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

墩墩大大亚亚头

首页 >>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 >>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奥特格斗传说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将军好凶猛护花大国士那些年西游的兄弟修罗武神华夏先祖屹巅峰扶明录娘娘,你也不想让皇上知道吧!亮剑:我只打硬仗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 墩墩大大亚亚头 -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全文阅读 -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txt下载 -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2章 诏狱森森,暗手布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浙东小县的客栈房间,仿佛成了一个被世界遗忘的孤岛。连绵不绝的雨丝,如同天幕被撕裂后淌下的无尽泪水,将整个世界笼罩在一片灰蒙蒙的水汽之中。远处的山峦隐匿在浓雾里,近处的街巷被雨水洗刷得泛着清冷的光。屋檐下水珠串成线,滴滴答答地敲击着青石板,仿佛在计算着时间的流逝。

窗扉半掩,留下寸许缝隙。林霄静立其间,身形几乎与房内昏暗的光线融为一体。昨日初闻那惊天消息时的震惊与悸动已悄然褪去,如同潮水般退去,露出冰冷坚硬的礁石。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致的、近乎麻木的冷静,那冷静如同冰水般,缓缓浸透他的四肢百骸,冻结了沸腾的情绪,只留下绝对理性的思辨。他的指尖无意识地、有一下没一下地轻叩着潮湿的窗棂,目光却锐利如隼,试图穿透那重重雨幕,看清这迷离雾气背后涌动着的、残酷的真相。

胡惟庸伏诛的消息不像是一道惊雷,而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震动了整个帝国的根基。朝野上下,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无不被这惊天变故所震撼。表面的平衡被彻底打破,余震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四面八方扩散,搅动着每一个角落。

接下来的两日,关于京城的零星信息开始通过各种隐秘或公开的渠道,碎片化地、陆陆续续地传来。驿道上的加急塘马比往日更加频繁,马蹄踏过泥泞道路时溅起的浑浊水花,似乎都带着一种不同寻常的紧迫与肃杀气息。这些风雨无阻的驿骑带来的不再是单一的、冠冕堂皇的朝廷檄文,而是各种真假难辨、支离破碎、却足以令人心惊肉跳的传闻与揣测。

客栈大堂里,茶肆角落中,甚至县衙门口那对石狮旁,都聚集着三三两两、窃窃私语的人群。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复杂难言的表情——恐惧中掺杂着按捺不住的好奇,忧虑中透着一丝难以言说的、对于巨变本身的兴奋。在这信息相对匮乏的浙东小县城,任何一丝来自权力中心京城的消息,无论多么模糊,都显得格外珍贵,吸引着无数耳朵。

林霄像一块沉默而贪婪的海绵,无声无息地浸入这潭信息浑水之中,静静地吸收着一切可能有用的浮光掠影。他选择坐在客栈大堂最不起眼的角落,背靠着墙壁,点一壶最便宜的、涩口的粗茶,面前摆着一碟几乎未动的花生米。他看似漫不经心,眼神低垂,仿佛专注于碗中浮沉的茶梗,实则每一句飘入空气中的窃语、每一个旁人压抑的惊叹、甚至说话者语气里细微的颤抖,都清晰地、分门别类地落入他高度警觉的耳中。

他听到风尘仆仆、满脸疲惫的驿卒们凑在一起,就着劣酒压低声音交谈:“……不得了了……北镇抚司的诏狱都快塞不下了!连日来押进去的官员络绎不绝,铁链拖地的声音哐啷哐啷,日夜不绝于耳。听说夜里都能听到里面传出的惨叫声,凄厉得让人毛骨悚然,隔着几条街都听得心头发颤……”

一个刚从京城贩货回来的客商,面带惊魂未定之色,神秘兮兮地向同桌的同伴透露,声音压得极低:“……何止是京官!好多在外地任职的官员,甚至还没得到消息,就直接在任上被锁拿进京了!漕运上的一个督粮官,姓王…对,好像就叫王庸!就在名单上!船还没靠岸,锦衣卫的人就直接跳上船拿人了!那场面,啧啧,官帽都掉运河里了……”

茶桌另一端,几个本地小吏模样的人心有余悸地低声附和:“……永嘉侯府被围了!里三层外三层全是穿着飞鱼服、配着绣春刀的锦衣卫。说是涉嫌同谋!侯爷本人被勒令府中待参,不得出入!那可是开国功臣之后啊,说围就围了……”

更有人在一旁唏嘘不已,摇头叹息:“……都察院那位素来以刚正不阿着称的韩青天,韩宜可大人,听说也受了牵连……有御史弹劾他……弹劾他什么?勾结胡党余孽?这真是……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

每一个信息碎片,都让林霄心中的那张局势图变得更加清晰,也更加残酷。他的大脑如同精密的机械般高速运转,冰冷地分析着每一个情报:

“王庸果然落网!漕运、粮秣这条线是胡党贪腐的重灾区,陛下绝不会放过。永嘉侯被围…意料之中,他是胡惟庸的死党,掌握京营兵权,皇帝必然首先控制。韩宜可被弹劾?…哼,兔死狗烹?还是胡党余孽的反扑构陷?恐怕是皇帝借机敲打清流,平衡朝局的手段。”

他尤其敏锐地捕捉着一切与“诏狱”相关的词。那是锦衣卫北镇抚司管辖下的人间地狱,高墙深院,铁窗阴冷,进去者九死一生。无数真实的罪证将在那里通过最残酷、最非人的方式被撬出来,同样,也会有无尽的攀咬、构陷和谎言在那里滋生蔓延。王庸既被投入诏狱,他经手的那几笔涉及北疆军需粮秣的糊涂烂账,必然会被列为重点清算对象,每一笔不清不楚的开支都会被放大检视。

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一个或许能顺势将王庸彻底钉死在那根耻辱柱上,并有可能从混乱中牵扯出更深、更隐蔽线索的机会!林霄的指尖在粗糙的茶杯边缘轻轻摩挲,眼中闪过一丝极其锐利而冰冷的光芒。

但他现在远在浙东,身处这个被雨水浸泡的小县城,根本无法直接接触到诏狱的审讯。他必须用更加隐蔽、更加巧妙的方式,将“弹药”送进去,让该得到证据的人“偶然”发现它。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那份在翰林院典籍库就已记下的关键线索——关于王庸督粮北疆时那三笔巨额“鼠耗”的记录。这份东西,必须让它“恰到好处”地出现在负责查办王庸案的锦衣卫官员面前。

不能直接送去,那太明显,等于自曝身份和目的。

不能通过苏婉或韩宜可可能残存的渠道,他们自身如今恐怕都已难保,一举一动必在严密监视之下,更容易引来灭顶之灾。

必须让它看起来像是一个偶然的、意外的发现,来自于一个看似完全无关的、甚至可能对胡党抱有怨气的源头,一个足以取信于人的、合理的出处。

一个完整的计划在他脑中迅速成型——利用那本即将要送还的、夹带着“私货”的古书作为载体。

他立即起身回到房间,闩好门闩。从行囊最底层取出那本用来伪装的《工部营造则例》残卷。这本书表面看来平平无奇,实则内页已被他悄悄拆开并夹藏了王庸罪证摘要。

他铺开宣纸,研磨墨锭,开始以一种模仿老吏抱怨口吻的笔迹,写下一份看似无关痛痒的“呈报”。这笔迹略显潦草,语气谦卑中带着几分无奈,完全符合一个长期不得志的底层书吏的形象:

“……卑职谨查,七年前至九年前北疆军粮转运档册中,雁门、大同、宣府三处‘鼠耗’数额巨大,远超常例,疑点甚多。然相关押运损耗清单字迹模糊,纸张脆黄,似有人为损毁之嫌。卑职人微言轻,不敢妄断,唯恐贻误要务,恳请上官明察……”

他在这份精心炮制的“呈报”里,只重复了档案中明面存在的、可供查证的疑点,并未加入任何自己的推断和直接指控,措辞谨慎,完全符合一个底层书吏发现问题时正常的上报流程与口吻。然后,他将这份“呈报”小心地折叠成细条,塞进了那本《工部营造则例》的内页特制夹层中,与他自己的那份真正的、更详尽的“黑料”摘要紧密放在一起。

“第一步完成。”林霄心中默念,眼神冰冷,“这本‘有问题’的书,现在需要一个合情合理的理由被送出去,并最终能‘偶然’地落到一个合适的、有心的锦衣卫人员手中。”

接下来,是选择传递的链条。这至关重要。他闭目凝神,脑海中如同展开一幅无形的地图,仔细检索着离京前布下的那些零星暗桩和可能利用的人际关系网。这条链条必须足够长,环节足够多,足够曲折迂回,才能确保安全,即便某一环断裂,也难以追溯源头。

“不能通过官方驿站系统传递这本书,目标太大,风险太高。需要一个民间渠道,一个能合理接触到文书档案、又可能对胡党及其党羽心存不满的中间人。”

他突然想起一个人——通州码头那个卖炊饼的老汉曾无意中提起,他有个远房侄子,在京城某位清流官员家中做仆役。而那位官员,恰好在去年因一件小事被王庸当众羞辱过。这条线,足够隐蔽,也足够赋予“发现罪证”一个合理的动机——仆役替主家出气,故意找茬。

林霄再次提起笔,用早已熟练的隐语写下密令,指示通州码头的暗桩——那个卖河鲜的年轻人,让其设法将“找一本《工部营造则例》核对河工旧档”的请求,辗转传递给那位仆役。而这本书,林霄会以“核查完毕,发现无用,需退还京城”为理由,通过驿馆系统“正常”发回翰林院,但收货地址会稍作修改,变成那个仆役能接触到的地方。

他在脑中反复推演着整个流程的每一个细节:“仆役收到书,翻阅时意外发现内页的‘呈报’,会以为是自己‘意外’发现了重大的线索。他对王庸有旧怨,出于义愤,或是出于讨好主家、甚至自己想借此邀功请赏的心理,大概率会想办法将这本书和他的‘重大发现’上报…上报给谁?他最可能接触到的、有权势的执法者…或许是正在负责查抄王庸家产的锦衣卫小旗官?甚至可能是某个与清流关系尚可、愿意接这种‘民间投献’的锦衣卫中层?”

个计划层层嵌套,利用了多重信息差和人性中的弱点。每一个环节都看似偶然,合乎情理,即便某一环暴露,被严刑拷打,也很难追查到真正的源头——远在浙东、仿佛只是一个过客的林霄。

他将发书的指令和新的密令再次用油纸仔细包裹好,推开房门,轻咳一声。常年跟随他的车夫立即从走廊阴影中现身,沉默地接过密令,转身融入楼梯口的黑暗中,准备通过漕运暗桩送出。

做完这一切,窗外天色已然昏暗。雨不知何时停了,但厚重的乌云并未散去,依旧沉甸甸地压在天际,仿佛在无声地积蓄着力量,准备下一场更大、更猛烈的风暴。林霄推开窗,一股冰冷潮湿、带着泥土和腐朽草木气息的空气立刻涌入房间,令他精神为之一振。

他仿佛能听到,千里之外的京城,那座森严的诏狱深处,铁链拖沓在地面的刺耳摩擦声,刑具碰撞的金属声,以及压抑的、非人的哀嚎。无数人的命运正在那高墙之内被残酷地改写、碾碎。权力博弈的巨大棋盘上,每一个人都可能是棋子,身不由己;而即便是看似超然的棋手,又何尝能完全掌控自己的命运?今日的执子者,明日或许就会成为棋盘上任人宰割的囚徒。

而他,这个隐藏在风暴边缘的布局者,刚刚悄无声息地投下了一颗或许能影响某个微小角落结局的棋子。这一步棋走得险峻而精妙,如同在万丈悬崖边沿起舞,细如发丝,稍有不慎,便是身死道消,万劫不复。

暗手已然布下,网已撒开。

接下来,便是静待那微小的涟漪,能否在血色的漩涡中,荡漾开去。

林霄的脑海中最后定格在一个想象出的画面上:诏狱幽深曲折的走廊里,火光微弱,投下扭曲跳动的阴影。一名低阶的锦衣卫人员,或许是因为无聊,或许是出于一丝好奇,拿起了那本看似无关紧要的旧书,眉头微皱,疑惑地、随手翻开了内页……

雨后的微风拂过他的面颊,带来远方模糊的更鼓声。林霄缓缓关窗,将渐浓的夜色阻隔在外。房内油灯如豆,在他深不见底的眼眸中投下两点微光,明灭不定。

喜欢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穿书后和反派boos同生共死了永恒剑主旧金山往事娇娇王妃驾到,疯批王爷宠入骨尸王噬宠:妖女要翻墙重生1990之改写人生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纯情校医直播:老登,鬼火停你家楼下咯!七零位面小军嫂综武:锦衣卫,摸尸就能变强和离后王爷真香了我成了六零后一键修炼在线变强小鲜肉从军记九十年代小奋斗雾都侦探二次元日常物语婚婚欲睡:腹黑老公请节制快穿:总裁攻略手册
经典收藏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帝国联盟全军出击:从小山村到百万雄师初唐峥嵘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朱门华章录我于历史中长生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被弃后,我入寒门科举成状元七十年代那场战争被女帝退婚后,我捡走了她妹妹白话历史兴衰演义郭嘉宋末风雨之白衣天下秦有锐士重生从三皇五帝开始无双毒士:女帝劝我善良绝对荣誉大宋祖王爷
最近更新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大秦:开局人屠,杀敌就变强龙椅上的欲望:情锁宫闱之殇穿回渭北做刀客祖宗们,时代变了全族扶我青云志,我赠族人朱紫袍挽天倾之南明复兴不当官了,逃荒保命要紧!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梦回贞观,我成王珪次子我靠九阳神功横推武当开局乱世成流民,我携妹打天下重生从三皇五帝开始魂穿水浒:我竟成了童贯义子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宸晏匠梦:林衍的火器传奇在造大明红楼:父不争气,我亲自上阵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 墩墩大大亚亚头 -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txt下载 -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最新章节 -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