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答 —— 滴答 ——!”
盛夏的清溪镇安置区,深夜十一点的钟声从社区钟楼传来,敲碎了夜空的宁静。林家 101 室的书房里,一盏护眼台灯还亮着暖黄的光,像黑夜里的一颗星,映着林晓阳伏案疾书的身影。
晓阳上初三了,距离重点高中升学考试只剩最后三个月。他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校服,后背微微弓着,笔尖在试卷上飞快划过,留下沙沙的声响。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滴在草稿纸上,晕开一小片墨迹,他却顾不上擦,只偶尔抬手揉一揉发酸的眼睛,又立刻低下头继续做题。
书桌上堆满了复习资料:《中考真题汇编》《数学压轴题精讲》《英语核心词汇》,每本书的页角都被翻得卷了边,上面画满了红色的重点标记和蓝色的错题批注。最显眼的是一本泛黄的笔记本,上面记着晓梅给他整理的学习方法,扉页上写着 “踏实努力,终有回报”,是晓梅亲手写的。
“吱呀 ——” 书房门被轻轻推开,赵秀兰端着一碗温温的鸡汤走进来,脚步放得极轻,生怕打扰到儿子。鸡汤里飘着几颗红枣和枸杞,香气清淡却暖心,是她特意炖的,怕太油腻影响晓阳休息。
“晓阳,歇会儿,喝碗鸡汤再学。” 赵秀兰把碗放在书桌一角,拿起毛巾帮他擦了擦额头的汗,“都快十二点了,别熬太晚,身体要紧。”
晓阳抬起头,眼里布满了红血丝,声音带着点沙哑:“妈,我再做两道数学压轴题就睡。这次模拟考试我数学才考了 85 分,离重点高中的分数线还差不少,得抓紧时间补。”
赵秀兰心里一疼,摸了摸儿子的头:“分数不重要,尽力就好。你看你,这几天都瘦了,黑眼圈都出来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要是累垮了,咋参加考试?”
“我没事,妈。” 晓阳笑了笑,露出两颗小虎牙,“我想考上重点高中,跟姐一样,以后考个好大学,给家里争光。”
他低下头,喝了口鸡汤,暖意在喉咙里散开,疲惫好像减轻了不少。赵秀兰坐在旁边的小凳子上,看着儿子认真的样子,心里既骄傲又心疼 —— 晓阳从小就懂事,学习从不用家人操心,现在为了备考,更是拼尽了全力。
等晓阳喝完鸡汤,赵秀兰收拾好碗,又叮嘱道:“晚上睡觉盖好被子,别着凉。要是有不会的题,别硬钻牛角尖,明天问你爸或者给你姐打电话。”
“知道了,妈。” 晓阳点点头,目送母亲离开,又立刻拿起笔,重新投入到题海中。
窗外的蝉鸣不知何时停了,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狗吠,衬得书房里格外安静。晓阳看着试卷上的数学压轴题,眉头皱得紧紧的 —— 这道题他已经想了半个小时,还是没头绪,心里渐渐有点烦躁,笔尖在草稿纸上划得飞快,力道大得差点把纸划破。
“别急,慢慢想。” 突然,林建国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他刚从家具厂回来,身上还带着松木的清香,手里拿着个刚削好的苹果。
“爸。” 晓阳抬起头,眼里满是委屈,“这道题我不会做,模拟考试好多这种题都错了,我怕考不上重点高中。”
建国走到书桌旁,拿起试卷看了看,又翻了翻晓阳的错题本,笑着说:“这道题考察的是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你之前这类题练得少,所以觉得难。来,爸给你讲讲思路。”
他拉过一把椅子坐下,拿起笔在草稿纸上画图、列公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一步步讲解:“你看,先把已知条件列出来,找到等量关系,再代入函数解析式,最后求最值……”
晓阳听得很认真,跟着父亲的思路一步步推导,心里的迷雾渐渐散开。等建国讲完,他恍然大悟:“原来这么简单!我之前把问题想复杂了。”
“学习就像做木工,得一步一步来,不能急。” 建国把苹果递给晓阳,“遇到难题别慌,先跳过去,等做完其他题再回头想,说不定就有思路了。爸相信你,只要踏实努力,肯定能考上重点高中。”
晓阳咬了口苹果,甜丝丝的味道在嘴里散开,心里的烦躁也烟消云散了:“爸,我知道了,我会踏实复习的。”
建国摸了摸他的头:“别熬太晚,现在最重要的是保持好心态,劳逸结合。明天周末,爸带你去吃你爱吃的火锅,放松放松。”
“真的?” 晓阳眼睛一亮,备考这么久,他早就想去吃火锅了。
“当然是真的。” 建国笑着说,“学习要努力,也要懂得放松,这样才能提高效率。”
接下来的日子里,全家都围着晓阳的备考转。林老太每天早上都会去小区的庙里祈福,求了个 “平安符”,挂在晓阳的书包上,说 “能保佑你考试顺利”;赵秀兰变着花样给晓阳补充营养,早上煮鸡蛋牛奶,中午炖鸡汤、炖排骨,晚上做小米粥、蒸红薯,每天不重样;林建业每周都会从五金店回来,给晓阳带些新鲜的水果和零食,还陪他聊聊天,缓解他的压力;晓梅虽然在市区上班,但每天都会给晓阳打个电话,问问他的学习情况,分享自己的备考经验,周末还会回来,帮他辅导数学和英语。
然而,备考的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第二次模拟考试,晓阳的排名不仅没提升,反而下滑了十名,英语成绩更是只考了 70 分。拿到成绩单的那天,晓阳垂头丧气地回到家,把成绩单往桌上一扔,坐在沙发上一言不发,眼里满是失落。
“咋了?考得不好?” 赵秀兰看见他的样子,心里咯噔一下。
晓阳点点头,声音带着哭腔:“我努力复习了,可还是考不好,我是不是太笨了?我肯定考不上重点高中了。”
“胡说啥呢!” 林建国走过来,拿起成绩单看了看,并没有指责他,“一次考试说明不了啥,可能是题目不适应,也可能是太紧张了。你看,数学进步了 5 分,英语确实下滑了,但只要找到问题所在,针对性复习,肯定能赶上来。”
林老太坐在晓阳身边,拉着他的手说:“晓阳,别灰心。当年你爸学木工,刚开始也总做错,后来天天练,慢慢就熟练了。学习也是一样,只要不放弃,总能进步。奶奶相信你,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只要坚持下去,肯定能考上重点高中。”
晓梅也特意从市区赶回来,帮晓阳分析试卷:“弟,你英语主要是阅读理解和作文丢分多。以后每天早上读半小时英语课文,培养语感;每天写一篇英语作文,我帮你修改;阅读理解多做真题,总结答题技巧,慢慢就会有进步。”
在家人的鼓励和帮助下,晓阳重新振作起来。他制定了新的学习计划:每天早上六点起床,读半小时英语;晚上做完作业后,花一小时复习英语错题;周末让晓梅帮他辅导英语作文。赵秀兰每天早上都会准时叫他起床,还陪着他一起读英语;林建国每周都会帮他分析数学错题,找出薄弱环节;林老太则每天给他准备新鲜的水果,让他补充维生素。
有一次,晓阳因为熬夜复习,早上起晚了,没来得及读英语,心里很自责,一整天都闷闷不乐。赵秀兰知道后,没有批评他,而是说:“偶尔一次没关系,下次注意就行。学习要持之以恒,但也不能太苛责自己,身体最重要。”
晚上,林建国带晓阳去小区花园散步,跟他说:“爸小时候家里穷,没机会上学,现在特别羡慕你们能有这么好的学习条件。但爸也知道,学习不是唯一的出路,只要你踏实努力,不管最后考没考上重点高中,爸都为你骄傲。”
晓阳看着父亲的眼睛,心里暖暖的:“爸,我会努力的,不让你和妈失望。”
随着考试越来越近,晓阳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有时候会因为一道题做不出来而烦躁,甚至跟家人发脾气。但每次家人都耐心地安慰他、鼓励他,没有一句指责的话。
考试前一周,晓梅特意请假回来,帮晓阳做最后的冲刺辅导。她把英语核心词汇、数学重点题型、语文作文素材都整理成笔记,给晓阳一一讲解;赵秀兰给晓阳买了新的考试用品,包括铅笔、橡皮、尺子,还有一件红色的 t 恤,说 “穿红色能讨个好彩头”;林建国带晓阳去看了考场,熟悉环境,缓解他的紧张情绪;林老太则给晓阳包了粽子,说 “粽子粽子,高中高中”。
考试前一天晚上,晓阳早早就睡了。赵秀兰半夜起来,悄悄走进他的房间,给他盖好被子,看着儿子熟睡的脸庞,心里默默祈祷他能考试顺利。林建国也没睡,坐在客厅里,想着儿子备考的点点滴滴,心里既紧张又期待。
第二天一早,晓阳穿着红色的 t 恤,背着装满考试用品和平安符的书包,在家人的陪伴下,信心满满地走进了考场。看着儿子的背影,赵秀兰的眼泪差点掉下来,林建国紧紧握着她的手,说:“别担心,晓阳肯定能行。”
考试期间,全家都围着晓阳转:赵秀兰每天都做晓阳爱吃的饭菜,保证他的营养;林建国每天都去考场门口等他,给他加油打气;林老太在家祈福,盼着他能考个好成绩;晓梅则每天给晓阳打电话,缓解他的紧张情绪。
最后一门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晓阳走出考场,脸上带着轻松的笑容。他跑向等候在门口的家人,大声说:“爸,妈,奶奶,姐,我考完了!感觉考得不错!”
全家都笑了,赵秀兰赶紧走过去,给儿子递上一瓶水:“辛苦啦,考得好不好没关系,只要你尽力了就好。”
林建国拍着晓阳的肩膀:“走,回家!妈给你做了可乐鸡翅,庆祝你考完试!”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安置区的街道上,映着林家一家人的身影,格外温暖。晓阳看着身边的家人,心里满是感激 —— 要是没有家人的支持和鼓励,他不可能坚持到现在。他知道,不管最后能不能考上重点高中,这段备考的经历,还有家人的爱,都会成为他人生中最珍贵的财富。
而这份家人之间的互相支持、互相鼓励,正是林家代代相传的家风。它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晓阳的备考之路,也照亮了林家每个人的人生之路,让他们在平淡的生活中,收获着最真挚的幸福。
喜欢拆迁后,我家靠吃瓜暴富了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拆迁后,我家靠吃瓜暴富了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