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号早上六点,林舟被窗外的蝉鸣叫醒。他翻了个身,摸过枕边的笔记本,把昨天整理的“答辩问答”又看了一遍,确认“Stc89c52单片机参数”“mySqL数据库配置步骤”这些关键点都记牢了,才慢悠悠地起床。
“小林,今天还去图书馆啊?”母亲在厨房熬粥,见他出来,顺口问了句。
“不去了妈,我今天要改ppt,下午去网吧弄。”林舟接过母亲递来的热粥,喝了一口,突然想起自己的ppt全是文字,连张示意图都没有——答辩时评委看满屏文字容易走神,要是能加几张手绘的架构图、终端机示意图,肯定能加分。
吃完饭,林舟揣上U盘和50块钱,往家附近的“晨光文具店”走。这家文具店开了十几年,店主王阿姨是个热心人,林舟从小学到高中的文具几乎都是在这儿买的。
刚走到店门口,就听见王阿姨的声音:“小林来啦?要买啥?笔还是本子?”
“阿姨,我要两张A3画图纸,一盒黑色彩笔,再要支勾线笔,最好是0.5毫米的。”
林舟指着货架上的文具,突然想起系统签到,赶紧在心里补了句,“系统,签到。”
【叮!检测到宿主在“创意辅助地(晨光文具店)”签到,恭喜获得奖励:“ppt版式设计模板(基础版)”(已存入系统空间,包含标题字体搭配、分栏版式、图表插入建议)。】
林舟心里一喜,立刻在系统空间里点开模板。
模板里有三种常用版式:“标题+内容分栏”适合介绍功能,“图表+文字说明”适合展示技术架构,“案例+总结”适合讲应用场景;还标注了字体搭配——“标题用加粗宋体24号字,内容用微软雅黑14号字,重点内容标蓝色”,甚至连行距设置“固定值22磅”都写得清清楚楚。
他之前做的ppt简直就是“文字堆砌”:首页标题和副标题挤在一起,字体大小不一;功能介绍页一整段文字密密麻麻,连个分段都没有;自己看着都别扭,更别说评委了。
这个模板正好解决了他的难题,他赶紧掏出手机,把模板里的版式和字体要求拍下来,打算下午改ppt时照着做。
“小林,买这些干啥呀?高考完还忙设计?”王阿姨把画图纸、彩笔装进塑料袋,递给他,又多送了他一张便签纸,“这纸质量好,画图不洇墨。”
“谢谢阿姨,我准备个比赛,要做ppt,加几张图看着清楚。”林舟付了钱,接过塑料袋,又跟王阿姨聊了两句,才往家走。
回到家,林舟把画图纸铺在客厅的茶几上,开始手绘示意图。
他先画“智能校园管理系统架构图”:用黑色彩笔在纸上画了三个方框,分别标注“终端机层”“数据库层”“电脑端层”,再用箭头把三个方框连起来,箭头旁边写“数据传输”;“终端机层”下面又画了五个小方框,标上“考勤终端”“预约终端”“查询终端”“教师终端”“管理员终端”,每个小方框旁边都画了简单的图标——考勤终端画个打卡机,预约终端画个日历。
接着画“校园终端机示意图”:画了个长方形当终端机机身,左边标“刷卡区”(画个小卡片),中间是“2.4英寸屏幕”(画个小长方形),右边画了三个按钮,分别标“确认”“返回”“查询”,按钮下面还写了“操作逻辑:刷卡→选功能→确认”。
他画得不算专业,但线条工整,标注清晰,一眼就能看明白。
画完两张图,已经快中午了。林舟把图纸晾干,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书包,又在家过了一遍答辩流程,才骑着自行车去“星空网吧”。
这家网吧离他家不远,在一条小巷里,门口挂着“未成年人禁止入内”的牌子,里面摆着几十台老式台式机,键盘上积了点灰,但网速还算快。
“老板,开两小时机,要个靠里的位置。”林舟掏出身份证,递给吧台的网管。
“小林啊,今天不查资料了?”网管认识他,笑着把身份证递回来,指了指里面的空位,“靠里的位置有扫描仪,你上次说要扫东西,正好用。”
林舟谢过网管,走到靠里的位置坐下,打开电脑。
windows xp系统的开机界面跳出来,他先把手绘的两张图用扫描仪扫进电脑,保存成JpG格式;然后打开ppt软件,开始按照系统给的模板修改。
首页直接用“标题+副标题”版式:大标题“智能校园管理系统”用加粗宋体24号字,副标题“——基于终端机与本地数据库的校园效率解决方案”用微软雅黑16号字,标题下面还加了行小字“参赛选手:林舟 学校:江城一中”,整体看起来简洁又正式。
功能介绍页改成“左右分栏”:左边用蓝色字体列功能名称——“1. 智能考勤 2. 教室预约 3. 资源查询 4. 数据统计”,右边对应写功能说明,比如“智能考勤:学生刷卡自动记录时间,数据实时同步至数据库,避免人工登记出错”,每个功能说明后面都加了个小图标,跟手绘示意图上的图标对应。
技术路径页用“图表+文字说明”:左边插入扫好的架构图,右边分三点写技术要点——“1. 硬件:采用Stc89c52单片机,成本35元\/片;2. 数据库:使用mySqL本地数据库,支持多终端同时访问;3. 通信:采用485协议,传输距离1200米,覆盖全校园”,技术要点里的关键数据用蓝色标注,格外醒目。
最后新增“应用场景”页,用“案例+总结”版式:上面写了个真实案例——“高三(2)班王老师需使用多媒体教室,通过教师终端刷卡→选择‘教室预约’→选日期和时间段→确认,系统自动查询数据库,若该时间段无冲突,直接生成预约单;若有冲突,弹出‘已被高一(1)班预约’的提示,避免人工登记冲突”,案例下面加了句总结:“该场景可减少人工协调时间30分钟\/次,提升校园管理效率”。
修改ppt的过程中,网吧里来了几个学生,吵吵着打《穿越火线》,键盘敲击声和喊叫声此起彼伏。林舟没受影响,专注地调整字体、行距、图片位置,连图片的大小都反复调整,确保在屏幕上显示完整。
下午四点多,ppt终于改完了。林舟反复播放了三遍,确认没有错别字、格式错误,连每页的切换动画都调好了——只用简单的“淡入淡出”,不搞花里胡哨的效果,避免分散评委注意力。
他把改好的ppt存进U盘,又备份了一份在自己的邮箱里(怕U盘丢了),才关掉电脑。
走出网吧时,夕阳已经西斜,把小巷的影子拉得很长。晚风带着夏凉吹过来,吹散了网吧里的烟味。
林舟摸了摸口袋里的U盘,心里格外踏实——ppt从“文字堆砌”变成了“图文结合”,答辩时肯定能给评委留下好印象。
路过水果店时,他还买了一串葡萄,打第6章 图书馆的签到与答辩准备算带回家给父母吃,想着明天答辩完,就能跟他们好好说说比赛的事了。
喜欢重生在2008签到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重生在2008签到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