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间郡,靠山屯。
被赵破虏秘密选定为第一批红焰薯试种点的十户人家,在开春后,便按照公主府农师指导的方法,小心翼翼地将那些珍贵的薯苗移栽到了精心整理过的田地里。这些农户都是王老栓精挑细选出来的,老实本分,对公主殿下感恩戴德,将这几亩试验田看得比自家性命还重。
这一夜,月黑风高。两条鬼鬼祟祟的黑影,借着夜色的掩护,悄无声息地潜到了试验田附近。他们怀里揣着油囊和火折子,眼中闪烁着恶毒的光芒。
“就是这儿了!把这些妖苗烧了,看那女人还怎么逞能!”其中一人低声道。
另一人点头,正要拿出火折子,忽然
“嗖!嗖!”
两支弩箭破空而来,精准地射穿了他们手持火折子的手腕!
“啊!”两人惨叫声刚刚出口,就被从田埂旁、草垛后猛然跃出的几条黑影扑倒在地,刀锋瞬间架上了他们的脖颈。
火把亮起,映照出赵破虏冰冷的脸庞。他早就料到李铭的人可能会对试验田下手,早已布下了天罗地网。
“拿下!仔细审问!”赵破虏下令。
几乎是同一时间,平陆郡境内,几个被李铭暗中收买、试图煽动灾民闹事的痞棍头目,也在刚刚开始串联鼓噪之时,就被早有准备的郡兵一网打尽。
李铭精心策划的“实际行动”,在初颜严密的防备面前,如同撞上铁板的鸡蛋,瞬间粉碎。
消息传回李铭耳中,他气得几乎吐血,却又感到一阵彻骨的寒意。他发现自己仿佛是在和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在的对手下棋,自己每走一步,对方都早已料定,并布好了陷阱等着他。
恐慌,如同冰冷的毒蛇,再次紧紧缠住了他的心脏。
妖风虽起,却未能撼动根基。民心似水,已悄然汇聚成溪。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胜负的天平,正在向着初颜公主,缓缓倾斜。
时光流转,夏去秋来。酷热的暑气被几场秋雨涤荡殆尽,天空变得高远湛蓝,空气中弥漫着谷物成熟的芬芳。对于大渊的百姓而言,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是决定一年生计的关键时刻。而今年的这个秋天,因为一种名为“红焰薯”的新作物,被赋予了更多不寻常的意义。
京城朝堂之上,关于红焰薯的争论从未停歇。李铭一党及其附庸,依旧抓住“来历不明”、“耗损地力”等话题不放,时不时就要拿出来攻讦一番。而支持初颜的官员,则反复强调其解决饥荒的巨大潜力,双方唇枪舌剑,僵持不下。
然而,所有的争论、猜疑、诋毁,都将在这金秋时节,迎来最直接、最无可辩驳的审判——产量。
京郊,西山皇庄。
这一日,庄严肃穆。皇庄内外戒备森严,不仅有京兆尹的衙役,更有宫廷禁卫的身影。因为今天,皇帝萧景琰将携部分重臣,亲临此地,观摩红焰薯的收获!
消息早已不胫而走,无数百姓聚集在皇庄外围,翘首以盼,都想亲眼看看这被传得神乎其神,又饱受争议的“祥瑞”或“妖物”,究竟能产出几何。
初颜公主早早便候在庄内,她今日穿着一身利落的骑射服,未施粉黛,却自有一股沉稳如山、睥睨天下的气度。陈庄头和一众参与耕种的农户跪伏在地,激动得浑身发抖。
辰时正,銮驾抵达。萧景琰在百官簇拥下走下龙辇,目光扫过那片郁郁葱葱、藤蔓爬满田垄的红焰薯田,眼中也带着一丝好奇与期待。
“平身。”萧景琰虚扶一下,对初颜道,“皇妹,今日便让朕与诸位爱卿,一同见识见识你这红焰薯的能耐。”
“臣妹遵旨。”初颜躬身行礼,随即对陈庄头示意,“开始收获。”
“是!开始收获——!”陈庄头用尽全身力气高喊,声音带着颤抖。
数十名早已准备好的壮硕农户,拿着特制的木锹、钉耙,怀着朝圣般的心情,小心翼翼地开始挖掘。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一片片被翻开的泥土上。
第一株薯苗被连根拔起,根部带着一串串沾满泥土、大小不一的块茎,在阳光下呈现出深紫红色。
“出来了!出来了!”围观人群中发出低低的惊呼。
负责记录的司农寺官员立刻上前,用小刷子轻轻拂去泥土,将那些块茎放入特制的箩筐中,开始称重。
“一株,鲜重……三斤七两!”司农寺官员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寻常薯类,一株能有一两斤已算丰产!
萧景琰和百官们闻言,皆是动容。
紧接着,第二株,第三株……越来越多的红焰薯被挖出,称重,记录。
“这株四斤二两!”
“这株更大,怕是超过五斤了!”
“这边平均都在四斤左右!”
惊呼声、抽泣声此起彼伏。随着挖掘的进行,田垄边摆放的装满红焰薯的箩筐越来越多,逐渐堆成了一座座小山!那深紫红色的薯块,在秋日阳光下,闪烁着如同宝石般温润而夺目的光泽,仿佛在无声地嘲笑着那些“妖物”、“耗地”的荒谬流言。
李铭站在百官之中,脸色苍白,手心冰凉。他看着那堆积如山的红焰薯,只觉得眼前一阵阵发黑。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鬼东西的产量,竟然恐怖到了如此地步!这已经完全颠覆了他对农事的认知!
最终,当最后一株薯苗被挖出,司农寺卿亲自核算完毕,用激动得几乎变调的声音,向皇帝禀报:
“陛下!经臣等反复核算,西山皇庄试种红焰薯共计三亩!去除藤蔓杂质,得鲜薯总重——一万八千九百余斤!平均亩产超过六千三百斤!”
“多少?!”萧景琰猛地从座椅上站起,脸上充满了震撼!他虽对高产有所期待,但亩产超过六千斤这个数字,依旧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这几乎是当今主流粮食作物产量的十数倍甚至数十倍!
整个现场,陷入了一片死寂。所有人都被这个天文数字砸懵了。
亩产六千三百斤!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只要推广开来,大渊将再无饥馑之忧!意味着国库将前所未有的充盈!意味着他萧景琰的江山,将固若金汤!
“祥瑞!此乃天降祥瑞!佑我大渊!”一位老臣激动得老泪纵横,噗通跪倒在地。
“陛下洪福!公主殿下千岁!”更多的官员反应过来,纷纷跪倒,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响彻皇庄。
那些围观的百姓更是沸腾了!他们不懂那么多朝堂争斗,他们只认最朴素的道理——能让他们吃饱肚子的,就是好东西!就是救命的宝贝!
“公主殿下万岁!”
“红焰薯万岁!”
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如同滚雷,传出去很远很远。
初颜站在那一片欢呼声中,看着激动不已的皇帝和跪倒的百官,看着远处那些喜极而泣的百姓,脸上终于露出了如释重负而又带着一丝傲然的笑容。
她目光扫过面如死灰、几乎站立不稳的李铭,眼神冰冷如刀。
金秋的审判,已经落下帷幕。事实胜于一切雄辩,产量碾压所有阴谋。
她不需要再多说一个字。这堆积如山的红焰薯,这震耳欲聋的民心,就是最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了所有诋毁者、阻挠者的脸上!
李铭完了。他的政治生命,甚至他的身家性命,都将随着这红焰薯的丰收,而走向终结。
初颜微微抬起下巴,望向湛蓝的苍穹。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她的路,还很长。但这第一步,她走得无比坚实。
红焰薯的金色光芒,必将照亮整个大渊,而她初颜的名字,也将随着这金色的浪潮,铭刻于青史之上。
喜欢破晓之翼:女皇的征途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破晓之翼:女皇的征途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