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勤并未急于求成,而是花了一整天的时间,仔细将想法整理成一份条理清晰的奏议。
奏议中,他绝口不提什么“病毒”、“免疫”等超越时代的概念,而是着重描述现象。
他引述了民间诸如牧人所言,及《千金方》等医书中关于“牛痘”症状轻微、且挤奶工罕患天花的观察,强调此乃“古已有之,民间得验”。
接着,他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既然接触牛痘者能免于天花之烈,是否可主动取牛痘之微恙,种于人身,以诱发轻微症状,从而使人获得抵御天花之能力?
他将其类比为“以毒攻毒”之理,但强调所用之“毒”乃牛痘之弱毒,远逊于人痘之烈。
然后,他谨慎地提出了一个“初步的验看之法”。
建议由太医署选派精干医官,首先严格确认牛痘来源之安全,然后参照古法处理疮毒之原则,对取材、制粉、施种等环节拟定极其洁净稳妥的规程。
最后,可选择自愿的死囚或那几个村庄里的自愿的健康者,在严密监护下进行小规模尝试,详细记录反应,并与未种者对比,以观其效。
奏议的末尾,他言辞恳切地写下:
“此法乃臣偶得于民间旧闻,参酌医理,虽觉或有万一之效,然事体重大,关乎人命,臣不敢专断。”
“伏请殿下明鉴,可否下敕太医署,召集良医,共同参详此议?”
“若果有可行之处,循稳妥之法逐步验看,或能于将来抗疫救民,开辟一新途。”
他将这份奏议仔细誊写清楚,便出门前往东宫,求见了太子洗马魏徵。
“魏大人,”张勤将奏议双手呈上,神色凝重。
“近日京畿痘疮之疫,下官深为忧心。”
“偶思得一或许可行之预防设想,然自知才疏学浅,不敢妄断。”
“兹将陋见书于纸上,恳请魏公过目。”
“若觉其中有毫厘可取之处,万望转呈太子殿下圣览。”
“一切皆需赖太医署诸位国手详加斟酌,非下官所能妄议。”
魏徵见他说得郑重,接过奏议,快速浏览起来。
起初他面色平静,越看神色越是凝重,看到提出“种牛痘以预防”的设想时,眼中闪过一丝惊异,但并未打断,而是继续看完。
合上奏议,他沉吟良久,目光锐利地看向张勤。
“张司农,此议…着实惊世骇俗。你可知其中风险?”
“下官深知!”张勤躬身道,“正因风险巨大,下官才不敢隐匿,亦不敢私试。”
“唯有借重朝廷之力,由太医署诸位精通疡科、疫病之道的大家,以最稳妥、最严谨之法,逐步验看,方有可能辨其真伪,取其利而避其害。”
“下官愿将此议全权呈报,绝不敢干预后续任何事宜。”
魏徵看着张勤诚恳而谨慎的态度,又看了看手中那份条理清晰、将大胆设想与谨慎操作结合起来的奏议,缓缓点头。
“嗯。你考虑得周详。”
“此事若成,功在千秋;若败,则干系非小。的确非你我一介臣子可轻率决定。”
“此议,我会即刻面呈太子殿下。如何决断,须由殿下圣裁。”
“多谢魏公!”张勤深深一揖。
数日后,张勤去东宫给皇孙讲学时,与魏徵交流后得知。
太子李建成览奏后,对此议颇为重视,认为虽属奇想,但依据的民间经验与医理推敲并非空穴来风。
何况张勤所请的“由太医署严谨验看”之法亦属稳妥。
太子已上报李渊,并下令将此事移交太医署,命署令召集相关精干医官,秘密研讨此“牛痘接种”之议的可行性。
立即着手制定详细的查验牛痘源、制备材料及后续可能进行的小规模试验方案,一切需严格保密,谨慎推进。
张勤得知这消息,心中一块大石稍稍落下。
他张勤心里清楚,此事已非自己所能主导,唯有等待太医署的试验结果。
但他并未闲着,杜曲里的疫情像一根刺扎在他心里。
他想到,即便牛痘之法将来可行,远水也难解近渴。
面对当下的疫情,或许有些更基础的、能被当下理解和实施的防疫手段,可以减少伤亡。
他再次沉入脑海中的“医药图书馆”,不过这次搜索的关键词是“传染病防控”、“公共卫生”、“隔离”。
找到了现代防疫知识涌现出来。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他将这些内容与唐代的实际情况对照处理,剔除掉那些需要现代科技支撑的部分,专注于眼下能做到的。
他铺开纸墨,决定编写一份《疫区防护手册》,不署名,只记录方法。
他用的全是当下能理解的词语和能操作的手段。
首先,一旦发现发热、出疹者,立即单独安置,与他人居所远离。照料者需固定专人,且需身体健康。
病者衣物、用具皆需单独煮沸曝晒。
病者排泄物需以生石灰覆盖深埋。
其次,疫区之人,皆需常用皂角或草木灰水洗手,尤在饭前便后。
饮水务必煮沸。
居所勤洒扫,通风透气,可用苍术、艾叶等草药烟熏驱避秽气。
疫病流行时,集市、社戏等聚众之事宜暂停。
村民尽量减少串门走动。
再者,注意饮食,不过劳,保全精神。
可酌情服用一些清热解毒、扶助正气的寻常草药汤剂
他还列举了几味如金银花、板蓝根、甘草等常见草药,并注明需遵医嘱,避免滥用。
他将这些要点清晰列出,语言平实,力求任何一个识字的里正或乡医都能看懂照做。
写完后,他仔细收好。
“苏伯,帮忙把这一份手册送到东宫去这是我的玉牌,去吧。”
张勤准备把这手册给到东宫散发出去,多少起些作用。
处理完防疫指南的事,张勤便动身去了皇庄。
庄子里因为附近闹天花的事,气氛也有些压抑。
张勤先宽慰了韩老伯和众农户几句,嘱咐他们近期也注意清洁,少去外村走动。
他便如往常一样,挽起袖子,下到田里。
他先去看那片胡萝卜地,苗已经出得齐整,绿油油一片。
他蹲下身,仔细查看间距,对跟在旁边的韩老伯说:“老伯,你看,这苗有些地方还是太密,得再间一次。”
喜欢唐初:东宫书吏不当,我要去种地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唐初:东宫书吏不当,我要去种地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