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新生的、散发着冰冷质感、形态神似“寂静边荒”注视感的微小光点,如同在何雨柱意识深处埋下的一颗定时炸弹,让他瞬间通体冰凉。
怎么回事?!
是“寂静边荒”察觉到了光标的存在和异动,反向植入的监控程序?还是光标在与自己频繁互动、生成混乱信息的过程中,意外衍生出的、模拟了“观测者”特性的副产物?
无论哪种可能,都意味着局势正在向更复杂、更危险的方向滑落。
何雨柱强行压下立刻用混乱意念去试探这个新生光点的冲动。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意识如同最精密的传感器,仔细分析着两个光点的状态。
原有的光标(暂且称之为“一号光标”)依旧在稳定闪烁,频率节奏与新生光点(“二号光点”)出现前毫无二致,似乎并未受到这个“邻居”的任何影响。
而二号光点,就那么静静地散发着冰冷微弱的光,不与一号光标交互,也不与何雨柱的力量产生任何联系,只是存在着,如同一个沉默的监视器。
更让何雨柱心惊的是,他感觉到外部那无所不在的“注视感”,似乎…更加“清晰”了一丝?并非强度增加,而是那种“解析度”仿佛提升了,对他体内能量流转、乃至对院内“人心锚点”波动的记录,变得更加细致入微。
是二号光点在发挥作用?它在实时传递着更精密的监测数据?
如果真是这样,那他之前依靠一号光标制造“观测裂隙”的方法,很可能已经暴露,或者即将失效!
不能再轻易动用一号光标了!至少在弄清楚二号光点的底细和作用机制之前,必须暂停!
刚刚看到的一丝曙光,仿佛又被浓重的乌云遮蔽。何雨柱的心沉了下去,那种在透明牢房中被人时刻窥视的窒息感再次汹涌而来,甚至比之前更甚。
他再次将所有的行动收敛到极致,修复“混沌滤网”和滋养“人心锚点”的速度放缓到了近乎停滞的状态,全力维持着“低活性样本”的伪装。
然而,被动等待从来不是他的风格。必须在绝境中,寻找新的破局点。
他的意识,开始更仔细地审视自身与整个“庭灵”生态。既然直接与光标互动风险巨大,那么,能否从构成“庭灵”根基的“人心锚点”本身,找到制造干扰的方法?
这些锚点,本就是由院内居民各种复杂的、甚至互相矛盾的执念、情绪构成,其内部天然就存在着大量的“无序”和“噪音”。之前,何雨柱是作为“管理者”和“滋养者”,在尽力纯化和引导它们,避免其产生过于剧烈的内部冲突。
但现在…或许可以反其道而行之?
一个大胆的念头浮现:不去主动生成混乱意念,而是…引导、放大这些“人心锚点”内部自然存在的、微小的逻辑冲突和情绪噪音,让它们自身产生更强烈的、无序的“信息背景辐射”?用这整个生态自然散发的“混沌”,来覆盖和干扰外部的精密观测?
这就像是在一个安静的实验室里,无法自己制造大声响,但却可以巧妙地触发实验室内各种仪器自身发出的、微弱的、不同频率的嗡嗡声,让这些声音汇聚成一片足够复杂的背景噪音,影响窃听器的效果。
风险在于,过度放大“人心锚点”的内部冲突,可能会导致执念不稳,甚至崩溃,动摇“庭灵”的根基。必须极其小心,控制在一个极其微妙的临界点之下。
说干就干。
何雨柱的意识再次如同无形的水流,渗入那些构成基石的“人心锚点”。
他不再试图抚平易中海心中“传承期待”与“现实不堪”之间的裂痕,反而极其轻微地,在那裂痕的边缘“轻轻拨动”了一下,让那份因期待落空而产生的焦躁感,略微放大了一丝。
他不再试图化解秦淮茹“守护希望”与“生存绝望”之间的拉锯,反而让那绝望阴影下滋生的、对命运不公的微弱怨怼,如同水底的暗流,稍微涌动了一下。
他对刘海中的官迷执念、阎埠贵的算计精明、贾张氏的自私恐惧、许大茂的攀比嫉妒…都如法炮制。不是制造新的冲突,而是将那些本就存在、被居民自身压抑或忽略的微小情绪碎片、逻辑矛盾,极其精细地、控制在绝不会导致崩溃的限度内,轻轻“激活”和“放大”。
这个过程比之前引导正向特质更加耗费心神,如同在刀尖上跳舞,在悬崖边漫步。他必须时刻感知着每一个锚点的稳定阈值,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几乎在他开始操作的瞬间,整个“庭灵”生态散发出的“信息背景辐射”陡然变得…“嘈杂”了起来!
各种矛盾的念头、冲突的情绪、无意义的琐碎思虑…这些原本被个体意识压制或忽略的“心灵噪音”,被放大后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片混乱、无序、充满矛盾张力的意念场。这片场域并非攻击性的,它就像菜市场里混杂的叫卖声、孩童哭闹声、邻里争吵声一样,天然存在,只是音量被稍稍调高了一些。
院内居民们自己并未明显察觉异样,只是觉得今天心里似乎更烦乱了一些,想法更多更杂了一些,但都归结于天气寒冷或者生活困顿。
然而,何雨柱清晰地感知到,外部那无所不在的“注视感”,在这片陡然增强的“心灵噪音”笼罩下,第一次出现了…并非偏转,而是某种意义上的“解析迟滞”!
那冰冷的“目光”似乎尝试同时处理和分析这骤然增加的、充满矛盾和无效信息的海量数据流,其“扫描”和“记录”的精准度,明显下降了一个层级!就像一台高精度仪器,突然被投入一个充满电磁干扰的环境,虽然还能工作,但读数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大打折扣!
同时,何雨柱意识深处,那一号光标似乎对这片由“人心锚点”自然散发的、庞大的无序信息场产生了某种“愉悦”的共鸣,其闪烁的频率都仿佛轻快了一丝。而那二号光点,依旧冰冷地散发着微光,但其传递出的那种“清晰监测”的感觉,却被这片“噪音”有效地模糊和干扰了!
成功了!而且比与光标互动更安全!这是利用“庭灵”生态自身的特性,进行的集体无意识干扰!
何雨柱心中振奋,但他不敢有丝毫松懈,持续精细地调控着每一个“人心锚点”的“噪音”输出,维持着这片干扰场的存在。
他感觉到,那外部的“注视感”在经历最初的迟滞后,开始尝试调整其观测协议。那“目光”似乎变得更加“分散”,试图从这片混沌的噪音中,分离出不同的“声源”,进行单独解析。
但这谈何容易?“人心”的复杂与矛盾,岂是那么容易拆解归类的?尤其是当这些噪音并非人为制造,而是源于灵魂深处自然滋生的、最真实的混乱时。
一场无声的、基于信息层面的拉锯战,在这片看似普通的四合院上空激烈展开。一方是试图维持绝对秩序、解析一切的高维观测,另一方则是依托于最混沌的人性、顽强存在的变量生态。
何雨柱甚至能隐约“听”到,那无形的观测协议在与庞大的心灵噪音对抗时,发出的某种超越听觉的、逻辑层面的“摩擦声”和“过载预警”。
就在这时,异变再生!
或许是这片持续存在的、高效的“无序共鸣”干扰场,触及了“寂静边荒”观测协议的某个底层逻辑冲突点——
那无所不在的“注视感”猛地一颤!
并非之前的偏转或迟滞,而是一种更深刻的、仿佛系统内部出现短暂逻辑混乱的“卡顿”!紧接着,一股极其微弱、但位阶极高、带着明显不悦和警告意味的冰冷意念,如同无形的鞭子,穿透了层层干扰,直接扫过何雨柱的“动静之核”!
这股意念并非针对他个人,更像是一种系统自动发出的、针对“观测目标异常活跃,干扰数据处理”的通用警告!
“噗——”
何雨柱如遭重击,喉头一甜,一口鲜血险些喷出,又被他强行咽了回去。体内原本缓慢修复的“混沌滤网”一阵剧烈震荡,刚刚修复的部分裂纹再次有蔓延的趋势。
代价巨大!
但与此同时,那无所不在的“注视感”,也如同被烫到一般,猛地向后“收缩”一下,其监测的强度和精度,明显下降了一个大的档次!似乎那观测协议为了应对内部的逻辑冲突和避免再次触发警告,自动调低了对这个“高干扰度样本”的监测等级!
风险与机遇并存!
何雨柱抹去嘴角的血丝,眼中却闪过一丝狠厉与决然。他强忍着体内的剧痛和灵魂层面被警告冲击带来的眩晕感,非但没有收敛,反而更加精细、更加大胆地维持和微调着那片“无序共鸣”干扰场!
他要利用这次观测协议自我调整产生的“窗口期”,做更多的事情!
喜欢四合院:何雨柱祭天,法力无边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四合院:何雨柱祭天,法力无边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