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出门遛弯,发现东市附近新支起一个帮人看病的小摊,本以为是卖狗皮膏药的,结果走近一看,竟然是免费的。我一时好奇,也过去排队,等到我时,那大夫看了我好久,才在郭晟的提醒下给我把脉。而我也在观察他,他的容貌却是惊为天人,那大夫约莫三十出头,眉如剑裁,目似点漆,鼻若悬胆,唇薄而含威。虽身着粗布青衫,可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凛然气度。他再检查完后,发现我无大碍后,就说我有些肾虚,就叮嘱我要节制,我心中暗道一声“庸医”,然后他又写了一张药方给我,悄悄说这个药方不仅能调理,还能更持久。我又心中暗道“真乃神医也”。——李华《世子升职记》
李华晚上喝完药后,他不禁想:“詹涂淳能行吗,若他暴露,那不就更加坐实蜀王对我的怀疑了吗?”就在这时,郭晟欲言又止,张恂注意到后,故意说道:“郭公公,你是不是有事要禀报世子殿下?”李华这才回过神问郭晟有什么事,郭晟还是犹犹豫豫,不知如何开口。
李华笑着说:“行了,有什么就说吧。”
郭晟听后如释重负,但随即又跪下说道:“奴婢...想和殿下预支月俸。”李华听后很疑惑就问道:“你平时吃穿都是府里的,也没有地方花,你要预支月俸做什么?”
郭晟的额头紧紧贴着冰凉的青砖地,声音哽咽道:“奴婢前日随殿下出门游玩时,在城隍庙口竟巧遇了奴婢的侄儿。那孩子说...说老家遭了灾,奴婢一大家子人一路逃荒竟也到了川蜀地界...”
他说着从怀中掏出一方洗得发白的汗巾,上面歪歪扭扭绣着“纳隆”两字:“这是奴婢当年被拐走时,阿姊还未绣完的...如今他们就在锦官府外,小侄说...说阿兄已经饿得走不动路了...”
郭晟的肩膀微微发抖,一滴浊泪砸在金砖地上:“奴婢知道这不合规矩,可...可实在不忍心看着亲骨肉...”
李华想都没想,就拒绝了。然后说道:“你那两个月俸够买什么的,还是留着吧。用我的吧,明日我和你一块去。”
郭晟听后,已经不知说什么好了,只能重重地磕了个响头,额头抵在地上久久不起。他粗糙的手指紧紧攥住衣角,指节都泛了白,喉咙里发出压抑的哽咽声。
李华俯身将他扶起,却发现郭晟的袖口已经湿了一大片。郭晟抬起浑浊的泪眼,嘴唇颤抖着想说些什么,最终却只是又重重的磕了一个头。
李华轻拍他的肩膀,然后就去睡觉了,只留郭晟和张恂,张恂也从袖口掏出几两银子,说道:“我就这么多了,也算是我的一点心意。”郭晟刚想说些什么,就让张恂堵住制止,随后也出去忙了,就只剩下郭晟一人。
第二天,李华早早的带上郭晟去买了肉和粮食,伪装一番后直奔城外。两人赶着马车出城后许久,才在一条河边发现几个用木头搭建的简易棚子,门口的三个小孩看见马车,立刻躲进了棚子,露出几双怯生生的眼睛。李华注意到,最大的那个男孩手里紧紧攥着一把生锈的柴刀,瘦小的胳膊上青筋暴起,但看见郭晟就放下刀,就跑出来,用暹罗语和郭晟交流。
郭晟朝李华解释说:“这就是奴婢的侄儿——乃沙,那边两个应该是奴婢的两个侄女——占和察。李华不禁想:这都什么名字啊!
棚子里的暹罗人听见动静后赶紧跑出来将孩子护在身后,十分警惕的看着李华二人。郭晟见到其中一个老妇人时,眼中尽是泪光,那老妇人也认出了自己的儿子,直接跑过去紧紧抱住郭晟,母子二人用暹罗语述说思念。哭了好一会儿,郭晟才想起李华,赶紧起身介绍。郭母听后,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谢谢,贵人救了我的纳隆。”没说几句就要跪,李华赶紧扶住,说道:“没什么,小事,我会给你们带了粮食,快叫人拿进去吧。”郭母听懂了,赶紧来着周围郭晟的亲友给李华磕头,又用暹罗语和乃沙说了几句,乃沙闻言,黝黑的面庞上闪过一丝激动,右手按胸深深鞠躬。他转身朝河对岸用暹罗语高声呼喊了几句,又朝棚区喊了几句,不一会儿,李华身边围满了暹罗人了,足足有五十三个。虽然他们衣服又脏又破,但还是能依稀看见衣服上的花纹。
随后李郭二人就被迎进棚子里,郭晟这时热情的将周围的人介绍给李华,李华这才知道,郭晟有二十三个兄弟,郭晟排十六。李华李华不禁愕然,环顾四周,发现这简陋的棚屋内虽陈设简单,却收拾得井井有条,并不是自己想象那般脏乱差,反而有股香味。
郭晟又解释说:“奴婢父亲曾在官府任职,能多娶两个老婆,所以才有这么多兄弟,只是我父亲死后,家里没了父亲的俸禄,仅靠微薄的田产根本养不活一大家子人,又遇上天灾,本打算去滇云州,结果那里也有灾,只好继续北上,来了川蜀州。”
李华又问郭晟是怎么和家人分开的?郭晟回答说:“是在奴婢父亲死后不久,奴婢想去采些果子卖钱,却被人伢子拐到走了,一路转卖,直到遇到殿下。”
说话间,饭已经熟了,随着一口锅被抬入,所有暹罗人这时都聚在一起,狼吞虎咽的吃起来。郭母却拿着一个窝头和一碗菜端给李华,李华接过后,发现只有几片叶子和一点点肉沫,剩下的都是水。见李华接过,郭母才去吃。李华见很多人都不舍得吃,只是一个劲的慢慢品尝,一个嘴快的吃完后又将碗舔了三四遍,才心满意足,见李华再看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李华又将自己那碗递给他,他震惊之余却摇头拒绝。李华最后只好将自己的那份分给孩子们,孩子们却也不敢伸手去接,只是眼巴巴地望着长辈们。最后还是郭晟红着眼眶接过碗,用暹罗语说了几句,孩子们才小心翼翼地每人捏了一小块窝头,含在嘴里久久不舍得咽下。所有人吃完后,都看着这三个孩子,不知是谁先哼起了暹罗小调,渐渐地,所有人都跟着轻声唱起来,那旋律穿过破败的窝棚,传向他们的故乡。
喜欢世子去哪了?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世子去哪了?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