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京城,闷热如蒸笼。金龙殿内,那股混合着檀香与陈腐的气息里,此刻却掺入了一丝难以掩饰的恐慌。洪秀全枯坐在龙椅上,冕旒歪斜,金线龙袍的领口被汗水濡湿。他不再仰望藻井,而是死死盯着御案上几份染血的军报——那是信王洪仁发、勇王洪仁达等人语无伦次、满是惊惧的奏报。
“雨花台的妖垒……壕沟又挖深了!炮子日夜不停地轰城!”
“九洑洲……九洑洲丢了!江面……江面全是妖船!”
“城……城里粮价……粮价……”(后面被朱笔粗暴地划掉,但“饿殍”二字依稀可辨)
这些字眼像烧红的烙铁,烫穿了洪秀全长久以来构筑的宗教迷障。雨花台方向传来的、日夜不停的沉闷掘土声,此刻听来如同死神的丧钟,一下下敲在他的心头。他终于意识到,他寄予厚望的“神兵天降”并未出现,而那个被他斥为“怕死”的李秀成,似乎成了唯一的救命稻草。
“快!快拟旨!”洪秀全猛地站起,声音因惊惶而尖锐刺耳,“一日三诏!不!五诏!十诏!给忠王李秀成!告诉他,天京危在旦夕!他这个忠王,难道要做亡国之臣吗?限他即刻、马上、火速率全部天兵回援!扫荡群妖!解天京之围!若再迟延……若再迟延……” 他喘着粗气,眼中布满血丝,“朕…朕就革了他的王爵!天父必降天罚,让他永堕地狱!” 他抓起朱笔,在一份份空白的黄绢上疯狂书写,字迹潦草扭曲,如同垂死之人的痉挛。每一份诏书,都沾上了他因激动而滴落的汗渍。
苏州,忠王府(拙政园)。李秀成捏着刚刚接到的、墨迹未干的第五份天王诏书,那上面“即刻回援”、“亡国之臣”、“永堕地狱”等字眼如同淬毒的匕首。他面前的地图上,上海方向的箭头正蓄势待发。连日来,他的部队在上海外围高桥、七宝等地与英法联军、常胜军(华尔洋枪队)及清军激战,虽付出代价,但也打开了缺口,夺取上海获取宝贵物资的希望就在眼前。
“殿下!上海就在眼前!弟兄们血战多日,不能功亏一篑啊!”部将谭绍光急切地喊道。
“是啊殿下,天京有城高池深,湘妖一时半刻打不进来!我们取了上海洋枪洋炮,再回援不迟!”郜永宽也劝道。
李秀成闭上眼睛,内心天人交战。此时此刻,他比谁都清楚曾国荃雨花台营垒的坚固,仓促回援无异于送死。但天王诏书一日数道,措辞一封比一封严酷疯狂。若抗旨不遵,不仅王爵难保,更会被扣上“不忠”的帽子,部众离心,甚至可能引发内部火并。天京毕竟是“国都”,陷落的后果不堪设想。
良久,他睁开眼,疲惫而决绝:“传令停止进攻上海。大军退回苏州。”
“殿下!”众将一片哗然。
“谭绍光、郜永宽,”李秀成目光扫过他们,“你二人速选两万精兵,即刻启程,星夜兼程赶回天京!加强城防,务必守住各门,尤其是曾妖头主攻的方向!告诉信王、勇王,就说我李秀成随后便亲率大军回援!”
他只能采取折中之策:派部分精锐先回天京稳住局面,自己留在苏州,一方面稳定苏南这个最后的物资基地,收拢部队,另一方面…也是给自己留下一点回旋的余地,或者说,一丝渺茫的希望。
就在李秀成做出痛苦抉择的同一天,天京西南方向的重镇宁国府(今宣城),正经历着最后的炼狱。
湘军“霆字营”统领鲍超,这位以悍勇嗜杀闻名的“豹子”,亲率所部对宁国府城发起了最后的猛攻。数月围困,城内太平军守将(已不可考,一说为某检点或丞相)早已粮尽援绝,士兵饿得连刀都举不稳。
轰隆!轰隆!
湘军的“开花炮”(爆破弹)猛烈轰击着早已残破不堪的城墙。同治元年六月十四(西历1862年7月11日)午后,随着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西南角城墙被轰开一道巨大的缺口!
“杀进去!鸡犬不留!”鲍超挥舞着大刀,发出野兽般的咆哮。
湘军士兵如同嗜血的狼群,从缺口蜂拥而入。城内的太平军残兵进行了最后的、绝望的抵抗。巷战在每一处废墟、每一条街巷展开。刀光剑影,血肉横飞。饥饿无力的太平军士兵根本不是如狼似虎的湘军对手,纷纷倒在血泊之中。守将力战殉国(或自尽)。
宁国府,这座拱卫天京西南方向、屏蔽皖南的最后一座重镇,宣告陷落。湘军控制了这一战略要地,不仅彻底切断了天京与皖南太平军余部的联系,更打开了从西南方向进逼天京的大门。噩耗如同瘟疫,迅速传遍天京周边,太平军士气遭到毁灭性打击。
宁国陷落的噩耗和天京城内日益绝望的气氛,逼得滞留在天京外围的两位重量级人物不得不铤而走险——干王洪仁玕和辅王杨辅清。
洪仁玕,这位太平天国最具国际视野、曾提出《资政新篇》的“文胆”,此刻也披上了戎装,脸上写满了焦虑。杨辅清,则是骁勇善战的宿将,麾下尚有一些能战之兵。他们深知,坐等李秀成大军回援,天京城恐已不保。必须做点什么,哪怕只是骚扰,也要打乱湘军的节奏,提振一下城内摇摇欲坠的军心。
六月下旬的一个深夜(约7月20日前后),乌云蔽月,闷雷滚滚。杨辅清和洪仁玕集结了约五千精锐(主要是杨辅清部),人衔枚,马裹蹄,悄无声息地潜出秣陵关等据点,目标直指雨花台湘军营垒的侧翼——孝陵卫方向。
“弟兄们!天京危在旦夕!今夜,随本王杀妖!解天京之围!”杨辅清低声动员,眼中闪烁着决死的光芒。
洪仁玕则紧张地握着一支洋手枪,这是他仅有的实战经验。他心中默念着兵书上“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句子,祈祷着这次突袭能创造奇迹。
喜欢晚清三杰恩仇录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晚清三杰恩仇录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