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小乙便踏入了府衙。
那扇熟悉的朱红大门,今日看来,却像是一头沉默巨兽的嘴。
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无形的疏离。
往日里会笑着打招呼的同僚,今日只是远远地点了点头,眼神飘忽,随即错开。
那眼神里,没有了熟稔,添了些许敬畏,更多的,是探究与隔阂。
小乙心中一片雪亮。
老萧那句“大将军府里出来的人”,是为他立起了一面盾。
可这面盾,也将他与所有人隔绝开来,成了一座孤岛。
他不再是那个不起眼的小捕快小乙。
他是“大将军的人”。
这个名头,是护身符,也是紧箍咒。
他以为会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差事砸下来。
是去北仓,还是去西凉。
他心中已经演练了无数种可能,每一种都伴随着刀光剑影。
然而,什么都没有。
李四和陈华领着他,依旧是巡街。
还是那条街,从东头到西头,再从西头到东头。
街边的包子铺,老板娘的笑脸依旧。
巷口的顽童,追逐打闹的声音依旧。
一切如常。
唯独他,心境已然天翻地覆。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流淌过去。
像沙漏里的沙,安静,却带着一股不可逆转的沉闷。
一连数日,皆是如此。
小乙白天在街面上,用脚步丈量着凉州城的每一寸土地。
晚上回到那个小院,便用汗水浇灌着心中那颗愤怒与不甘的种子。
老萧的训练,愈发严苛。
那根老旧的木棍,每一次敲打在他的身上,都像是在锤炼一块顽铁。
痛。
深入骨髓的痛。
可这种痛,却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清醒。
他将白日里所有的压抑、屈辱、猜忌,都倾注在了一招一式之中。
很快,三个月的光阴,便在这样日复一日的打磨中,悄然逝去。
秋风起了,院里的那棵老槐树,叶子黄了,落了满地。
这期间,府衙里并非无事发生。
押解犯人的差事,张武派了旁人。
追捕悍匪的差事,李四和陈华带队去了。
唯独他小乙,被牢牢地按在了凉州城里,动弹不得。
像一颗被主人精心看管,却又暂时用不上的棋子。
府衙里的人,看他的眼神,愈发古怪。
那是一种混杂了羡慕、嫉妒、还有一丝怜悯的复杂目光。
他本就不合群。
如今,更是被彻底孤立在了人群之外。
一人一桌,吃饭。
一人一骑,巡街。
一人一影,回家。
小乙对此,倒也并不在意。
他本就不屑与那些虚与委蛇之辈为伍。
于他而言,这世上最快意的事,无非两件。
白天读书,夜里练武。
前者让他明事理,后者让他有底气。
只是,心中那块名为“老李叔之死”的巨石,始终高悬着,沉甸甸地压着他的心口。
夜深人静时,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
王进举那张虚伪的笑脸,会一次次地浮现在眼前。
“等你什么时候,有了能掀翻桌子的本事,再来问我。”
这句话,像一根毒刺,深深扎在他的脑海里。
掀翻桌子。
何为,掀翻桌子?
他一遍遍地问自己。
终于,那只悬了三个月的靴子,落了下来。
这一日,天刚亮。
小乙刚踏入府衙,便有一名小吏快步迎上。
“乙哥,张头儿叫您过去一趟。”
张武的房间里,燃着安神的檀香。
他依旧是那副笑呵呵的模样,热情得让人心生警惕。
“小乙啊,这阵子休养得如何?身子骨都好利索了吧?”
这句问候,像是在拨弄琴弦,试探着音准。
小乙垂下眼帘,拱手道:“托五哥的福,早就没事了。”
“好!”
张武一拍大腿,笑容里多了几分深意。
“明日有个差事,要押送一名犯人去北仓。”
“你这把好刀,也该出鞘活动活动筋骨了!”
小乙心中一凛。
北仓。
终于还是来了。
他面上不动声色,平静地应道:“任凭五哥安排。”
“好,有担当!”
张武站起身,走到他身边,亲热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这次,就由你来做主事,当这个领队。”
小乙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错愕。
“我……做主事?”
张武的眼睛眯了起来,像一只打量着猎物的狐狸。
“怎地,你不愿意?”
“小乙资历尚浅,寸功未立,怎敢担当主事之职?”
这不是谦辞,是试探。
“你的本事,府衙上下,谁人不知,哪个不晓?”
张武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股不容置喙的强势。
“谁敢不服,我张武第一个不饶他!”
小乙的心,沉了下去。
捧杀。
这是赤裸裸的捧杀。
他深吸一口气,将所有情绪敛入眼底。
“谢五哥抬爱。”
“这就对了嘛。”
张武满意地笑了,从桌上拿起一份文书,递了过来。
“这是文书,你看看。”
“对了,你想好带谁一起去了么?”
小乙接过那份冰冷的文书,大脑却在飞速地旋转。
整个府衙,如同一张盘根错节的蛛网。
李四、陈华之流,看似亲近,实则都是王进举的眼线,带上他们,无异于引狼入室。
他需要一个……干净的人。
一个还没被这张网完全吞噬的人。
“五哥。”
小乙缓缓开口,声音沉稳。
“我记得府衙里有个新来的,叫王刚的年轻人?”
“要不,就让他和我一起去吧。”
张武的眉毛微微一挑,显然有些意外。
“他?才来了一个月,毛手毛脚的,还是个愣头青。”
“你带他,不怕给你惹出麻烦?”
“不怕。”
小乙的回答,斩钉截铁。
“年轻人,有冲劲,路上也能搭把手。”
“就选他吧!”
张武盯着他看了半晌,最终点了点头。
“好,随你。”
出了房门,冷风一吹,小乙才发觉自己的后背,已经渗出了一层冷汗。
他没有在府衙多待,径直回了家。
明日就要启程,有些东西,需要准备。
回到那个熟悉的小院,一推开门,便看见老萧躺在院中的那把竹椅上,正悠闲地晒着太阳,像一尊入定的老佛。
听到开门声,老萧缓缓睁开眼,浑浊的眸子里,精光一闪而逝。
“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明日要去北仓,头儿让我早些回来准备一下。”
老萧闻言,嘴角咧开,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呵呵,终于要走了。”
他从竹椅上站起身,骨节发出一阵噼啪的脆响。
“来。”
“再和我过两招!”
话音未落,人已动了。
三个月的时间,小乙的武艺,早已今非昔比。
如果说三个月前,他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
那么现在,他就是一柄初露锋芒的利刃。
从最初在老萧手下走不过三招,便被打得人仰马翻。
到如今,已经能与老萧缠斗上百回合,而不落下风。
院中,人影交错,劲风呼啸。
小乙的招式,大开大合,却又暗藏机锋。
老萧的应对,看似缓慢,却总能于间不容发之际,化解攻势。
许久,两人分开。
老萧看着眼前这个气息沉稳,眼神坚毅的少年,浑浊的老眼里,笑意几乎要溢出来,眯成了一道缝。
“到底是年轻啊,筋骨好,悟性高,底子还打得这么扎实,呵呵呵……”
“还是老萧你教得好。”
小乙由衷地说道。
老萧却摇了摇头,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些。
“可我,还是不放心你。”
“明日,我与你同去吧。”
小乙一愣,随即苦笑。
“我是去办公差,身边还带着个老家奴,这怎么也说不过去。”
“明日我隐在暗处跟着,万一有什么事,也好有个照应!”
老萧的声音里,带着不容商量的坚决。
小…乙沉思片刻,一个念头,在他脑海中渐渐成型。
“这样吧,老萧。”
“明日你备一辆马车,在城外三十里的那片树林外等我。”
“与我同去的是个新来的,叫王刚,我看他为人老实,应该不碍事。”
“到时候,我就跟他说,是大将军赏了些银钱,我不想在路上吃苦头,便让你驾车随行。”
“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见我这个‘大将军的人’行事张扬些,想来也不会怀疑什么。”
老萧听完,先是一怔,随即放声大笑起来。
那笑声,苍劲而爽朗,震得院中落叶簌簌而下。
“哈哈哈,好小子,越来越有少主的样子了!”
“懂得用势,也懂得藏势了!”
“好,好,好!”
他连说了三个好字。
“就这么办!”
喜欢解差传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解差传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