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的光环,很快就会褪色。
但牺牲的伤痛,却深深地刻进了独立旅的骨子里。
部队在后方休整了半个月。
新的兵员从各个根据地源源不断地补充进来,大多是听说了“铁血之旅”的名号,主动跑来参军的热血青年。
李云龙的伤也稳住了,虽然还下不了地,但已经能扯着嗓子骂人了。
整个独立旅,和一头受了重伤的猛虎一样,正在山谷里,慢慢地舔着伤口,恢复元气。
可李逍遥的脑子,早就飞出了这片山谷。
他想的,不再是南口那片血地,而是整个华北,乃至全国这盘大棋。
这天晚上,旅部临时指挥部里,油灯的火苗安静地跳着。
李逍遥把赵刚,还有伤势好转的李云龙,丁伟,孔捷几个人都叫了过来,开了个会。
所有人都看出来了,旅长有大事要说。
李逍遥没绕弯子,他把那张从鬼子那缴获的作战地图,铺在了桌子上。
“都过来看看。”
几个人围了上来,借着昏黄的灯光,看向地图。
李逍遥的手指,在地图上几条纵横交错的铁路上,缓缓划过。
那几条铁路,和几条大动脉似的,贯穿了整个华北平原。
其中一条,从北平一直拉到汉口,被红铅笔重重地标了出来。
“这是平汉铁路。”
李逍遥的声音很沉。
“我研究了咱们缴获的所有鬼子文件,再对着战区司令部那边给的敌情。我发现一个问题。”
他抬起头,视线扫过众人。
“鬼子在华北的攻势,看着挺猛,谁也挡不住。但他们有个要命的弱点。”
李云龙一听这话,眼睛立马就亮了。
“旅长,你就别卖关子了,鬼子的弱点是啥?快告诉我们,老子这就带人去捅他一刀!”
李逍遥笑了笑,手指在平汉铁路上,重重一点。
“弱点,就是这个。”
“鬼子是典型的机械化部队,他们的兵力投送,物资补给,重武器运输,超过七成,都得死死地靠着铁路。”
“尤其是这条平汉铁路,它是贯穿南北的运输大动脉。鬼子在山西,在河南,在山东的所有主力,吃的,穿的,用的,打的,差不多全要靠这条铁路往前线送。”
“换句话说,这条铁路,就是鬼子在华北的命根子。”
指挥部里,一片安静。
所有人都被李逍遥这番话给说懵了。
他们打了一辈子仗,想的都是怎么拿下个山头,怎么打赢一场伏击。
从没人像李逍遥这样,站到整个华北战局的高度,去想这仗该怎么打。
丁伟的脑子转得最快,他看着地图,眼神越来越亮。
“旅长,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说,咱们与其在正面战场上,跟鬼子硬碰硬地拼消耗,不如想办法,去搞他们这条铁路?”
“没错。”
李逍遥点了下头,脸上露出一抹冷笑。
“南口这一仗,咱们虽然赢了,但也暴露了咱们的问题。在正面战场,对着鬼子的飞机重炮,咱们的伤亡太大了。这种仗,打一次,咱们就得残一次。这么耗下去,咱们耗不起。”
他站起身,在地图前走了几步。
“所以,我决定,换个打法。”
他提出了一个,在所有人听来,都胆大包天的计划。
“我准备,集中咱们全旅恢复元气后的所有精锐,化整为零,和一把把尖刀似的,插进敌人的心脏地带。”
“咱们的目标,不再是某一个据点,某一座县城。咱们的目标,是整条平汉铁路!”
“我要对这条铁路沿线所有的重要桥梁,隧道,车站,仓库,兵站,来一次规模空前的,系统性的大破袭!”
这个计划一说出来,整个指挥部都炸了。
“他娘的!这个带劲!”
李云龙一巴掌拍在桌子上,震得油灯都跳了一下。
“早就看鬼子那铁王八不顺眼了!扒铁路,炸桥梁,这活儿老子喜欢!”
孔捷也搓着手,一脸兴奋。
“这要是真把鬼子的铁路给它断了,那前线的鬼子主力,不就成了没娘的娃,咱们想怎么收拾就怎么收拾?”
只有赵刚,眉头微微皱着,透着一股忧虑。
“旅长,这个计划虽然好,但风险也太大了。”
他指着地图说。
“平汉铁路是鬼子的命脉,他们沿线的防守,肯定是铁桶一样。咱们化整为零,跑到敌人后方几百里去打,一旦被鬼子发现,围住了,连个退路都没有。”
“而且,这么大规模的破袭,得要多少炸药啊。咱们现在手里的存货,连炸一个炮楼都费劲,更别说炸桥梁了。”
赵刚提的,都是最实在的问题。
李逍遥转过身,看着他,眼神平静又坚定。
“老赵,你说的都对。风险很大,困难也很大。”
“但打仗,哪有不冒险的?咱们总不能一直被动地等着鬼子来打咱们。”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了地图上。
他用一支红铅笔,在地图上,重重地划过平汉铁路的走向。
那道红色的笔迹,和一把锋利的刀一样,要把这条日军的大动脉,彻底斩断。
“打仗,不能总按着鬼子的节奏来。”
他的声音,在指挥部的每个角落里回荡。
“他们想打阵地战,咱们偏不。他们想跟咱们拼消耗,咱们就跟他们玩捉迷藏。”
“咱们要打他们的七寸,打他们的命根子。”
“这条铁路,就是鬼子在华北的脖子。咱们要做的,就是把这根脖子,给它掐断!”
这番话,说得在场所有人都热血沸腾。
那股因为南口血战带来的压抑和沉闷,被这股主动出击的昂扬斗志,一扫而空。
李逍遥没有犹豫,他当晚就亲自写了一份详细的作战计划,通过秘密电台,直接报给了延安的八路军总部。
电报发出去后,旅部的几个核心干部,心里都有些打鼓。
这个计划,毕竟太超前,也太冒险了。
他们不确定,总部会不会批。
没想到,总部的回电,第二天一早就到了。
电报的内容,让所有人都精神一振。
总部对李逍遥这个“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进攻”的战略构想,给了极高的评价。
总司令亲自批示,称赞这个计划“抓住了当前华北战局的主要矛盾,是变被动为主动的战略妙棋”。
总部不仅迅速批准了“铁路破袭计划”,还决定,把这个计划,作为接下来整个华北敌后战场的主要作战方针,要求各根据地部队,全力配合独立旅的行动。
这个消息,让李云龙他们乐得嘴都合不拢了。
“看见没!咱旅长这脑子,跟总司令都想到一块儿去了!”
但电报的最后,也给独立旅,出了个天大的难题。
总部指出,执行这么大规模的破袭战,需要海量的烈性炸药。
而眼下,整个八路军的炸药储备都极度匮乏,总部能调给独立旅的,数量非常有限。
电报的最后,是副总指挥的一句亲笔指示。
“困难是现实的,但办法是人想的。希望独立旅的同志们,能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自己想办法,解决技术和原料问题。”
这封电报,既是信任,也是一道军令状。
它把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交到了李逍遥的手上。
在根据地极其简陋的条件下,去生产能炸毁铁路桥梁的烈性炸药。
这,已经不是打仗的范畴了。
这是在挑战一个时代的工业基础。
喜欢抗战:从血战山西到解放全国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抗战:从血战山西到解放全国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