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阳的心随着无人机传回的画面不断下沉,一股寒意从脊椎窜起,比洞外的低温更刺骨。
在农村长大,
他深知“各人自扫门前雪”不仅是句谚语,更是严冬里生存的铁律——
一旦懈怠,
几个小时大雪就能封门,将人困死屋内。
因此,谁家房顶积雪过厚、门前道路不通,
必定会引来乡邻“这家人完了,不会过日子”的议论。
可此刻,屏幕里是一片令人心悸的死寂。
无人机飞行了很远,才勉强捕捉到一两户房顶和门前有被清扫过的微弱痕迹,
在那无边无际的苍白中,这点人类活动的证据反而显得格外突兀和凄凉。
“这雪如果再不停……”
许阳的声音干涩,“用不了多久,这片地方……就真的快要没人了。”
为了维持某种意义上的正常,他们一直坚持着查看日历的习惯。
许阳的目光落在日历上——腊月初七。
“许阳,快来!”
张月的声音适时响起,带着刻意营造的轻快,
“明天就是腊八了,咱们一起腌腊八蒜!”
她敏锐地察觉到了丈夫低落的情绪。
长久地与世隔绝,对天性善良的人来说是一种煎熬,
过多的共情和忧虑极易滑向抑郁,这是她绝不愿看到的。
许父从储藏室里搬出好几辫编好的大蒜,这都是为了长期保存而提前准备的。
张月把大蒜堆到许阳面前:
“快,扒蒜主力就等你了!任务艰巨!”
许阳深吸一口气,将注意力集中在眼前实实在在的活计上。
很快,小半盆光溜溜、饱满的蒜瓣就堆了起来。
接下来的工序一丝不苟:
蒜瓣用凉白开仔细清洗,
切去头尾便于入味,
再用干净的布彻底擦干每一滴水珠,
然后装入用开水烫过消毒的玻璃罐中,倒入醇香的米醋直至完全没过,
再加入少许糖和盐提升风味。
密封前,在罐口淋上一点点白酒,既能增香,更能防止变质。
只需一两天,翡翠般的腊八蒜就被做好。
除了腊八蒜,张月还拌了一大盆香辣萝卜干咸菜。
萝卜干提前泡发开,挤干水分,
加入盐、老抽、味精、香油、炒香的芝麻,再浇上几大勺精心炼制的红油辣椒,
最后点入一丝白糖提鲜复合味道,
搅拌均匀,顿时香气扑鼻,极其开胃。
至于腊八粥,传统需凑齐八种以上的谷、豆、坚果、药材和果干。
如今条件有限,只能因地制宜:
用了大米、小米做底,加入珍贵的黄豆、花生和红枣,
最后撒上一勺白糖,
熬煮得粘稠滚烫。
这简配版的腊八粥,在此时的洞中,已是无比温暖的奢侈。
桌上还摆着一小碟之前腌好的翠绿黄瓜条。
许母前些日子腌制的咸鹅蛋也被煮熟切开,金红色的蛋黄冒着油,诱人至极。
就着热粥和小菜,一顿饭吃得人从胃里暖到心里。
索菲亚和两个小家伙的伙食也同步改善。
它们的食盆里除了日常的饭食,都多加了一个剥好的清煮鹅蛋。
生产后营养充足的索菲亚皮毛油光水滑,体型丰腴了不少。
两只正值淘气年纪的小狼崽,对着难得的蛋类加餐,吃得呜呜作响,不亦乐乎。
饭后,便是雷打不动的训练时间。
第一个科目是强化名字记忆。
两只小狼并排坐好,听到“战神”或“暗影”的指令,被叫到的那只需要主动出列。
这项训练已持续一周多,成效显着。 第二个科目是物品寻回。
由振振摆放好几样物品,许阳发出指令,要求小狼准确找到并叼回指定物品。
开始时它们还算配合,
但耐心有限,练习几次后便开始耍赖、互相扑咬玩闹。
它们深谙卖萌之道,常用湿漉漉的无辜眼神和毛茸茸的脑袋蹭人,
让许阳那点严厉瞬间瓦解,最多只能进行一番毫无威慑力的“语言教育”。
第三个更专业的训练科目还在筹备中——咬合力训练。
为此,许母和张母最近多了一项繁重的手工活:
缝制专用的咬布。
没有缝纫机,一切全靠手缝。
咬布用双层牛皮制成,中间填入厚实有弹性的海绵,需要极密的针脚才能确保牢固耐用。
两人轮换着手工缝制,进展缓慢却异常认真。
许阳的考量很实际:
这两只小狼从出生就未接触过洞外的残酷世界,
他担心长此以往会磨灭它们与生俱来的野性和本能。
他必须通过人为干预,帮助它们维持住作为狼的生存爪牙。
索菲亚对这一切似乎抱持着一种默许甚至理解的态度。
它通常安静地卧在一旁,目光追随着嬉闹的幼崽,
并未因训练表现出任何焦躁或护崽的攻击性。
或许,它敏锐的直觉能分辨出善恶,明白这些两足生物并无恶意。
喜欢天灾降临:全家囤货万斤苟在山洞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天灾降临:全家囤货万斤苟在山洞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