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璋与张朱的泣血控诉,经过各大报纸连篇累牍、绘声绘色的报道,
如同在开封这座繁华帝都的油锅里泼进了一瓢冷水,彻底炸开了。
最初的震惊与同情,在短短数日间,迅速发酵、升温,转化为一种普遍而炽烈的愤怒。
茶楼酒肆,勾栏瓦舍,乃至街头巷尾,人们聚在一起,
谈论的核心几乎都离不开“贵霜”和“波调”。
在熙熙攘攘的汴河大街上,一个说书先生放弃了往日的才子佳人、英雄传奇,
一拍醒木,口沫横飞地讲起了“贵霜波调背信弃义,刘璋张朱九死一生”的故事。
他添油加醋,将波调描绘成青面獠牙、贪婪残暴的蛮夷酋长,
将刘璋张朱的东归路说得比后世的玄奘法师西天取经还要艰险万分,并且惊险刺激。
围听的百姓们时而扼腕叹息,时而怒骂出声,情绪完全被说书人牵引。
“诸位看官,想我大宋,自陛下登基以来,国泰民安,商通四海!
那西域之路,本是陛下仁德,与民造福之黄金大道!
岂容那化外蛮夷,如此践踏我大宋商民,藐视我天朝威严?!”
说书人声嘶力竭,极具煽动性。
“说得好!”
一个粗豪的汉子猛地站起,却是刚从西域贩运皮货回来的公孙瓒麾下的一名管事,他满脸通红,挥舞着拳头,
“那波调狗贼,今日敢抢刘璋张朱,明日就敢劫我们‘白马商队’的货!
这口气,绝不能忍!朝廷必须发兵,踏平贵霜,活捉波调,以儆效尤!”
旁边一个穿着绸衫的商人连连点头,他是做瓷器生意的,
虽未亲至贵霜,但货物也要通过西域商路转运,感同身受:
“这位兄台所言极是!商事根基,在于信义,在于安全。若海外利益无法保障,我等商人谁还敢放心将本钱投往远方?这无异于断我大宋商脉啊!朝廷若不出面,往后这生意还怎么做?”
类似的场景,在开封城的各个角落上演。
愤怒的情绪如同瘟疫般蔓延,不仅仅局限于商贾阶层。
普通的市民、手工业者,甚至一些清贫的士子,也都被卷入了这场舆论的漩涡。
在开封城的各大学府门外,一群群年轻的学子聚集在一起,激昂地讨论着。
“《春秋》大义,华夷之辨!贵霜蛮王,欺凌我上国子民,此乃悖逆人伦,践踏王化!”
一个面容清癯的学子慷慨陈词,
“朝廷当兴王师,讨逆贼,以正视听!”
另一人接口道:
“不错!我朝立国,以律法治天下,以信义行商贾。
今子民受辱于外,若朝廷坐视不理,岂非寒了天下万民之心?
亦使四方藩国轻视我朝!
此战,非为一人之私仇,实为护我大宋国体,扬我华夏之威!”
这些年轻人,将事件上升到了帝国尊严的高度,
他们的声音通过文章、诗赋和街头演讲传播开来,进一步推动了舆论的风潮。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被愤怒冲昏头脑。
在一些较为清雅的茶馆或私密的书房里,也能听到一些不同的声音。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儒,慢悠悠地品着茶,对身边的朋友叹道:
“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贵霜远在万里之外,山川阻隔,劳师远征,耗费钱粮无数,一旦开启战端,死伤必众。
为了两个商贾之事,大动干戈,是否值得?
况且,那刘璋张朱所言,是否尽实?那刘备在贵霜,又是否全然无辜?
还需仔细斟酌啊。”
他的朋友点头附和:
“老先生所言有理。老夫听闻,那刘备在贵霜,与波调过往甚密,
甚至插手其内政,有关张为其冲锋陷阵,这岂是寻常商贾所为?
其中纠葛,恐非表面那般简单。一旦开战,玉石俱焚,受苦的还是两国百姓。
朝廷当以交涉、施压为主,迫那波调认错赔偿,方为上策。”
然而,这些呼吁冷静、谨慎的声音,在汹涌澎湃的主战浪潮中,显得如此微弱,很快便被淹没。
复仇的情绪,维护帝国商誉与尊严的呼声,成为了开封城的主流。
并且迅速往全国各地蔓延开来。
民间舆论沸腾,那些与西域贸易息息相关的商业巨头,
以及本就与刘备、刘璋等人有旧交或恩怨的昔日豪雄们,也纷纷站了出来,
通过各种渠道表达自己的立场,进一步推波助澜。
袁绍在他的“汝南商号”举行了一场小型的记者会。
他身着紫袍,腰佩玉带,尽管努力维持着世家大族的雍容气度,
但语气中的高傲与对刘备的幸灾乐祸依旧难以掩饰。
“贵霜波调,蛮夷小丑,不识天朝礼法,行此卑劣之事,实乃自取灭亡!”
袁绍端着架子,慢条斯理地说道,
“想那刘备刘玄德,虽出身……嗯,行事或有偏激,然终究是我中原人士。
其能在贵霜立足,亦显我大宋商民之才智。
波调竟敢如此对待,不仅掠夺财产,更欲加害性命,此风绝不可长!”
他顿了顿,扫视了一眼记录的记者,继续道:
“我‘汝南商号’虽主营中原,然亦有心开拓西域。
若商路不靖,商民安全无保,则天下商贾,何人敢西行?
此非独刘璋张朱之冤,实乃关乎所有意向西域发展者之切身利益!
故,绍以为,朝廷当速遣王师,西征贵霜,擒拿波调,明正典刑!
以彰我大宋国法,以安天下商民之心!”
他巧妙地将自己塑造成了维护商业环境的卫道士,
但明眼人都能听出他对刘备倒霉的暗喜,
以及急于在新一轮西域格局中抢占道德高地和实际利益的企图。
与袁绍的故作姿态不同,公孙瓒的反应则直接而暴烈。
他甚至在自家府邸门前,对着一群聚集而来的商贾和市民发表了一场即兴演讲。
“老子是个粗人,不懂那些弯弯绕!”
公孙瓒声如洪钟,一身劲装,彪悍之气扑面而来,
“老子就知道,自己人不能被外人欺负!
刘季玉、张伯求,就算他们跟刘备有恩怨,那也是我们自家的事!
轮不到他波调一个蛮子来插手,还敢下黑手,抢钱害命!
想当年,老子一个郡的兵力,还在刘虞老贼的打压之下,
都敢对蛮夷拔刀相向,更何况现在国富民强,兵强马壮!”
《穿越三国,我窃取宗室身份》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博看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博看读书!
喜欢穿越三国,我窃取宗室身份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穿越三国,我窃取宗室身份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