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巡展的邀请函像一束光,照进了林溪被困在冷战阴霾中的世界。她反复看着邮件里“为期一个月”的字样,内心剧烈地挣扎着。离开,意味着逃避,但也可能是给自己和彼此一个冷静的空间。留下,则要继续面对工作室令人窒息的低气压和那个看似无解的死结。
最终,想要喘息的本能占据了上风。她回复了邮件,确认参加。点击发送的那一刻,她感到一阵虚脱般的轻松,随之而来的却是更深的茫然——一个月后呢?问题就会自动消失吗?
与此同时,陆辰宇在办公室里,指间无意识地转动着一支笔,目光落在日历上沈玉媛邀约的标记处。他本能地对这个过于“巧合”的会面感到警惕,尤其是苏媛曾作为引荐人出现。但沈玉媛代表的沈氏集团渠道,确实是《纪元》目前突破现有用户圈层、进军更高端市场的绝佳跳板。在商言商,他无法轻易拒绝。
次日下午,陆辰宇准时出现在那家以隐秘和高档着称的会员制茶室。沈玉媛已经到了,她今天穿了一身浅杏色的羊绒连衣裙,妆容清淡,气质温婉,与上次商务会谈时的干练判若两人。苏媛并不在场。
“陆总,很准时。”沈玉媛微笑着起身,举止得体。
“沈小姐。”陆辰宇颔首,在她对面落座。环境清雅,茶香袅袅,但他心底的警惕并未放松。
沈玉媛没有急于谈合作,反而聊起了艺术,从最近的画展谈到古典音乐,显示出极好的修养和广博的见识。她甚至能就《纪元》中某个场景的美学风格,提出颇为内行的见解。
“说实话,陆总,”她放下茶杯,目光真诚地看着他,“我非常欣赏《纪元》的独特气质。它不像很多游戏那样浮躁,里面有思考,有灵魂。尤其是林溪小姐负责的艺术部分,充满了一种……悲悯又坚韧的力量,非常打动我。”
她提到林溪时,语气自然,带着纯粹的欣赏,没有一丝一毫的刻意或打探。
这反而让陆辰宇有些意外。他原本预想了各种商业话术或旁敲侧击,却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开场。
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到了合作上。沈玉媛拿出了非常专业的方案,条款清晰,利益分配合理,显露出沈氏集团的诚意和效率。在整个洽谈过程中,她表现得专业、敏锐,却又不会给人强势压迫之感,分寸感拿捏得恰到好处。
会谈接近尾声时,沈玉媛像是忽然想起什么,语气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惋惜:“说起来,前几天看到一些关于林小姐的不太好的言论,真是……网络时代,人言可畏。陆总,还请多关心一下林小姐,女孩子面对这些,压力一定很大。”
她的话语里充满了“善意”的理解和关怀。
陆辰宇端着茶杯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林溪从未跟他详细提过那些具体的言论,她只是一个人默默承受,然后在争吵时爆发出来。沈玉媛的这番话,无意间像一根细针,刺中了他内心某个柔软而愧疚的角落。
他抿了抿唇,没有接话,只是道:“谢谢沈小姐关心,我们会处理好的。”
沈玉媛了然地点点头,不再多言,恰到好处地维持着安全的距离,却又在无声中传递着一种“我理解你”的信号。
离开茶室,坐进车里,陆辰宇没有立刻发动车子。他靠在椅背上,揉了揉眉心。和沈玉媛的会谈出乎意料的顺利,对方给出的条件甚至比预期更好。这本该是值得高兴的事,但他心里却有些莫名的烦躁。
沈玉媛的“善意”和“理解”,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他和林溪之间此刻的冰冷与隔阂。他想起林溪泪流满面的脸,想起她质问自己是不是“运气好”时的绝望……或许,他真的忽略了她的压力?或许,他应该更耐心一点?
他拿出手机,点开与林溪的对话框。冷战几天来,那个界面依旧停留在他离开那晚。他犹豫着,是不是该主动打破这个僵局。
而此刻,林溪正在公寓里收拾行李。她将几本常用的哲学书和速写本小心地放进箱子,动作缓慢。当她拿起那枚刻着【my prometheus】的指环时,手指微微颤抖。她摩挲着冰凉的金属表面,最终还是将它放回了首饰盒,没有带走。
她需要的是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空间和时间,去弄清楚,没有“陆辰宇女友”这个光环,林溪到底是谁。
就在陆辰宇斟酌着如何发出那条和解信息时,他的手机先响了起来。是宋致远。
“辰宇,”宋致远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你让我暗地里查的事情,有眉目了。”
陆辰宇神色一凛:“说。”
“内部排查暂时没有发现异常。但是,我追踪了那个最早发布‘模仿痕迹’帖子的Ip,经过几次跳转,最终溯源到的地址……虽然做了伪装,但有很大概率,指向的是沈氏集团内部使用的网络节点。”
沈氏集团?
陆辰宇的瞳孔骤然收缩,握着手机的手指猛地收紧。
所以,沈玉媛那番对林溪作品的“欣赏”和“理解”……究竟有几分真心?
喜欢心动限定予你吖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心动限定予你吖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