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祚永延,我让大明上巅峰

青衫锈剑

首页 >> 明祚永延,我让大明上巅峰 >> 明祚永延,我让大明上巅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运朝:开局赐婚,被封闲散王爷武神主宰去大明扶贫邪王追妻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扶明录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
明祚永延,我让大明上巅峰 青衫锈剑 - 明祚永延,我让大明上巅峰全文阅读 - 明祚永延,我让大明上巅峰txt下载 - 明祚永延,我让大明上巅峰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27章 帝心震动与暗流汹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沈惊鸿那封以“吕宋旧闻”为引、直指宗藩与土地痼疾的密信,被快马加鞭送至紫禁城,经由绝对可靠的渠道,直接呈送到了天启皇帝朱由校的御案前。

彼时,朱由校刚在御用监亲自调试完一座利用水力驱动、可自动报时的精巧钟楼模型,心情颇为愉悦。然而,当他拆开沈惊鸿的信,起初以为又是老师分享些边关趣闻或格物心得,但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脸色逐渐变得凝重,拿着信纸的手指甚至微微收紧。

信中那个“海外古国”的故事,像一幅徐徐展开的末日图卷。宗室繁衍无度,禄米耗尽国库;特权兼并土地,民不聊生;末世之君内外交困,无力回天……这些描述,虽然冠以“异国”之名,但朱由校并非对本国现状一无所知。他只是以往未曾将这些分散的问题如此直观、系统地联系在一起,更未曾从“万世子孙基业”的角度去深思其后果。

尤其是沈惊鸿最后那几句诛心之问:“待到那时,陛下之子孙,尚能如今日之陛下,享有四海,安稳无忧否? 国家之税赋,尚能如现今这般……否?” 以及“今日之藩王,耗的是国家之元气;而这元气,本应是留予陛下万世子孙之基业啊!” 这些话,如同重锤,狠狠敲击在朱由校的心上。

他不由自主地看向摇篮中熟睡的皇子朱慈炅,那张恬静的小脸是如此的无辜与脆弱。作为一个父亲,他渴望给予儿子最好的一切,一个安稳、富足的江山。然而,若真如老师故事中所预言,百年之后,自己的子孙可能因宗室拖累、财政枯竭而陷入窘迫,甚至……他不敢再想下去。

“魏伴伴。”朱由校的声音有些沙哑。

一直侍立在旁的魏忠贤敏锐地察觉到皇帝情绪的变化,连忙上前:“奴婢在。”

“你去……将各地藩王近年来请求加禄、赐田的奏疏,还有户部关于宗室禄米支出的汇总,给朕找来。”朱由校顿了顿,又补充道,“还有,近五年各地上报的垦田数额与税粮入库的对比,也一并拿来。”

魏忠贤心中一惊,皇帝突然查问这些,莫非与沈惊鸿那封密信有关?他不敢怠慢,连忙应声去办。

当那一摞摞卷宗摆在面前时,朱由校越看眉头皱得越紧。福王就藩河南,乞请赏田四万顷(虽未全数满足,但已占田极广);各地宗室请求增加禄米的奏疏几乎从未间断;户部的报表更是清晰地显示,宗室禄米的支出,在国家财政中所占的比例逐年缓慢攀升,已然是一个极其沉重的负担。而另一边,垦田数字增长缓慢,甚至在某些藩府众多的地区还有所减少,但税粮入库却未见相应增长,其中隐含的土地兼并和赋税流失,触目惊心。

沈惊鸿的故事,不再是虚无缥缈的“海外奇谈”,而是有了冰冷数据的佐证。朱由校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他所继承的这个帝国,体内正潜伏着这样一个巨大的毒瘤,正在悄无声息地侵蚀着国家的元气,威胁着他儿子未来的江山。

朝堂波澜:皇帝的倾向与各方的反应

皇帝连续数日查阅宗室与田赋档案的消息,以及其明显变得沉郁的态度,无法完全瞒过朝堂上的有心人。很快,各种猜测和暗流便开始涌动。

杨涟等要求抑制兼并的官员闻之,精神大振,认为皇帝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再次上疏,言辞更为激烈,不仅要求清丈田亩,更隐晦地提出应对宗室庄田和禄米制度进行“核查”与“整顿”。

而保守派和与宗室利益攸关的官员则感到了巨大的恐慌与愤怒。他们虽然不知道沈惊鸿密信的具体内容,但敏锐地察觉到皇帝态度的转变必然与远在山海关的那位“帝师”脱不了干系。他们纷纷上疏,或引经据典论证宗藩制度的合理性、祖宗成法的不可变更性;或攻击杨涟等人“离间天家”、“动摇国本”;甚至有人含沙射影,指斥边臣“妄议朝政,其心可诛”。

徐光启等稳健的实干派,则陷入了更深的思考。他们赞同需要解决土地和宗室问题,但也深知其牵涉之广、阻力之大。徐光启私下与同僚议论:“惊鸿此着,可谓石破天惊。若能借此促使陛下下决心整顿,自是好事。然……操之过急,恐生大变。需有万全之策,循序渐进。”

阉党集团内部,则出现了意见分歧。一部分人认为这是打击政敌(尤其是那些与各地藩王交往过密的官员)的好机会,可以借“核查”之名,行铲除异己之实。另一部分则担心,一旦开启对宗室和特权阶层的整顿,火可能会烧到自己身上,毕竟阉党及其亲属中,侵占田产、接受投献者亦不在少数。魏忠贤本人则持观望态度,他需要权衡利弊,看清皇帝最终的决心有多大,以及如何能在这场风波中攫取最大利益。

天启的抉择与沈惊鸿的后续

面对朝堂上愈发激烈的争论和暗流汹涌的局势,天启帝朱由校在经过数日的深思熟虑后,并未立刻做出激进的决定。他深知,此事关乎国本,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一次小范围的御前会议上,他对着几位阁臣和户部、吏部尚书,定下了基调:

“杨涟所奏,民间田土不均,确是实情。沈惊鸿所言……海外故事,亦足引以为戒。然,宗室乃太祖血脉,国家屏藩,不可轻动。清丈田亩,查明实数,乃整顿赋役之本,可先行一步。着户部、都察院,拟定章程,先从北直隶、南直隶等畿辅要地开始,逐步清丈,重点是查清隐匿、投献之田,均平赋役。过程中,务必谨慎,不得扰民,亦不得借此滋事。”

他刻意回避了直接提及宗室庄田的问题,但“隐匿、投献之田”无疑包含了大量被宗室、勋贵、官绅以各种名义占有的土地。这无疑是一个折中的方案,既回应了改革派的呼声,又没有立刻激化与宗室集团的直接冲突。同时,他私下里嘱咐魏忠贤,对各地藩王的赏赐和禄米请求,要“更加严格核查,酌情处置”,实质上开始收紧口子。

这道旨意下达,标志着大明王朝在解决土地问题上,终于迈出了试探性的一步。虽然范围有限,力度温和,但其象征意义巨大。杨涟等人虽觉不够解渴,但也看到了希望。保守派则暂时松了一口气,只要不直接触动宗室根本,清丈田亩尚可周旋。

消息传回山海关,沈惊鸿仔细分析了皇帝的决策,心中了然。他知道,以天启的年纪和所处的环境,能做到这一步,已属不易。这“清丈田亩”的口子一开,就如同在堤坝上凿开了一道缝隙,后续的变革便有了可能。他立刻写信给徐光启和在户部、都察院的盟友,为他们提供了一些基于后世知识的、关于如何更有效进行土地清丈和防止舞弊的技术性建议,例如利用简易测绘工具、建立交叉复核机制、鼓励民众举报等,力求使这第一步能够走得扎实,见到实效。

同时,他并未放松对辽东的经略。“猎虏锐士”的主动出击愈发频繁有效,对野人女真的联络也取得了一些初步进展,皇太极似乎暂时被压制,忙于整合内部和应对明军的骚扰。沈惊鸿深知,内政改革的推进,离不开外部环境的相对稳定。他必须确保辽东防线固若金汤,才能为朝堂之上的变革争取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一场由土地问题引发的深刻变革,已然在暗流中悄然启动。前路依旧布满荆棘,但坚冰既已打破,航向已然调整。沈惊鸿站在时代的潮头,一边握着强兵利刃抵御外侮,一边执着理性之光试图照亮帝国前行的迷途。他知道,自己正在进行的,是一场与历史惯性的漫长赛跑。

喜欢明祚永延,我让大明上巅峰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明祚永延,我让大明上巅峰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和离后王爷真香了斩神:攻略林七夜,青梅竹马很香剑道至尊剑无双三国:东归志!糜汉九州我为王江总,夫人又闹离婚了绝色嫡女一睁眼,禁欲太子掐腰宠雾都侦探极品妖孽兵王我靠穿书拯救世界一品侍卫直播:老登,鬼火停你家楼下咯!尸王噬宠:妖女要翻墙二次元日常物语纯情校医青灯鬼语大明第一臣超神学院之银河之翼重生1990之改写人生
经典收藏生子当如孙仲谋初唐峥嵘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大明匹夫战国野心家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枌榆草木长三国第一狠人岭南宗师绝对荣誉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秦时韩公子隋唐八卦史【精华版】三国之极品富二代凤霸天下女皇威武糜汉水浒,我在梁山开网吧!我于历史中长生护国驸马爷
最近更新魂穿李承乾,李世民被整麻了开局天幕曝光:我未来统一全球明祚永延,我让大明上巅峰我竟然穿越到了sprunki不当官了,逃荒保命要紧!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魂穿水浒:我竟成了童贯义子青铜账簿与铁王座穿越大唐,全靠小公主!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风起赣南谁说神罗不算罗金沟枭雄:从伙计到东三省巡阅使医女楚汉行魅力太高也是错?曹操都成迷弟了闲话清史三国群美传祖宗们,时代变了穿越三国,我窃取宗室身份
明祚永延,我让大明上巅峰 青衫锈剑 - 明祚永延,我让大明上巅峰txt下载 - 明祚永延,我让大明上巅峰最新章节 - 明祚永延,我让大明上巅峰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