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行至江南道。
此地风光,与那苦寒的西凉边关,恍若两个天地。
再有半日路程,便是秣陵城。
小乙却不急。
他掀开车帘,望着窗外那水墨画卷般的景致,吩咐老黄停车。
老黄哦了一声,将马车赶到一处碧波荡漾的湖畔,自顾自寻了棵柳树,倚着树干,拎起酒囊,又是好一阵牛饮。
小乙说,公事不急,赏景要紧。
年虎闻言,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只觉得这文人做派,当真磨叽。
燕妮却是欢呼一声,早已跳下车厢,追着湖边的蝴蝶去了。
小乙看着身边安静坐着的婉儿,轻声问道:“喜欢这里吗?”
婉儿望着他,眸中满是柔情,用力点头。
“我陪你走走。”
两人并肩行于湖畔长堤,风拂杨柳,柳丝轻摇,如美人的腰肢。
婉儿的发丝被风吹起,有几缕调皮地拂过小乙的脸颊,带着淡淡馨香。
他没有拂去,只是放慢了脚步,享受这片刻的安宁。
这是他入京以来,偷来的,最奢侈的浮生半日闲。
婉儿看着他英挺的侧脸,心中前所未有的安稳。
这个男人,是搅动京城风云的潜龙,是算无遗策的赵小乙,此刻,却只是她的,小乙哥。
他曾说,她是他在人世间仅有的几分暖色。
她又何尝不是,将他视作自己生命里,唯一的光。
游玩尽兴,日头西斜。
一行人这才收拾心情,入了那座秣陵城。
马车在青石板路上缓缓前行,最终,停在了一座气派非凡的深宅大院门前。
朱红的大门,门口蹲着两尊威风凛凛的石狮子。
门楣之上,悬着一块朱红鎏金的巨大牌匾。
上书两个龙飞凤舞的大字。
赵府。
年虎仰着头,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拳头,眼珠子几乎要从眼眶里瞪出来。
他这一路,见识了小乙的种种不凡,心中早有准备。
可眼前这座宅邸的奢华与威严,还是远远超出了他一个边军斥候的想象。
这哪里是富贵,这分明是权势。
他结结巴巴地开口,声音都有些发颤。
“小……小乙,这……这他娘的不会也是你家吧?”
小乙早已跳下马车,转身,极为自然地伸出手,将婉儿小心翼翼地搀扶下来。
他甚至没正眼看年虎,只从鼻子里哼出一声,带着几分不屑。
“现在信了?”
年虎小鸡啄米似的点头。
“信了,信了,俺早就信了!”
他凑上前,压低了声音,神情却无比激动。
“我说,你小子都有这等家业了,还去京城当那个屁大点的官做什么?”
“换做是俺,早就……”
一只手掌,快如闪电,结结实实地捂住了他的嘴。
是小乙。
“早就饿了,是不是?”
小乙冲他挤了挤眼睛,语气里带着不容置喙的意味。
“先进去再说。”
恰在此时,那厚重的朱红大门“吱呀”一声,从内打开。
一个身穿锦缎长衫,年近半百,精神矍铄的老者快步迎了出来。
是这座赵府的大管家,钱双。
小乙看见他,就像是沙漠里快要渴死的人看见了一片绿洲。
他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松弛笑意。
这一路上,伺候这几位爷,可真是把他这位潜龙给累成了长工。
他再不想去过问马料的成色,再不想去分辨客栈的优劣了。
“钱伯。”
他上前一步,亲热地拍了拍老管家的肩膀。
“后面这几位,都交给你了,吃穿住行,安排妥当。”
说完,便拉着婉儿的手,径直向院内走去,仿佛卸下了一副千斤重担。
钱双恭敬地躬身应是,随即转身,笑眯眯地看向年虎等人,开始有条不紊地安排起来。
院内,早有两人听闻动静,迎了出来。
一人身形富态,满面春风,正是这瑞禾堂的前任东家,钱公明。
另一人则神情肃穆,眼神锐利,是这瑞禾堂明面上现任的掌柜,周裕和。
“小乙兄弟,一路辛苦。”钱公明拱手笑道。
周裕和则更为恭敬,沉声道:“周裕和,参见少主。”
“少主”二字,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了刚刚踏入院门的年虎心上。
他当场石化,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这一幕。
这二人,一看便不似一般人物。
竟然,一个称兄,一个称主。
年虎觉得自己的脑子,彻底不够用了。
小乙连忙和二人还礼,神情温和。
“二位兄长,说了多少次,都是自家人,不必如此客套。”
他随即侧过身,将身后的年虎拉到众人面前。
“给二位介绍一下,这位是年虎,虎哥。”
“我在西凉军中,过了命的兄弟。”
“如今,在兵部任职。”
钱公明与周裕和闻言,立刻向年虎拱手行礼。
“见过年大人。”
一声“年大人”,叫得年虎浑身一哆嗦。
他上一次听到这个称呼,还是在那位兵部侍郎崔海平的房中,听得心惊胆战。
此刻从这两位气度不凡的“掌柜”口中说出,更是让他手足无措。
他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只好咧开大嘴,嘿嘿嘿地傻笑起来。
小乙看出了他的窘迫,笑着替他解围。
“我叫他虎哥,二位兄长年纪都长于他,叫他年虎便好。”
“这里没有外人。”
他又对年虎说道:“虎哥,这位是钱公明,钱掌柜。”
“这位是周裕和,周掌柜。”
年虎这才反应过来,连忙抱拳。
“哦哦,两位掌柜的好,嘿嘿嘿。”
钱公明的目光,落在了小乙身旁,那位一直安静站着,却难掩绝色风姿的姑娘身上。
“小乙兄弟,不知你身旁这位姑娘是?”
小乙一拍脑门,像是才想起来。
“哎呀,瞧我这记性,差点忘了介绍。”
他拉过婉儿的手,掌心相贴,十指紧扣。
“这是婉儿。”
钱公明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笑意,试探着问道:“看来,是弟妹了?”
小乙没有丝毫扭捏,反而将婉儿的手握得更紧。
他迎着众人的目光,朗声一笑,满是少年意气。
“很快就是了!”
这几个字,掷地有声。
是对婉儿的承诺,也是对所有人的宣告。
婉儿的脸颊瞬间飞上两朵红霞,心头却被巨大的甜蜜与幸福填满,她微微垂首,向着二人盈盈一福。
“婉儿见过两位大哥。”
“弟妹好,弟妹好!”
“好了,都别在院子里站着了,进屋说话。”
钱双亲自引着老黄、年虎与燕妮,去往早已备好的上房安歇。
又命人飞快地张罗了一大桌丰盛晚宴,为众人接风洗尘。
酒足饭饱,众人各自回房。
偌大的厅堂之内,灯火通明,却只剩下了三道身影。
小乙,钱公明,周裕和。
气氛,也随之由温情转为严肃。
钱公明率先开口,打破了沉默。
“小乙兄弟,此番前来,可是为了那批军粮?”
小乙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轻轻颔首。
“正是。”
“不知二位兄长这边,可有什么新的线索?”
钱公明闻言,脸上露出一丝愧色。
“说来惭愧,我等动用了所有的人脉,将江南道的米市翻了个底朝天,却始终不见那批稻米的踪影。”
周裕和也补充道:“它们就像凭空消失了一样,没有在任何市面上出现过。”
小乙放下茶杯,发出一声轻响。
他淡淡开口。
“这批稻米,我知道去了何处。”
钱公明与周裕和同时一惊,猛地抬头看他。
“哦?兄弟知晓?”
小乙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嗯。”
“它们,被直接运往了南陵水师大营。”
“所以,你们在市面上,自然见不到一粒米。”
钱公明眼中精光一闪,立刻明白了其中关键。
“原来是军中直接倒卖给了军中,好一招瞒天过海!”
他看着小乙,语气中多了几分期待。
“小乙兄弟,想必你此次前来,心中已有定计?”
小乙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
他没有回头,只是留下一个自信的背影。
“不急。”
“过几日,线索自会送上门来。”
“等着便是。”
他之所以在路上游山玩水,不急着赶路,并非全是为了儿女情长。
更重要的,是在等一个消息。
等叔叔赵衡,通过神机阁传来的消息。
南陵水师的军粮采购主事,那个叫施德厚的家伙,究竟是从谁的手中,买下了这批本该运往西凉的救命粮。
神机阁已经查到了。
不出三日,这个人的名字,就会出现在他的手中。
届时,便可按照叔叔信中所言,用那“江湖之法”,来破这官场之局。
一场好戏,即将在秣陵城,拉开序幕。
喜欢解差传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解差传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