去看清。他将那枚微型追踪器悄悄塞入了入口边缘一道不易察觉的裂缝中。
他看了一眼身后的队员,目光沉静而坚定,率先迈步,踏入了那向下延伸的阶梯。惨白的光线吞噬了他的身影,冰冷的“审视”感如影随形。
章末钩子: 阶梯并不长,尽头是一段短短的走廊。陆延昭刚刚踏足走廊地面,两侧墙壁瞬间亮起柔和的蓝光,一个平静的、合成的电子音在空间中响起:“识别:次级权限密钥。欢迎访问‘观测站’。警告:检测到未授权生命体征及武器。‘基石’协议运行中,请保持静默,接受引导。” 走廊前方,一扇光滑如镜的金属门无声滑开,门后的空间广阔得超乎想象,无数指示灯在幽暗中明明灭灭,而在空间的最中央,一个被复杂管线与柔和光晕包裹的、隐约呈现人形的轮廓,正静静地悬浮着。陆延昭的呼吸骤然停滞。
喜欢白夜蚀痕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白夜蚀痕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