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廿七傍晚,孙思邈带着小道童来到了张宅。
院中已备好提亲之礼。
一对活雁用红绸系着脚,几匹色泽鲜亮的锦缎叠放整齐,另有装满茶饼的漆盒和几匣名贵药材。
孙思邈检视一番,点头道:“雁礼周全,色正品佳,甚好。”
第二天蒙蒙亮,孙思邈看看天色,“辰时初刻吉时,动身吧。”
张勤躬身应下,让韩老伯带着两名仆役抬着礼盒,随师父出门。
一行人步行前往不远处的魏府。
魏府中门早已敞开,魏徵身着深色常服,与裴氏一同在正堂等候。
见孙思邈与张勤到来,魏徵迎至阶下,拱手道:“孙真人亲临,蓬荜生辉。”
孙思邈还礼笑道:“魏公,今日老夫携小徒前来,是为求取贵府义女苏怡,结秦晋之好。”
说罢侧身示意。
张勤上前一步,向魏徵和裴氏行大礼,郑重道:“学生张勤,恳请老师、师母允准,迎娶苏怡为妻。”
魏徵肃容抬手:“勤儿请起。”裴氏在旁微笑颔首。
众人入堂落座。
孙思邈从袖中取出一卷红纸婚书,递给魏徵:“此乃聘书,请魏公过目。”
魏徵展开细看,上书张勤籍贯官职、聘礼明细,并言明三月初六迎娶。
他点点头,将婚书转交裴氏收好。
随后,韩老伯带人将聘礼一一抬入堂中展示。
那对活雁尤其醒目,扑棱着翅膀,引得侍立廊下的丫鬟们悄悄张望。
魏徵依礼道:“小女粗陋,蒙张司农不弃,老夫岂有不准之理?”
便示意管家收下聘礼。
礼成后,魏徵请孙思邈移步书房用茶。
裴氏则对张勤温言道:“怡儿在后院,你去见见她吧。”张勤躬身谢过,由丫鬟引着穿过回廊。
后院西厢房前,苏怡正站在一株初绽的玉兰树下。
见张勤来了,她微微一笑。
张勤从怀中取出一个锦囊递给她:“这是师父给的银针,给你傍身。”
苏怡接过,轻声道:“婚期定了?”
“三月初六。”张勤点头,“张宅后院不日就开始布置。”
前院传来孙思邈与魏徵的说笑声。
阳光透过玉兰树枝叶,在青石板上投下细碎光斑。
张勤与苏怡正式定亲后没两日,张宅的家丁们便开始往各府投递婚宴请柬。
这日午后,张勤正在书房核对宾客名单,门外传来一阵喧嚷。
苏管家引着一位穿着粗布棉袍、满面风霜的老汉进来,正是杜曲村的里正王老五。
王老五一见张勤,便拱手作揖,声音洪亮:“张神医!小老儿冒昧打扰了!”
“村里乡亲们听说您要办喜事,都高兴得紧!大伙儿商量着,想沾沾您的喜气,派小老儿来问问,能不能讨几张请柬回去?”
“咱杜曲村虽穷,礼数绝不短,定凑份厚厚的贺仪!”
张勤忙扶住他:“王里正快请起。乡亲们的心意,张某心领了。只是婚宴设在我这后院,地方有限,恐招待不周。”
王老五连连摆手:“神医放心!咱乡下人不在乎排场!在院外搭个棚子摆几桌也成,要么让咱送完贺礼就走,瞧新郎官一眼就心满意足!”
“去年要不是您种牛痘救了一村人,哪有今日?这喜酒,说啥也得喝上一口!”
正说着,门外又来了几位乡民,有提着一篮鸡蛋的妇人,有抱着粗布包袱的汉子,都是杜曲村来的。
众人七嘴八舌。
“张神医,俺家小子命是您救的!”
“俺娘能下地干活了,全托您的福!”
“让俺们表表心意吧!”
张勤见推辞不过,沉吟片刻,便决定,便请里正代收乡亲贺仪,婚宴当日,在张宅外街口设流水席,请乡亲们吃杯水酒。
“只是院内宾客众多,恐难一一招呼,还望见谅。”
王老五喜得直搓手:“这就够了!这就够了!流水席好,热闹!神医放心,贺仪清单小老儿亲自列明,绝不让您亏空!”
张勤让伙计取来一叠红纸,写上“杜曲村乡亲席”字样,交给王老五:“此乃凭证,届时凭此入席。有劳里正安排。”
王老五珍重接过红纸,带着乡民千恩万谢地走了。
苏管家在一旁低声道:“郎君,这流水席怕是要添不少开销…”
张勤望着乡民远去的背影,轻声道:“银钱事小。乡亲们这份情谊,比贺礼厚重。”
几日后,杜曲村提前送来贺礼清单。
凑份子的铜钱用红绳串着,另有几十只活鸡、几筐鸡蛋、几匹农家自织的土布,礼单上按满了村民的红手印。
张勤让苏管家仔细收好,吩咐婚宴当日定要备足酒菜。
消息传开,长安城中一些受过杏林堂恩惠的平民百姓也托人来说项。
张勤索性让伙计在杏林堂外贴了告示:婚宴当日,另设百姓流水席,贺仪随心,不拘多少。
如此一来,原本计划中的婚宴,倒添了几分民间节庆般的热闹。
张勤看着日渐增多的贺礼清单,心中感慨,这婚礼,貌似已不只是他与苏怡的喜事。
而最重磅的合理在二月初二龙抬头这日来了。
张勤正在自家后院查看婚宴场地的布置,忽闻前堂一阵喧哗。
伙计快步来报:“东家,宫里有内侍来传旨!”
张勤忙整了整衣冠,快步走到前堂。
只见一名身着绛色圆领袍的内侍手持黄卷,身后跟着两名小黄门抬着朱漆礼盒。
堂内众人早已跪伏在地。
内侍展开圣旨,朗声宣读。
门下:司农寺丞、太医署丞、蓝田县子张勤,克勤职守,献痘法活民,制酒精利军,功在社稷。
闻尔与魏门义女苏氏怡,两情相洽,择吉婚配。
朕心甚慰,特赐婚成礼,以示嘉勉。
赐锦缎百匹,玉璧一双,钱五百贯,助妆奁之资。
钦此。
张勤叩首谢恩:“臣张勤,谢陛下隆恩!”
双手接过圣旨。
内侍令小黄门将赏赐抬入堂中,锦缎流光,玉璧温润,钱贯沉重。
礼毕,内侍对张勤使了个眼色,低声道:“张县子,借一步说话。”
喜欢唐初:东宫书吏不当,我要去种地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唐初:东宫书吏不当,我要去种地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