诬告风波以林凡的大获全胜告终,经此一役,“林氏”的名声非但没有受损,反而因祸得福。市井间议论的不再是“污秽牙膏”,而是“崔家如何卑鄙陷害”、“林东家如何智破奸计”。林凡的形象,从一个单纯的“幸运皇商”,变得更加立体和强悍。
“危机危机,危中有机。”林凡看着连日来不降反升的销售额数据,对王伟和苏婉儿说道,“这次事件,反而给我们做了一次免费的、效果极佳的广告。现在全长安都知道我们林氏树大根深,连崔家都扳不倒,信誉更是坚如磐石。”
王伟嘿嘿一笑,小眼睛里闪烁着精明的光芒:“兄弟,既然热度这么高,咱们得趁热打铁啊!光靠口碑传播还不够,得来点更直接的,让‘林氏’两个字,刻进每个长安人的脑子里!”
林凡赞许地点点头:“正合我意。之前我们用过‘小广告’,效果不错。这次,我们玩个更大的。”
一个结合了现代营销理念与唐代实际情况的推广计划,在林凡的主导下迅速成型。他要将这次舆论上的胜利,彻底转化为商业上的胜势。
几天后,长安城的大街小巷,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林氏风暴”。
首先,是改良版的“小广告”铺天盖地。这次不再只是简单的红纸黑字,林凡让工匠雕刻了带有“林氏”Logo(一个抽象的林木环绕的“林”字)的印花版,用不同颜色的颜料,在各种显眼的墙壁、告示栏上批量盖印。广告语也极具煽动性:
“林氏百货,陛下都说好!”
“谣言止于智者,好货源于林氏!”
“牙膏升级,白玉无双,限时特惠!”
“林氏烧烤,吃了都说绝!”
“方便面,行军必备,居家良品!”
这些简单、重复、朗朗上口的标语,配合无处不在的标识,形成了强大的视觉冲击。
其次,王伟想出了一个“无厘头”却效果奇佳的点子——“林氏口号征集令”。他在东市、西市等人流密集处搭起台子,宣布但凡能当着众人面,大声喊出带有“林氏”二字且新颖有趣口号的,即可获得“林氏优惠券”或一小份免费方便面。
一时间,长安街头出现了无数“段子手”:
“林氏林氏,发财致富!”
“今天吃林氏,明天变贵族!”
“林氏方便面,一碗解千愁!”
“林氏烧烤香,神仙跳墙来!”
各种或朴实、或夸张、甚至搞怪的口号层出不穷,引得路人哄笑连连,参与度极高。王伟甚至亲自下场,带头喊出了“林氏出品,必属精品!信林氏,得永生!”的雷人标语,将气氛推向高潮。这种互动式的营销,在这个时代堪称石破天惊,极大地增强了民众的参与感和对“林氏”品牌的记忆度。
与此同时,林凡授意旗下所有店铺,统一开展“庆祝沉冤得雪,感恩回馈全城”的促销活动。折扣、买赠、抽奖(奖品从方便面到香水不等)等多种手段齐上阵。“林氏百货”店内人山人海,销售额屡创新高。
就在林凡的商业推广进行得如火如荼时,尉迟宝琳那边传来了关于登州郑商人的更深入消息。
“查清了。”尉迟宝琳亲自来到林府,面色凝重,“那个郑商人,明面上是做香料生意,暗地里,却与登州一带的倭国商馆往来密切,经常帮他们处理一些见不得光的货物,同时也为一些权贵采购海外奇珍,充当中间人。他此次来长安见周斌,似乎是为了一批被市舶司扣下的‘特殊香料’通关的事情,但因为价格没谈拢,闹翻了。”
“特殊香料?”林凡敏锐地抓住了重点。
“嗯。”尉迟宝琳压低声音,“我的人设法查看了货物清单,那批所谓的‘香料’,成分可疑,与我朝常见香料迥异,倒像是……某种未经提炼的矿石和植物混合物,带有淡淡的异香,但闻久了让人头晕。市舶司的老查验吏觉得有问题,才扣下的。”
矿石和植物混合物?异香?头晕?林凡心中一动,这描述,让他联想到某些具有致幻或麻醉作用的东西。
“周斌想帮他通关?”
“应该是收了好处,想行个方便,但对方压价太狠,或者周斌背后的人要求的抽成太高,导致没谈拢。”尉迟宝琳分析道,“这个周斌,胆子不小,什么钱都敢赚。”
就在这时,王伟兴冲冲地拿着一封盖着异域火漆的信跑了进来:“兄弟!萨珊!萨珊商队来信了!第一封情报!”
林凡精神一振,立刻接过信件拆开。信是萨珊用波斯文写的,由阿罗憾帮忙译成了汉文。前面大部分内容是例行问候和表达对样品销售前景的乐观预测,但最后一段,却让林凡和尉迟宝琳都屏住了呼吸。
“……尊贵的朋友,遵照您的嘱托,我留意了关于倭国的信息。归途船队曾在岭南停靠补给,听闻当地海商提及,近年倭国船只活动频繁,不仅限于官方遣唐使,更有许多身份不明的商船,往来于登州、明州乃至岭南外海。他们似乎对大唐的矿物、书籍、工匠技艺极为感兴趣,尤其是一种名为‘石漆’(石油)的黑色油脂……另,有传言称,倭国某些贵族,正暗中支持一些活跃于新罗、百济沿海的海盗,劫掠商船,绑架工匠……望君警惕。”
信的内容不长,但信息量巨大!倭国对石漆感兴趣?支持海盗绑架工匠?这完全印证了林凡之前的猜测,对方的所图甚大!
“石漆……他们也在找石漆?”林凡想起自己之前尝试提炼石油引发爆炸的事。
“支持海盗……绑架工匠……”尉迟宝琳脸色铁青,“这群倭人,狼子野心!”
萨珊的信,像一块拼图,将之前零散的线索——倭国特制布料、疑似火药配方的毒烟、对矿物和工匠技术的渴求、以及可能与海盗的勾结——串联了起来。一个模糊但危险的轮廓逐渐清晰:有一股来自倭国的势力,正通过商业、贿赂、甚至非法手段,试图窃取大唐的先进技术和资源,其目的绝不仅仅是财富那么简单。
而周斌、登州郑商人、乃至崔明、王锴,很可能是在不知情或知情的情况下,被这股势力利用,或者与之进行了某种利益交换。
“必须尽快弄清楚,那批被扣的‘特殊香料’到底是什么!还有,周斌背后,除了长孙家的影子,是否还有更深层的联系!”林凡感到事态紧迫。
他看向尉迟宝琳:“尉迟兄,能否想办法,让我们的人亲眼看到那批被扣的货物?或者,弄到一点样品?”
尉迟宝琳沉吟片刻,重重点头:“我来想办法!市舶司里,也并非铁板一块。”
林凡又对王伟吩咐:“让我们的人,加紧对周斌和那个郑商人的监视。另外,想办法散出消息,就说我们林氏商号,对海外各种奇特的矿物、植物样本很感兴趣,愿意高价收购,尤其是……带有异香的。”
王伟立刻明白了林凡的意图:“兄弟,你这是要引蛇出洞,顺便收集证据?”
“没错。”林凡眼神锐利,“对方在暗,我们在明,太过被动。既然他们想要技术,想要资源,那我们就摆个擂台,看看他们敢不敢接招!”
营销的喧嚣之下,一场关乎国家技术与安全利益的暗战,已悄然升级。林凡知道,他面对的不再仅仅是商业对手,而是隐藏在国家阴影下的蛀虫与饿狼。
(第53章 完)
喜欢大唐第一物流供应商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大唐第一物流供应商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