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头已落过山顶,余晖将天边映成白边,能看见瓦罐窑的烟筒只冒着淡青色的烟。
王满银踩着土路上的车辙印往里走,老远就听见“叮叮当当”的敲打声,混着村民的呼喊声,比村里任何地方都热闹。
风里带着一股熟悉的、混合着泥土和柴火的气味,这气味如今成了罐子村一份实实在在的指望。
瓦罐窑厂就在眼前了。旧窑那边,窑火正旺,窑门用泥巴封着,只留上方一个小孔,能看到里面隐约跳动的火光。
两个村民正赤着膊,吭哧吭哧地用木杠子抬着一筐筐柴炭,往窑边的进料区倒。
汗珠子顺着他们黝黑的脊梁滚下来,砸在干热的土地上,瞬间就被蒸干了。
知青刘高峰和赵琪正蹲在窑门边,手里拿着个小本本,正在商量着什么。两人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衫,袖口卷得老高,脸上沾着点灰,眼神却亮堂得很。
“王委员来了!”刘高峰先看见了他,收起小本本站起身,顺手拿起一个陶罐,“上午刚出一窑,您瞧瞧这成色。”
现在王满银成了村干部,这些知青喜欢叫他王委员,显得正式些,当然私下里还是叫王哥。
王满银走过去,拿起那陶罐掂了掂,分量扎实,釉色是均匀的青灰色,摸起来光滑细腻。“不错,比上回的匀净多了。”他敲了敲罐身,声音清脆,没有杂音,“正发老汉和李富叔的手艺没丢,村民们也学得快。”
“满银来啦!” 张正发老汉正蹲在窑口附近,手里捏着一块刚出窑还带着余温的瓦罐碎片,眯着眼看那断面。
看见王满银,他站起身,手里也拿着瓦罐碎片递过来,“你瞅瞅这废品的成色,青汪汪的,敲着声儿也脆,可惜了点,这村汉们手艺还是差了点。
要不是知青后生灵性,把标准制定得死死的,生产安排井井有条。怕跟以前一样,质量和产量上不去。
那像现在咱这窑,五天一窑准准的,成品率稳定在七成半,供销社的同志催着要货呢。””
李富老汉在制坯区,看到了王满银,也跟着过来,指了指库房旁边码得整整齐齐的瓦罐:“你看,这些是要往原西县城送的,有油壶、面盆,还有新做的带花纹的菜坛子,城里人家爱要。”
王满银顺着他指的方向看,成品堆得像小山,分门别类码着,上面用白灰写着“县城”“公社”的字样。八个村民正忙着用稻草把瓦罐捆扎起来,动作麻利得很。
李富老汉刚才在指点着一个村汉后生给刚拉好的泥坯做最后的修整。
王满银看见那后生手里拿着个牛骨片子,小心翼翼地刮着坯体边缘,动作还有些生涩,但看得出很用心。
“慢着点,手要稳,心要静,” 李富老汉叼着烟袋,又走了过去指点着说,“你这刮深了,坯子就薄了,一烧准裂。”
旧窑现在是五天一窑的节奏,由刘高峰和赵琪两个知青,带着张正发、李富这两个老把式,再领着八个手脚麻利的村民干着。
烧出来的瓦罐、盆瓮,不光石圪节公社要,连原西县供销社也隔三差五地派车来拉,有多少要多少。
罐子村的瓦罐,因为坯子打得结实,釉色匀净,价钱也公道,在这一片渐渐有了名声。
“苏成呢?”王满银问。
“在新窑那边盯着呢,就等您来看看。”刘高峰说。
“那好,你们忙,我去那边看看”王满银从旧窑区转出来,朝新窑建设工地走去,身后的旧窑随着柴炭的投入,开始冒滚滚浓烟。
王满银心里清楚,光靠这孔老掉牙的旧窑,生产工艺和产能也就只能走到这一步了。希望都在还在建设的新式隧道窑那边。
他背着手,踱步朝着那片热火朝天的新窑工地走去。
新窑的骨架毛坯已经建起来了,是用青砖和着黄泥垒的,比旧窑高大、气派得多。十几个村民正在那里忙活,有的在和泥,有的在砌墙,号子声、铁锹碰撞声、砖石落地声混杂在一起。
苏成一眼就瞧见了王满银,小跑着迎了过来。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旧军装,裤腿上溅满了泥点子,脸上也蹭了几道黑灰,但眼睛却亮晶晶的,透着股兴奋劲儿。
“王委员!” 苏成抹了把额头的汗,“您可来了!新窑的整体毛坯快好了,最多十来天就能封顶,您说的机械设备啥时候能拉来?”
王满银跟着苏成走到那长窑跟前,往里望了望,窑体内壁是用青砖和耐火土砌的,通道笔直。
看着眼前初具规模的直焰式隧道窑,心里也有些激荡。这是罐子村和公社掏家底才能建成的技术含量较高的瓦罐窑,如今总算要立在这黄土坡上了。
“这隧道窑的架子搭得不错,密封做得挺严实。”他用手摸了摸窑壁,土坯砌得平整,缝隙里填了草木灰和黄泥,“辛苦了,苏成,你们这几个月没白忙活。”
“都是您指导得好。”苏成笑着说,一边引着他往里走,“您看,这是预热带,前面是烧成带,最那头是冷却带。我们按您画的图,在冷却带那边留了热风道,通到旁边的干燥房。”
王满银拍拍他的肩膀,跟着往里走。“汪宇和钟悦呢?”
“在里面盯着砌耐火砖呢,” 苏成指着窑体中间那段,“这中间那段活儿精细,他俩不放心,亲自跟着上手了。”
两人说着,走进了新窑的内部。里面比外面看着还要宽敞,拱形的窑顶已经合拢,只有些缝隙透着光,像是一条幽深的隧道。
汪宇和钟悦正和两个村民一起,把一块块黄褐色的耐火砖往内壁上贴,旁边放着和好的耐火泥。
“王委员!” 汪宇看见他,直起腰,用胳膊肘蹭了下脸上的汗,立刻留下了一道泥印子,“您看这砖缝,我们控制在五分以内,保证严实!”
钟悦这个漂亮姑娘,现在成了大花脸,此刻也转过头,冲着王满银笑了笑,又继续低头专注地砌着手里的砖。
王满银仔细看了看砌好的部分,砖缝确实勾抹得均匀平整。他点点头:“好,这耐火层是窑的命根子,马虎不得。”
他顿了顿,问道,“苏成,你刚才问的机械设备,我跟公社和县机械厂都催过了。轨道、窑车,还有那套滑轮牵引装置,过个三五天就能运到。到时候安装、调试,还得靠你们。”
苏成一听,眼睛更亮了:“您放心!图纸我们都吃透了,就等东西来了!有了那套牵引,窑车进出就省大力气了,不用再靠人死推硬扛!”
喜欢平凡的世界之王满银的躺平人生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平凡的世界之王满银的躺平人生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