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夏日越来越近,骄阳渐显威势,将炽热的光芒洒向明国的疆土。
阳翟波氏祖宅之内,虽有几许凉风穿堂而过,却已然带上了几分熏人的暖意。
殿宇的飞檐在日光下投下浓重的阴影,庭中古树的枝叶也有些蔫蔫的,预示着一段酷暑时节的来临。
风尘仆仆的郭嘉与吕布,在谒者的引导下步入厅中。
眉宇间虽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但眼神却锐利如初。他们刚刚结束了为期不短的巡视,足迹踏遍了河南、陈留、东郡这三处关乎明国中原安危的重地,安排防务。
直至通过无孔不入的鹰卫传回的消息,确认了河北的袁绍同样偃旗息鼓,意图休养生息,他二人才真正放下心来,回返王都阳翟复命。
端坐于上首的明王波彦,面带温和的笑容,看着麾下这两位一文一武的股肱之臣。他抬手示意内侍奉上消暑的凉茶,声音清朗而带着赞许:
“辛苦了,奉孝、奉先。此番巡视,着实劳累。河南、陈留、东郡,此三地乃吾阳翟东、北屏障,三郡防务稳固,孤这王都才能高枕无忧。倘若有一日,这阳翟城竟被敌军围困,那明国的威严,岂不是要扫地了?”
他话语顿了顿,目光转向郭嘉,语气转为询问:“鹰卫近日呈报,言及袁本初有意休兵,整顿其河北政务。奉孝亲临边境视察,所见魏军情形,是否果真如此?”
郭嘉闻言,从容地放下手中的茶杯。他举止优雅,即便刚从军旅中归来,仍保持着谋士特有的从容气度。他微微欠身,声音清晰而沉稳:
“禀大王,鹰卫所报,确凿无误。臣与吕将军亲眼所见,魏军已全转入守势。他们凭借黄河天险,依托各处险要地势构筑营垒,深沟高垒,摆出长期固守的态势。”
“除了必要的守备兵马依旧保持警戒,枕戈待旦之外,其余大部分兵马确已解甲归田,兵刃入库,马放南山,袁绍麾下大军大多遣返归家,忙于春耕夏耘去了。河北境内,一片忙于农事,少有操练号角的景象。”
波彦听罢,脸上笑意更浓,抚掌道:“好!此正合吾意,中了孤的下怀!连年征战,如原先奉孝所说,将士确实需要一段太平日子来休整喘息。这下,他们总算能暂时卸下征衣,与家人团聚些时日了。”
话锋随即一转,语气变得郑重起来,“不过,太平并非懈怠的理由。孤深知,刀枪入库不代表马放南山。各部兵马,除常规操练不可有一日松懈外,屯田垦殖之事,亦不可荒废。不仅要练,还要种!手中有粮,心中才能不慌。”
他站起身来,在殿中缓缓踱步,目光扫过郭嘉、吕布,阐述着自己的思考:“河北袁绍,雄踞多郡县,地广人众,如今也开始大力兴农,足见这天下之争,打到最终,拼的还是一个力字。”
“这个力,就是钱粮,就是底蕴。有了充足的钱粮,才能供养更多的精锐之师,将士唯有常常操练,不废武事,才能变得愈发骁勇善战,战场上,各部之间默契配合,存活的机率才会更大,战胜强敌的机会自然也更多。”
说到此处,波彦特意转过头,看向一直静坐聆听的吕布,笑道:“这其中的道理,奉先应当是深有体会,再清楚不过了。”
吕布听到明王点名,魁梧的身躯立刻挺直,抱拳行礼,“明王所言,实乃金玉良言,末将感同身受!”
他眼中闪过一丝对往昔峥嵘岁月的追忆,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痛楚,沉声道:“当年,末将引军进入兖州,与那曹操大战连场。起初,吾领大军攻势如潮,占尽上风。”
“奈何天不佑布,兖州遭遇大旱,赤地千里,军中存粮日渐消耗,直至告罄。军中无粮,任凭末将如何勇武,将士们饿着肚子也无法作战,只得无奈休兵。”
“期间,士卒逃亡者甚众,军心涣散,战力大减。反观那曹操,虽同样困顿,却因得了河北袁绍的粮草接济,还有援兵,得以勉强维持,慢慢恢复了元气,此消彼长之下,竟逐渐占了上风,最终将末将逼离,退往济北。”
“此段经历,刻骨铭心,让末将深知,两军对垒,若不能速战速决,便是一场消耗国力的持久之战。比拼的,就是谁家底更厚,谁的钱粮更能支撑下去。往往谁能支撑到最后,谁的胜算便更大!”
波彦频频点头,对吕布这番结合自身经历的结论深表认同:“奉先说得对啊!用血与火的教训换来的道理,总是格外深刻。”
“所以,吾等更要珍惜眼下这段难得的和平时期。此次休兵,绝非无所事事,而是要利用这段宝贵光阴,全力积攒钱粮,打造军械兵甲,更要持之以恒地操练士卒,汰弱留强。待到他日,时机成熟,明国大军再度出动,便需具备一战定乾坤的雷霆之力!”
波彦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与决心。
稍作停顿,波彦将话题引向了益州,神色也变得更加专注:“奉孝,日前孤接到赵江自汉中传来的奏报。信中提及,封堵巴蜀出川要道,金牛道与米仓道上的关隘,在汉中郡太守张鲁的全力协助下,修筑进展神速,已接近尾声。”
“此二道乃锁钥之地,关乎汉中安危。间接影响关中,汉中在手,益州才不能威胁关中之地。”
“孤打算将赵江调回中枢,委派他替孤巡视全国各地的驻军,检视练兵成果,看看明国将士的真实战力究竟如何?是否还保持着能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锐气与能力?”
“米仓道有徐晃驻守,徐公明做事沉稳,用兵有谋,孤自然是放心的。只是这金牛道,同样至关重要,赵江调离,需得一员足堪重任的大将镇守,奉孝以为,该交由何人负责?”
郭嘉闻言,并未立刻回答,而是微微垂下眼睑,手指无意识地轻叩着茶杯的边缘,陷入了沉思。殿内一时安静下来,只有窗外隐约传来的虫鸣。
片刻之后,他抬起头,眼中已有了决断,缓缓开口道:“大王,臣有一策。米仓道与金牛道,虽为两道,实则互为唇齿,相辅相成。不如将两道关隘的防务,一并交由徐晃将军统一节制。”
“徐将军素来以沉稳持重、谋定后动,并非一味逞勇斗狠之将。以他的能力,统筹两道防务,倚仗险峻地势,足以确保万无一失,令蜀军难以越雷池半步。”
喜欢三国:每天十个人,我慢慢无敌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三国:每天十个人,我慢慢无敌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