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盛夏,庞庄村的天空湛蓝如洗,阳光热烈地洒向大地,万物生长呈现出最蓬勃的姿态。在经过数月紧锣密鼓的建设、装修、调试和精心筹备后,“田园共创驿站”一期工程,这个承载着王龙飞和李静关于新乡村生活梦想、也凝聚了全村乃至众多关注者期望的项目,终于迎来了落成启用的重要时刻。这不仅是一座建筑的完工,更是“本味”模式向社会开放、吸引多元人才、探索乡村未来形态的关键一步。
一、 启幕盛典:简约而不失隆重的剪彩仪式
选择一个天朗气清的上午,驿站的启用剪彩仪式正式举行。仪式地点就设在驿站入口处的小广场上。广场经过了精心布置,没有奢华的排场,但处处体现着用心:背景板是原木风格,上面是“田园共创驿站启用仪式”的字样以及“本味农庄”的Logo,两侧摆放着用沙棘枝、麦穗和野花扎成的装饰柱,既喜庆又富有乡土气息。
受邀前来剪彩的嘉宾,除了王龙飞、李静、老庞支书等农庄和村委代表,最重要的就是县里相关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县文旅局副局长、县乡村振兴局主任等。他们的到来,表明了地方政府对“本味”这种探索“人才下乡、产业兴村”新路径的高度认可和大力支持。
仪式由老庞支书主持。他首先热情洋溢地介绍了项目从构思到建成的历程,感谢了县里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表扬了王龙飞、李静团队的付出和远见。接着,王龙飞作为项目发起方代表致辞。他的发言务实而充满激情:
“各位领导,各位乡亲,各位朋友!今天,我们在这里,不仅仅是为几栋房子剪彩,更是为我们庞庄村、为我们‘本味’探索一条‘开门办村、招才引智’的新路举行奠基礼!驿站建成,只是第一步。我们希望,这里能成为一个平台,一个窗口,吸引更多有知识、有技能、有情怀的朋友来到乡村,住下来,融入进来,把他们的智慧、活力和创造力,注入到这片土地,和我们一起,共同描绘乡村振兴的新画卷!”
随后,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代表来宾致辞。他对“本味农庄”取得的成就和驿站的创新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本味’不仅把地种好了,把产品做优了,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在思考人的问题,在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这个驿站,是‘筑巢引凤’的具体实践,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有益探索,县委县政府将会持续关注并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希望驿站能真正成为人才汇聚的高地、创新创业的热土!”
在热烈的掌声中,各位嘉宾共同为驿站剪彩。红绸落下,标志着“田园共创驿站”正式投入使用。仪式后,嘉宾们在王龙飞和李静的引导下,参观了驿站的公共空间、样板间、共享厨房、书吧等功能区域,对驿站的设计理念、配套设施和运营思路赞不绝口。县电视台的记者进行了全程采访报道,这意味着驿站的知名度和公信力将得到极大提升。
二、 严筛慎选:线上招募的最后一环
剪彩仪式是面向外界的宣告,而对驿站运营团队(主要由张小梅、周媛负责,李静总体把关)来说,更繁重、更关键的工作是完成首批入驻者的最终筛选。线上招募通道在剪彩前就已关闭,收到了远超预期的数百份有效申请。经过前几轮的初步筛选(基本条件审核、申请材料评估、线上视频面试),已有约60人进入了最后的“终面”环节。
剪彩仪式后的几天,驿站临时设立的评审室里,气氛严肃而认真。最终的遴选标准极其严格,不仅看申请者的专业技能(设计师、程序员、作家、教师、手工艺者、自由职业者等),更看重其融入社区的意愿、价值观的契合度以及能为庞庄村带来什么。
张小梅和周媛与每位候选人进行了更深入的线上交流,问题细致而核心:
“您为什么选择申请入驻驿站?您对乡村生活的想象是怎样的?能否接受这里相对简单、安静的生活节奏?”
“您有什么样的技能或爱好?是否愿意参与我们定期组织的社群活动,比如技能分享会、读书会、甚至教村里的孩子一些兴趣课?”
“您对公共空间的使用、邻里关系的相处有什么样的理解和期望?”
“如果入驻,您计划开展什么样的工作或创作?短期内有什么目标?”
李静会抽查面试录像和记录,她特别关注申请者的“眼神和语气”,判断其真诚度和稳定性。“我们要找的是‘共建者’,而不仅仅是‘租客’。”她反复强调,“他们需要真正尊重乡村,有意愿且有能力在这里创造价值,而不仅仅是把这里当作一个低成本的隐居地。”
经过反复斟酌、比较和团队内部讨论,最终,首批30位入驻者名单得以确定。他们年龄跨度从25岁到45岁,职业背景多元,但普遍表现出对乡村生活的真诚向往、一定的专业技能和强烈的分享互助意愿。
三、 发出邀约:明确规则与弹性关怀
名单确定后,周媛负责向所有申请人发送了最终通知。对于入选者,发出的是一封热情洋溢的 《“田园共创驿站”首批入驻邀请函》 ,附有详细的《入驻指南》、《社群公约》和《费用说明》。同时,也明确提出了入驻时限要求:
“恭喜您通过遴选!我们诚挚邀请您成为‘田园共创驿站’的首批居民。请您在收到本函后一周内确认是否接受邀请。为确保驿站社区的顺利启动,我们要求所有首批入驻者,在一个月内(即截至x年x月x日)完成入住手续并实际入住。如有特殊原因无法按时入住,请务必提前至少两周书面说明,我们将视情况为您保留资格或协调后续批次。逾期未入住且未提前沟通者,视为自动放弃资格。”
对于未能入选的申请者,也发送了真诚的感谢信,肯定了他们的热情,说明了驿站容量有限和本次遴选的侧重,欢迎他们持续关注“本味”,并邀请他们未来以访客或活动参与者的身份前来体验,并告知后续会有第二批、第三批的招募计划。
这套流程既体现了规则的刚性,保证了驿站启动初期的秩序和凝聚力,也充满了人性化的弹性,尊重每位申请者的实际情况。通知发出后,收到了大量积极反馈,入选者兴奋不已,迫不及待地开始规划搬迁和新生活;落选者虽感遗憾,但也大多表示理解,并愿意保持联系。
四、 静待君来:新社区启航前的最后准备
随着入驻日期的临近,驿站的运营团队进入了最忙碌的“临战”状态。
* 后勤保障: 李强带领后勤团队,逐间检查公寓的水、电、网络、家电,确保万无一失;与镇上的液化气站、供水供电部门完成最终对接;垃圾清运、日常保洁流程已安排就绪。
* 生活配套: 张小梅协调村口小卖部增加了商品种类;与春燕姐的食堂敲定了为驿站居民提供订餐服务的细节和优惠价格;整理了周边交通、医疗、购物等生活信息,制作成精美的《庞庄村生活宝典》。
* 社群预热: 周媛建立了“驿站一家人”微信群,将首批入驻者(已确认的)提前拉入群中,让大家互相熟悉,分享搬迁心得,解答疑问,营造“家”的氛围。她还策划了简单的欢迎破冰活动方案。
* 安全与规范: 王龙飞最后审核了安保巡逻方案和应急预案,确保新居民的安全。
整个庞庄村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村民们好奇地打量着这座崭新的建筑,议论着即将到来的“新村民”,既有期待,也有一丝观望。王龙飞和李静适时通过村委会向村民做了解释,强调这些新居民是来共同建设乡村的,希望大家能友好相处,互相学习。
夜幕降临,崭新的驿站灯火通明,在星空下显得安静而充满期待。王龙飞和李静站在驿站门口,望着这片倾注了无数心血的地方。
“巢已筑好,只待凤来。”李静轻声说。
“嗯,”王龙飞点头,目光深远,“接下来,就是看我们如何运营,如何引导,让这个新社区真正焕发出活力了。这又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剪彩的红绸已然落下,招募的筛选也已尘埃落定。接下来,将是三十位怀揣梦想与技能的“新村民”与古老村庄的相遇、碰撞与融合。庞庄村的这个夏天,因为这座驿站的启用和这群新居民的即将到来,而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和无限的想象空间。一个关于乡村未来、关于人才与土地共生共荣的生动实验,即将在这片热土上,正式拉开帷幕。
喜欢卷不动了,回村种田放松一下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卷不动了,回村种田放松一下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