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推演成功的喜悦,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金梭”项目组内部激起一圈短暂的涟漪后,迅速被更深的沉寂所吞没。没有庆功宴,没有表彰大会,只有一份来自最高层的、措辞简洁的书面认可,以及随之而来的、更加繁重的任务清单——基于新架构,开始着手设计“金梭”系统从现有金融基础设施进行平滑迁移的详细路线图和时间表。这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踏入了真正关乎国计民生的应用层面,容错率无限趋近于零。
周启明对陈曦的态度,发生了一种微妙的变化。不再是纯粹的审视与加压,多了几分近乎平等的商讨,甚至偶尔会征询他对某些非技术层面决策的意见。但这种“信任”带来的不是轻松,而是更沉重的责任。陈曦感觉自己像被绑在了一架高速行驶的战车上,只能前进,无法后退。
更大的压力来自于“先锋小组”内部。推演的成功确立了新架构的权威,也无形中将陈曦置于一个更高的、也更孤立的位置。一些原本潜藏的矛盾开始浮现。钱老等几位老专家在钦佩陈曦技术魄力的同时,也开始更频繁地强调“稳健”与“渐进”;而赵磊等年轻骨干则摩拳擦掌,希望借此东风,将更多激进的前沿构想付诸实践。陈曦必须在这两种倾向之间,维持着危险的平衡。
这天,周启明将陈曦叫到自己的临时办公室,递给他一份名单。
“迁移路线图的制定,需要接入更多外部专家和关联部门的视野。这是初步拟定的顾问团队名单,你看一下。”周启明语气平淡。
陈曦接过名单,快速浏览。名单上的人,无一不是各自领域的泰斗或实权人物,背景深厚。其中几个名字,让他眼皮微微一跳——这些人,与之前试图阻挠项目、甚至可能与王工背后势力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某些派系,关系匪浅。
“周总,这份名单……”陈曦抬起头,目光锐利。
周启明抬手打断了他,脸上没什么表情:“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但到了这个阶段,不可能再关起门来搞建设。有些力量,你需要去面对,去沟通,甚至……去利用。把他们放在明处,比让他们在暗处使绊子要好。这也是上面的意思。”
陈曦沉默了。他明白周启明的逻辑,这是一种高层的政治智慧。但将可能存在的对手引入核心决策圈,无异于引狼入室,风险巨大。
“我需要在顾问团队的议事规则和权限上,拥有最终解释权。”陈曦最终开口,这是他必须坚守的底线。
周启明深深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可以。具体章程,你来拟定,我报批。”
拿着这份沉甸甸的名单,陈曦感到自己仿佛握着一把双刃剑。项目的边界在扩大,他需要应对的,不再仅仅是技术难题,还有更复杂的人际网络和权力格局。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与此同时,巴黎的陈玥,在经历了惊心动魄的网络攻防战后,并没有迎来期待的平静。
汉斯先生动用资源进行的反制和施压,虽然迫使对方暂时停止了攻击,但带来的“余震”却同样强烈。
首先是一些原本洽谈顺利的跨界合作项目,突然被对方以各种含糊其辞的理由无限期搁置。紧接着,几家与实验室有业务往来的材料供应商,不约而同地提出了“重新评估合作风险”的要求,暗示需要提高付款条件或提供更多技术细节作为担保。
最让陈玥感到不安的是,她在申请参加一个极具影响力的国际材料科学峰会时,收到了组委会一封语气委婉却态度坚决的拒绝信,理由是“您的技术方向与本届峰会主题契合度不足”。而她知道,同期收到邀请的,包括几家背景深厚的大型军工复合体下属研究机构。
一种无形的、全方位的“软封杀”正在形成。对方不再使用粗暴的黑客手段,而是利用其在资本、产业和学术圈的影响力,开始系统地孤立和挤压她的生存空间。
“这是典型的‘规制性掠夺’。”汉斯先生在越洋电话中,语气凝重地分析,“他们无法在技术上超越你,或者直接夺走你的成果,于是就利用规则和影响力,让你无法将技术商业化,无法获得必要的资源和盟友,最终要么屈服,要么在孤立中耗尽资源而亡。”
陈玥感到一阵窒息。这种来自体系内部的排挤,比面对面的刀光剑影更难应付。她可以防御网络攻击,却难以对抗整个行业生态无声的联合抵制。
“涅盘”计划在秘密加速进行。核心数据被分散加密备份,位于瑞士和新加坡的备用实验室地点也在悄然筹备中。但她知道,这只是最后的退路,一旦启用,意味着她将彻底离开巴黎这个全球时尚与科技的中心,前期积累的一切人脉和影响力都可能归零。
就在她感到前路迷茫时,一个意想不到的访客,敲响了她工作室的门。
来者是国内一家顶尖理工大学的副校长,兼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李明山教授。李教授年约五旬,气质儒雅,是国内新材料领域的权威之一。
“陈玥女士,冒昧打扰。”李教授开门见山,笑容温和,“我在一些国际期刊上拜读过您关于生物发光材料与智能织物结合的预印本论文,深受启发。这次来巴黎参加一个学术会议,特意前来拜访,是想和您探讨一下合作的可能性。”
陈玥有些意外,谨慎地将李教授请进会议室。
“不瞒您说,”李教授坐下后,神色变得严肃,“我们学校,乃至国家,对新材料领域的前沿突破都非常重视。尤其是在某些具有战略意义的交叉学科上。我们注意到您最近遇到的一些……‘困难’。”他措辞很委婉。
陈玥心中一动,没有接话,等待着他的下文。
“西方的技术壁垒和商业围剿,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李教授缓缓道,“我们相信,真正具有颠覆性的创新,往往诞生于压力之下。我们学校愿意为您提供一个平台——一个由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持的、不受外界干扰的研发环境,以及将您的技术进行更广泛、更深层次应用的渠道。当然,我们会充分尊重您的知识产权和研发自主权。”
这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橄榄枝。意味着她将获得强大的国家背景支持,摆脱目前的孤立困境,技术也有望在更广阔的天地落地生根。
但代价呢?陈玥敏锐地察觉到,李教授话语中隐含的深意——“更广泛、更深层次的应用”,很可能指向一些超越时尚领域的、更具战略意义的用途。一旦接受,她的技术和她的未来,将与国家战略更紧密地绑定在一起。
这让她想起了哥哥陈曦所处的境地。
送走李教授后,陈玥独自一人在塞纳河边走了很久。河风凛冽,吹动着她的发丝,也吹拂着她纷乱的思绪。
一边是西方资本与旧秩序的联合封杀,前路狭窄;一边是祖国伸出的援手,前景广阔却也可能失去部分自由。这是一个关乎未来道路的重大抉择。
她拿出手机,看着屏保上那张全家福——父母温和而坚定的笑容,哥哥沉稳的目光。她知道,无论她做出什么选择,家人都会是她最坚实的后盾。
但她必须自己做出决定。
东西方两座城市,兄妹二人都面临着由成功带来的新挑战。陈曦需要在新扩大的权力棋盘上,与潜在的对手周旋,守护技术的纯粹;陈玥则需要在生存与理想、自由与归属之间,做出艰难的抉择。
成功的余波并未平息,反而揭示了水下更巨大的暗礁。他们都知道,接下来的航行,需要更谨慎的舵轮,和更坚定的勇气。真正的考验,从来不在风暴最猛烈的时候,而在风浪暂息,却前路莫辨的此刻。
《重生之币战天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博看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博看读书!
喜欢重生之币战天王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重生之币战天王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