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的误会像一层薄冰,覆盖在沈清玥对顾言琛的观感上。她刻意将那次不愉快的经历抛诸脑后,全身心投入到《云海谣》的拍摄中。琉璃仙子这个角色情感跨度极大,从初期的天真懵懂到后期的决绝孤寂,需要极强的情绪张力和表演层次,她不敢有丝毫懈怠。
这晚收工已是深夜,白日的喧嚣散去,横店仿佛也陷入了沉睡。沈清玥却毫无睡意,明天要拍的是琉璃领悟大道、心境产生重要蜕变的一场重头戏,几句核心台词她总觉得把握得不够精准,少了点“仙气”与“顿悟”之间的玄妙感。
她想起酒店五楼有一个不对普通客人开放的小型阅览室,据说收藏了不少关于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的书籍,或许能找到一些灵感。
换了身舒适的棉质长裙,沈清玥没有惊动助理,独自一人来到了阅览室。
推开厚重的实木门,室内果然静谧异常。只有几盏暖黄色的壁灯亮着,光线柔和地洒落在深色的木质书架上,空气中弥漫着旧书和木料混合的沉静气息。与她想象中的无人不同,靠窗的一个单人沙发上,似乎已经坐了一个人。
那人背对着门口,身形隐在沙发的高靠背之后,只露出一点黑色的短发和搭在扶手上的手臂,修长的手指间夹着一支电子阅读器,屏幕发出幽微的光。
沈清玥脚步放得更轻,生怕打扰了这难得的宁静。她踱步到靠里的书架前,借着昏暗的光线,寻找着可能与道教哲学、古典美学相关的书籍。指尖划过一排排书脊,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就在她专注于寻找时,目光不经意间扫过书架对面——那里是历史人物传记区。而她要找的那本《宋代风物志》,那本厚重、暗红色封皮、在横店多家旧书店都难以寻觅的参考书,正安静地立在书架的最高一层。
她心中一喜,几乎是下意识地踮起脚尖,伸手去够。
然而,那本书放置的位置实在太高,即使她身高不算矮,指尖距离书脊也仍有一段距离。
就在她准备放弃,去找个垫脚凳时,一只骨节分明、手腕上戴着一块简约黑色腕表的手,从她斜后方伸了过来,轻而易举地,取下了那本《宋代风物志》。
沈清玥愕然回头。
暖黄的光线下,顾言琛就站在她身后,距离不远不近。他今天穿着一件深蓝色的棉质衬衫,领口随意地解开一颗扣子,少了几分屏幕上的凌厉,多了些居家的温和。他手里拿着那本厚厚的书,目光平静地看着她。
“沈老师,是找这本吗?”他的声音在寂静的阅览室里显得格外低沉,带着一丝夜间特有的沙哑。
沈清玥的心跳,在那一刻似乎停滞了半拍。
怎么会是他?
雨夜那冰冷狼狈的一幕瞬间浮现在脑海,让她的表情不自觉地淡了几分,带着显而易见的疏离。
“谢谢顾老师。”她伸出手,语气客气而公式化,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
顾言琛将书递给她,两人的指尖在书脊的棱角处有了一瞬间的轻微触碰。他的指尖微凉,与她想象中的温热不同。
“不客气。”他收回手,神色如常,似乎并没有察觉到她刻意保持的距离,或者说,并不在意。
沈清玥接过书,沉甸甸的质感压在手上。她抱着书,转身就想走向另一边的阅读区,与他拉开距离。
“沈老师也对宋代的风俗器物感兴趣?”顾言琛却在她身后开口,语气像是寻常的学术交流。
沈清玥脚步一顿,不得不停下来,转过身:“为了角色找点感觉。顾老师也是?”
“嗯。”顾言琛微微颔首,目光落在她怀里的书上,“《星辰大海》的男主角,设定里有收藏古玩的爱好,需要补充点知识。”他顿了顿,像是随口一提,“这本书的第七章,‘文人雅趣与器物精神’,写得不错,或许对塑造‘琉璃仙子’超然物外的气质,能有点启发。”
沈清玥微微一怔。他不仅知道她在拍《云海谣》,连她饰演的角色名和特质都清楚?还精准地指出了可能对她有帮助的章节?
这让她感到有些意外,甚至一时忘了雨夜的不快。
“谢谢顾老师推荐,我会仔细看的。”她的语气缓和了些许,带着真诚的感谢。
顾言琛没再说什么,只是再次点了点头,便转身走回了自己靠窗的位置,重新拿起电子阅读器,仿佛刚才那短暂的交流从未发生。
阅览室再次恢复了绝对的安静。
沈清玥走到离他最远的角落坐下,翻开了那本《宋代风物志》。书页有些泛黄,带着岁月的味道。她直接翻到了第七章,果然,里面详细论述了宋代文人如何通过器物、茶道、香道等追求精神上的超越与宁静,字里行间透出的那种“格物致知”、“心物合一”的哲学思想,恰恰触碰到了她苦苦寻找的、属于“琉璃”顿悟时的那个玄妙节点。
她看得入了神,时而蹙眉思索,时而恍然点头,完全沉浸在了书中的世界。
不知过了多久,她感到脖颈有些酸胀,才从书页中抬起头,活动了一下肩膀。
目光不经意地扫过对面。
顾言琛依旧维持着之前的姿势,安静地阅读着。壁灯的光线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上投下柔和的光影,他低垂着眼睫,神情是前所未有的专注与平和,与平日里那个冷峻疏离的影帝判若两人。他整个人仿佛与这静谧的夜色、这满室的书香融为了一体。
而在地板上,他们两人的影子,被灯光拉得很长,在书架之间的空地上,有了短暂而模糊的交叠。像两个无声的、默契的守护者,共同守护着这一隅的知识与宁静。
沈清玥的心,忽然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
她想起电梯里擦肩而过的风,想起老街转角意外的碰撞,想起私房菜馆里隔着餐桌的无声致意,也想起雨夜那冰冷的泥水和车窗后模糊的侧脸……
那些或偶然或尴尬或微妙的瞬间,与眼前这幅沉静的画面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种极其复杂的感知。
他或许并不像她因为一场误会而认定的那样冷漠和不近人情。至少在此刻,他是一个沉静、专注,甚至愿意对她这个并不算熟悉的同行,给予专业上提点的同行。
那种因为误会而产生的芥蒂,似乎在不知不觉间,被这满室的书香和眼前沉静的画面,悄然融化了一角。
她收回目光,重新低下头,指尖拂过书页上精美的插画,心境竟奇异地平和下来。
窗外,是横店沉沉的夜。
窗内,是两颗同样追求极致、偶尔会在深夜里为自己“充电”的灵魂,在知识的海洋里,进行了一场无声的、短暂的共游。
他们的影子,在灯下静静交叠,又随着光线的角度,缓缓分开。
仿佛什么也没发生。
又仿佛,有什么东西,已经悄然改变。
喜欢星光交汇时我们并肩前行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星光交汇时我们并肩前行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