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黑风谷战场清理出的异常发现,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又一颗石子,在山阳部劫后余生的庆幸中漾开了新的涟漪。
那几具被特殊利刃切割的蚀妖尸体被抬到了山寨中央的空地上,所有长老和头领都被召集而来。伤口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愈发显得触目惊心,也愈发令人困惑。
伤口极其平滑整齐,绝非山民们惯用的柴刀、猎斧所能造成,甚至与边军制式横刀的劈砍痕迹也截然不同。那是一种更加狭窄、更加锐利、带着某种诡异弧度的切割,仿佛是被某种特制的、极度锋利的弯刀在一瞬间精准划过要害。
更令人不安的是,经过仔细检查,发现这些蚀妖并非死于与山阳部交战之时,而是在更早之前,甚至可能就在妖潮爆发的同时或稍早片刻!它们混在妖潮中,直到被山民杀死或后来清理战场时才被发现异常。
这意味着,就在山阳部与蚀妖血战的同时,还有另一股神秘的力量,潜伏在黑暗之中,同样在猎杀着蚀妖!他们是谁?是敌是友?目的何在?为何要隐藏行迹?
“这种伤口…我从未见过。”苍岩蹲下身,用手指比划着伤口的弧度,眉头紧锁,“不像胡人的弯刀,胡人的刀更宽厚,劈砍力道更大,伤口不会这么…这么精细。”
“倒像是…某种专门为了放血或者一击毙命而设计的武器。”秦岳面色凝重,他见识过更多兵器,“出手的人,手法极其老辣,精准无比,绝对是高手。而且,他们对蚀妖的弱点似乎非常了解。”
专门针对蚀妖的武器和高手?众人心中寒意更甚。
荀渭沉默地看着那伤口,脑海中却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两个词:影牙!暗爪!
大长老青木提到的古老传说中,伴随“域外邪魔”出现的“暗爪”,擅长潜伏暗杀…这诡异的伤口,是否就是它们的杰作?如果真是它们,为何要猎杀同为“邪魔”衍生物的蚀妖?内讧?还是…另有阴谋?
而“影牙”…这个墨离最后刻下的警告,又是否与“暗爪”是同一回事?或者有所关联?
迷雾重重。
“加强警戒哨位,巡逻范围扩大一倍!”荀渭沉声下令,“特别是黑风谷和通往山窟的方向,加装更多的预警机关。发现任何异常痕迹,立刻回报,不得擅自追击。”
“是!”苍岩立刻领命而去。
经此一事,山寨中刚刚放松的气氛再次紧绷起来。看不见的敌人,往往比看得见的更加可怕。
接下来的日子,荀渭一边继续养伤和指导山寨建设,一边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对墨家典籍的深入研究,尤其是关于“域外邪魔”和上古秘辛的零星记载。他渴望从中找到关于“影牙”或“暗爪”的蛛丝马迹。
同时,他也开始系统地将墨家机关术传授给山阳部中一批聪慧且忠诚的年轻人。不仅仅是防御机关,还包括水利农耕、医药冶炼等利于民生的技术。他深知,想要真正在这里扎根,获得长久支持,必须让部族实实在在地强大起来,感受到墨家带来的“利”。
山寨在他的指导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生着变化。新的水利设施让梯田灌溉更加便捷;改进的冶炼炉打造出的兵器和工具更加精良;按照《天工开物》制作的简单纺织机也提升了效率。山民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对这位年轻的“钜子”更是发自内心地拥戴。
秦岳则负责军事训练,将山民战士按照边军的方式编组,练习简单的战阵配合和号令指挥,战斗力提升显着。铁塔和山猫成了他的得力助手。
一切似乎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一个以墨家理念为核心、以山阳部为基础、拥有自保和发展潜力的雏形势力,正在这北疆深山之中悄然孕育。
然而,荀渭心中的紧迫感并未减少。山窟的威胁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那神秘的“暗爪”更是如同阴影中的毒蛇,不知何时会再次露出獠牙。
他需要更多的信息,需要更强大的力量,也需要…更广阔的视野。困守深山,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几天后,伤势基本痊愈的荀渭,做出了一个决定。
他将秦岳、铁塔、山猫以及大长老青木、头领苍岩召集到议事大厅。
“我们不能一直被动等待。”荀渭开门见山,“山窟的威胁依旧存在,那神秘的‘暗爪’也不知是敌是友。我们需要主动了解外界的情况,特别是…关于边军、关于北都、甚至关于其他可能存在的‘墟’或墨家遗脉的消息。”
他看向苍岩:“苍岩头领,山阳部常与山外交易,可知如今北疆局势如何?边军最近可有异动?通往山外的商路是否畅通?”
苍岩沉吟道:“回钜子。我们通常只与山外几个固定的村落和小商队以物易物,换取盐铁布匹,对大局了解不多。不过最近一次交易时,似乎听他们说边军调动频繁,像是在找什么人…另外,往南去的商路好像也不太平,说是有一股新的马贼活动猖獗,手段狠辣,来去如风。”
边军调动?是在搜捕他们吗?新的马贼?荀渭和秦岳对视一眼,心中了然,这很可能与王逵、“秃鹫”以及那些神秘的黑衣人有关。
“我们需要派人出去。”荀渭下定决心,“一是打探消息,了解外界动向;二是采购一些山中急需却又无法自产的物资,尤其是药材和特定的金属;三是…看看能否联系上其他可能存在的墨家遗脉,或者…寻找志同道合之人。”
这是一个大胆而冒险的计划。一旦暴露,很可能引来灭顶之灾。
“我去!”秦岳率先开口,神色坚定,“我曾为队率,对边军体系和北疆地形熟悉,更适合打探消息。”
“俺跟秦队一起去!”铁塔瓮声道,“有个照应!”
山猫也跃跃欲试。
荀渭却摇了摇头:“不,秦队伤势初愈,不宜远行。铁塔目标太明显。山猫需要留下负责机关警戒。”他目光扫过众人,最后定格在一个意想不到的人选上——“这次,我亲自去。”
“什么?!”众人大惊!
“钜子不可!” “太危险了!” “您是我们的主心骨,绝不能轻易涉险!”
大长老青木和苍岩连忙劝阻。秦岳也皱紧眉头:“荀渭,你的身份特殊,一旦被认出…”
荀渭抬手制止了众人,眼神冷静而坚决:“正因为我身份特殊,有些信息,必须我亲自去验证才能放心。而且…”他顿了顿,“我对气机感知敏锐,更容易发现异常和规避危险。我会改装易容,小心行事。”
他看向秦岳:“秦队,你留守山寨,主持大局,训练士卒,我最放心。铁塔,你负责护卫山寨和协助秦队。山猫,你的机关术至关重要,必须留下确保山寨万无一失。”
他又看向大长老和苍岩:“部族之事,暂由长老和头领共同决断。若遇危机,一切听从秦队指挥。”
见荀渭心意已决,且安排妥当,众人虽仍担忧,却也不再强劝。他们深知这位年轻钜子的能力和决心。
“钜子打算去哪里?何时动身?”苍岩问道。
“先去最近的、能与山外联系的大型集市。”荀渭早有打算,“我记得东面三百里外,有一处‘黑水集’,是三不管地带最大的黑市交易点,鱼龙混杂,信息流通快,也更容易买到我们需要的东西。”
黑水集!众人都听过这个名字,那里是亡命徒、走私商和各方势力眼线的聚集地,危险,却也充满机会。
“我派两个最机灵、最熟悉山外情况的战士跟随钜子!”苍岩道。
“不必。”荀渭再次拒绝,“人多反而目标大。我独自一人,更方便行动。”他对自己如今的身手和机关术颇有信心。
计议已定。接下来两天,荀渭开始做最后的准备。
他让山阳部的巧妇按照他的要求,赶制了几套符合山外猎人或行商身份的粗布衣物。又亲自调配药水,略微改变了肤色和面部轮廓,使得看上去更加沧桑普通。他将“断星”重刀用厚布层层包裹,伪装成行囊。那些显眼的钜子令和重要典籍则留在山寨密室,只贴身携带了那枚最重要的碎片、“开阳”箔片以及几件小巧却致命的机关暗器。
秦岳则将自己在边军中了解到的一些黑市规矩、联络暗号以及需要重点注意的势力信息,详细告知荀渭。
临行前夜,荀渭独自一人再次来到那处墨家遗迹大殿,站在墨子铜像前,静静沉思。月光透过残破的殿顶洒落,照亮铜像悲悯的神情。
“兼爱,非攻…守御,诛邪…”他低声自语,手指拂过冰凉的青铜,“前辈,你们当年是否也面临如此的困境与抉择?力量,究竟该如何运用,才能真正守护想守护的一切?”
铜像沉默,唯有穿越时空的信念,在无声流淌。
他知道,此次出山,绝非简单的打探采购。他是去直面那曾将他逼入绝境的阴谋网络,是去触碰这个世界更深的黑暗与秘密。风险极大,但唯有如此,才能找到破局之路,为山阳部,也为自己,搏一个真正的未来。
第二天清晨,天色微明。
荀渭换上粗布衣,背上行囊,与众人告别。
“钜子,一路小心!务必早日归来!”大长老青木殷殷叮嘱。
“放心,山寨有我。”秦岳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
“荀哥,俺等你回来喝酒!”铁塔咧嘴笑道。
山猫则默默递过来一个最新制作的、只有巴掌大小、却可连续发射三根毒针的袖箭机关:“荀哥,带上这个,以防万一。”
荀渭接过,点了点头,目光扫过一张张关切的脸庞,心中暖流涌动。这里,已然有了牵挂和责任。
他没有再多言,转身大步流星,走出了山寨,身影很快消失在晨雾缭绕的山道之中。
新的征程,始于足下。
就在荀渭离开山寨半日后。
一名负责巡逻最外围警戒线的山民战士,气喘吁吁地跑回山寨,脸上带着惊疑不定之色,径直找到了秦岳和苍岩。
“秦队!头领!我们在北面‘鹰嘴岩’附近的预警机关被触发了!不是蚀妖,也不是野兽!我们在那里发现了…发现了这个!”
战士摊开手心,里面赫然是半枚被巧妙削断的、黝黑无光的金属飞镖!飞镖的造型极其奇特,如同某种昆虫的锐足,边缘闪烁着令人心悸的锋锐寒光。
更重要的是,在这半枚飞镖的断口处,清晰地刻着一个微小的、扭曲的图案——那是一只隐藏在阴影之中的、锐利的爪子!
暗爪!
它们果然存在!而且,已经摸到了山阳部的外围!
秦岳和苍岩的脸色瞬间变得无比难看。
对方这是在示威?还是在…试探?
山雨欲来的压抑感,再次笼罩了刚刚获得片刻安宁的山寨。
而此刻的荀渭,对山寨发生的一切尚不知情。他正沿着崎岖的山路快速前行,心中思索着接下来的计划。
黑水集只是第一站。他真正的目标,是设法潜入更靠近边军防区的地带,甚至…尝试接触一些与王逵、“秃鹫”不对付的边军势力,或者寻找当年父亲案的知情人。
越靠近人类聚集地,空气中的气息越发复杂。战争的硝烟、权力的倾轧、江湖的恩怨、以及那隐藏在最深处的、关于“墟”与“邪魔”的诡异低语…所有这些,都将在这北疆的大舞台上,交织碰撞。
当他翻过一道山梁,远远地看到地平线上那如同巨兽匍匐般的边军要塞轮廓时,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涌上心头。
短短数月,他从一个任人宰割的陷阵营炮灰,成为了身负墨家传承、手握神兵、统御一部的一方钜子。
但前方的路,依旧遍布荆棘,杀机四伏。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心绪,眼神变得更加坚定锐利,迈步向着山下那座象征着秩序、也充斥着罪恶的边陲重镇走去。
(故事的第二卷,即将在这更广阔、更混乱、也更精彩的舞台上,徐徐展开。而第一卷的恩怨情仇,也将如同暗流般,继续涌动,等待着爆发的那一刻。)
(第三十二章 完)
喜欢千秋一烬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千秋一烬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