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尔那缕混合着探究与问候意味的“织光”意念,如同投入古井的石子,沿着那条连接王宫遗址深层的“网线”,悄无声息地沉入无边的黑暗与沉寂。他全神贯注,【初织之心】的搏动都放缓了节奏,所有的感知都凝聚在这条细微的通道上,等待着可能来自另一个“编织者”的回响。
时间在极致的专注中仿佛被拉长。一秒,两秒……十秒……
就在艾米尔以为这次叩问将如之前那般石沉大海,准备谨慎撤回意念时——
一股微弱、迟滞、仿佛隔着万古尘埃传来的意念波动,如同沉睡者被惊扰后无意识的呢喃,顺着那条“网线”,缓缓地、断断续续地流淌回来。
那意念并非语言,更像是一段破碎的、充满疲惫与沧桑的“记忆回响”:
“……光……陌生的光……不是‘祂’的怒火……也不是‘它们’的窃窃私语……是……新的……线头?”
“……多久了……墓土……如此厚重……连‘织命’都变得……如此……艰难……”
“……不对……这光的韵律……带着‘生’的躁动……与‘彼方’的……印记?‘园丁’们……也终于……按捺不住了吗?”
“……呵……妄图……在崩坏的乐章上……绣补……新的花纹?徒劳……亦或……是变数?”
断断续续的意念碎片,充满了令人费解的词汇——“祂”、“它们”、“织命”、“墓土”、“园丁”、“彼方”、“崩坏的乐章”……每一个词都仿佛承载着沉重而古老的秘密。这意念的主人,似乎处于一种半梦半醒的状态,对艾米尔的“叩门”既感到一丝好奇,又带着一种深入骨髓的疲惫与……某种近乎漠然的悲观。
艾米尔心中震动不已。从这破碎的回响中,他可以确定几件事:
第一,对方确实是一位“编织者”,而且其传承可能比“守墓人”和“春聆谷”更加古老,甚至可能涉及到“织光之痕”源头的一些秘密(“织命”?)。
第二,对方的状态极其糟糕,似乎被某种东西(“墓土”?)长久压制或封印,连“编织”都变得异常艰难。
第三,对方似乎知晓地魂(“祂”的怒火?)和“神谕”(“它们”的窃窃私语?)的存在,并且对“春聆谷”(“园丁”?“彼方”的印记?)也有所感知。
第四,对方对艾米尔试图“织补”的行为,抱持着一种近乎宿命论的悲观看法,称之为“在崩坏的乐章上绣补花纹”,认为可能是徒劳。
这是一个极其危险而又可能蕴含着巨大价值的信息源!
艾米尔没有立刻回应这些碎片化的信息,他知道以自己目前的理解力和力量层次,贸然深入交流可能适得其反,甚至可能触怒这位古老而状态不稳定的存在。他需要更谨慎地处理这段突如其来的“连接”。
他小心翼翼地维持着意念通道的稳定,同时将自身那“守护与织补”的核心意念,以及从“铁砧峡谷”、“旧城星火”等处感受到的、那些微小却真实的“生机”与“希望”的反馈,如同展示样本般,更加清晰、更加平和地传递过去。他没有争辩,没有祈求,只是平静地呈现着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以及其所带来的、哪怕微不足道的积极变化。
那暮气沉沉的意念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消化这些“样本”。随后,传来一声极其轻微、仿佛来自灵魂深处的叹息:
“……生机……如蜉蝣……朝生暮死……希望……如风中残烛……微弱……但……确实……存在……”
“……年轻的……线头……你……很有趣……但也……很危险……”
“……‘墓土’在松动……‘它们’在低语……‘乐章’的终章……即将奏响……你的绣补……或许……能延缓几个音符……但……无法改变……最终的旋律……”
“……走吧……在未被‘墓土’彻底淹没……或被‘它们’发现之前……离开……这片……即将沉眠的……织锦……”
意念到此,彻底断绝。那股暮气沉沉的波动如同潮水般退去,消失得无影无踪,那条连接王宫遗址深层的“网线”也恢复了之前的死寂,仿佛刚才的一切都只是幻觉。
但艾米尔知道,那不是幻觉。
他缓缓收回意念,【初织之心】的光芒微微闪烁,反映出他内心的波澜。
“暮影织者”……他在心中为这位古老的存在暂时命名。
这次短暂的接触,信息量巨大,也带来了更多的谜团和沉重的压力。“墓土”、“它们”、“织命”、“乐章终章”……这些词汇背后,似乎指向一个更加宏大、更加绝望的图景。连这位古老的“暮影织者”都如此悲观,认为一切的挣扎都只是延缓,无法改变最终的结局。
然而,艾米尔并未被这股悲观情绪吞噬。
相反,“暮影织者”最后那句关于“生机如蜉蝣,希望如残烛”却“确实存在”的承认,以及对他“有趣”却“危险”的评价,反而更加坚定了他走下去的决心。
纵然是蜉蝣,也要奋力振翅;纵然是残烛,也要燃烧至最后一刻。
他的织补,或许无法改变最终的“旋律”,但只要能为这崩坏的“乐章”多增添几个充满生机的音符,为那些在黑暗中挣扎的生命多争取一丝喘息之机,那便是值得的。
而且,“暮影织者”的存在本身,也证明了这条路上,他并非绝对的孤独。尽管对方态度悲观而疏离,但至少,他们感知到了彼此。
他将这次接触获得的所有信息——那些破碎的词汇、那股暮气沉沉的意念、以及对方对“生机”的微妙承认——都深深烙印在【初织之心】中,留待日后慢慢解析。
当前最重要的,依旧是巩固自身,壮大星火,应对迫在眉睫的危机。
他再次将注意力投向那些活跃的“织点”和“星火”。
“铁砧峡谷”的“家园”依旧在稳固;“旧城图书馆”的研究仍在深入;“西部绿洲”的自救行动卓有成效;“边境小镇”的理性圈子正在扩大影响力……
他的“微澜”行动,正在这片绝望的土地上,激起一圈圈充满韧性的涟漪。
而与此同时,他也通过“网线”,清晰地感知到,极北之地的“冰噬”阴影仍在缓慢而坚定地扩张,其冰蓝色的死亡脉络已经侵蚀到了更南方的区域;“神谕”的狂热仪式似乎在多个地点同时加剧,引动的“冰噬”之力也变得更加凝练;火种内部的搜索与监控网络也收得更紧,显然没有放弃对“异常”的追查。
危机四伏,如履薄冰。
但艾米尔的心,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平静。
他明确了自身的道路,知晓了前路的艰险,也窥见了更深层的秘密。
他不再仅仅是一个挣扎求存的逃亡者,一个试图弥补过错的少年。
他是织光者,是连接星火、编织微澜的“线头”。
无论最终的“乐章”如何奏响,他都将在这片崩坏的织锦上,绣下属于“生”的纹路,直到……最后一刻。
深渊之中,【初织之心】的光芒稳定而坚定。
下一次“微澜”,将指向何方?
艾米尔将意识投向一条连接着南部山区、某个正遭受异常能量侵蚀而导致作物枯萎的村庄的“网线”。
或许……可以尝试,引导山间清泉的些许水汽,去滋润那些干渴的根茎?
意念微动,银梭再引。
织网不息,微澜不止。
喜欢幕后:改造人类文明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幕后:改造人类文明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